天天看點

新四軍曆任首長——政治委員饒漱石(7)

作者:趙連軍
新四軍曆任首長——政治委員饒漱石(7)

中共中央東南局舊址

1939年,饒樹石和陸明主動回國參加國内反對日本救贖的鬥争,後來獲準。饒樹石首先從美國乘船回國,而盧則前往加拿大為白求恩援助中國醫療隊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籌集資金。抵達延安後,饒樹石于1940年4月被任命為中共中央東南局副書記,協助東南局書記項英,負責江西、浙江以及福建、安徽、湖北、湖南、廣東等地的黨的工作。6月,饒樹石随周恩來赴重慶,會見了周恩來、波谷、葉建英等人,當時新任四軍總司令葉廷在重慶,并奉周恩來接葉廷君回新四軍政治部部長袁國平。周恩來在談話中,再次宣布新四大發展方向是長江以北,要求新四軍部遷至蘇南南部。會後,周恩來、饒樹石分别會見了袁國平并轉達了中央的決定:"确定東南局仍由項英擔任書記,饒樹石、曾山擔任副書記。8月,饒樹石和葉婷從重慶來到閩南,饒樹石以筆名梁普、蕭瑤住在鼎嘉山東南局。

饒樹石到東南局,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調研,發現東南局與省地方黨組織之間溝通困難,指導不力,率先緻力于完成浙江黨務。10月中旬,饒樹石召集福建省委書記、浙江省委代表和浙江省專委會代表到閩南開會讨論工作,決定在浙江省基層地區設立分局,東南局則向東遷至蘇南。會後,饒樹石以東南局的名義,于11月6日正式向黨中央發出電報,建議"(一)東南局遷往蘇南;同月14日,東南局召集黨中央,建議在浙江省邊緣設立東南局或支部,上司由饒樹石主持的浙江、浙江、福建、閩南地方黨到浙江省,而曾山則全權負責蘇南黨的工作。1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同意蕭瑤提出的去浙江省、增山到蘇南的建議"。然而,由于蔣介石發動了第二次反共高潮,該計劃未能實施。12月14日,中共中央在《葉婷、項英》中修改決定同意饒書石到浙江省,提出"關于小姚行動,向南的太陽遊擊隊區很容易引導東南各省休息,如果有這樣的條件, 跟增山去蘇南當好,如果不可能,那就去江北吧。同日,項英在給中共中央的電報中肯定道:"蕭瑤來的時候,就是想安排的。"這些安排,對于後來饒樹石本人從閩南事件爆發後,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饒樹石還安排了閩南秘密特委會。當時,閩南地區地方黨的上司機關是中國共産黨閩南特别委員會,書記李斯特新,直接由東南局上司。閩南專委會牽頭惠州中央縣委和泸縣委、南陵、昌昌、銅陵、蕪湖、甯國、宣城、渝德等縣委,共計1.2萬名黨員,其中泸縣1700名黨員,南嶺銅陵、長昌各有1000人。在閩南事變的白色恐怖中,近千名散落的新四軍士兵在當地黨的政策下安全抵達江北,閩南地區絕大多數地方黨組織,由于這種精心安排,沒有被國民黨摧毀。

饒書石抵達閩南前不久,毛澤東在1940年5月4日向東南局起草的起草給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的訓示中,對項英在發展軍隊、建立抗日政權、統一戰線和處理國民黨的突發事件等方面所犯的右傾錯誤進行了嚴厲批評。 甚至提到"1927年的錯誤将重演"的高度。但項英一再強調閩南的特殊性,不願意傳達和貫徹中共中央的方針。結果,饒樹石和項英争吵得很厲害,用饒樹石的話說,"四五個小時"。後來,項英到處警惕饒樹實,警惕他在公開場合講話,不參加有關會議,對周圍的人說:"抗戰後從國外回來,他不了解中國的情況。為此,饒樹石不得不用一種溫和的語氣向中共中央反映,閩南不需要自己的,讓很多案件不知道是否要為自己做其他安排。中共中央立即回豫向項英通報閩南的一切情況,并訓示增設饒書實為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支部委員。10月,饒樹石也是新四軍支部成員。但項俊榮在上任之初不允許饒毅出席軍事部門的會議。

12月28日上午,新四軍支部在軍部召開會議室,研究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新四軍北調的訓示。饒樹石作為軍兵團成員,第一次參加了這樣的會議。項英首先介紹饒樹實說,這是東南局新任副局長梁樸同志。這讓包括葉婷在内的參與者大吃一驚,因為饒樹石已經在雲嶺待了将近半年,但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會上,項英拒絕了葉婷等人的意見,決定采取南線換乘。會後,饒樹石緊急召集當地黨組織負責人,安排新四軍撤軍後的工作。胡明、洪林、劉貴生等幾位同志接到緊急通知,立即從玉德趕到中國共産黨東南局和閩南特别委員會定家山所在地。饒樹實和閩南特别委員會書記李博信與胡明交談,決定胡明等人留在閩南堅持鬥争,胡明欣然接受了這項艱巨的任務。随後饒樹石對入住工作做了詳細安排,宣布成立黃耀南為閩南秘密特别委員會書記,位址設在滬甯縣(閩南事變幾個月後,黃耀南調到新四軍第7師駐紮在渭江縣), 胡明擔任尤泰中央縣委專委、書記;除了離開堅持幹部工作外,還有洪琦、葉碧珍等。最後,饒樹石訓示,像李博信這樣的同志,因為身份暴露,就要随軍部調走,你留下同志,要做好思考的準備,軍部離開閩南後,敵人要搞白恐怖,你要獨立工作,準備挨打3個月。三個月後,我們将發送政治流量與您聯系。饒毅還安排了一些地方武裝力量來報道黨的工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