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逃離蘇丹 逾百萬人流離失所

作者:光明網

文/本報記者 齊旭

蘇丹沖突雙方短期停火協定3日到期後,部分地區沖突加劇。自4月15日蘇丹武裝部隊與快速支援部隊在首都喀土穆的武裝沖突爆發以來,人們似乎越發看不到沖突結束的日子。

逃離戰火,是當下不少蘇丹人的心願。可是,逃難之路何其艱難。

金銀散盡 能離開就好

沖突爆發的時候,已經成為英國公民、在牛津工作的拉加·瑪卡維剛回蘇丹出差不久。曾為聯合國工作的經驗讓她知道,必須盡早離開是非之地。然而,好不容易說服家人們離開,她才發現逃難不易。

由于隻有自己是英國公民,瑪卡維沒法帶着家人通過英國大使館的管道離開,是以準備借道埃及。從首都喀土穆出發,到鄰國埃及的南部城市阿斯旺,通常需要一天時間。她本想自駕帶着家人離開,了解了一番才知道自駕碰上打劫的風險可能比較高,不如一家人包一輛巴士安全。但包車費用昂貴,一路可能還需要打點,她不得不将本已贈給家人的美元現金“沒收”回來,總共7000美元。

然而,一家人前往阿斯旺的包車費用是1.3萬美元,遠遠超過瑪卡維的預算,甚至每一個小時都在漲價。數通電話下來,她好不容易找到幾個願意跟她一家拼車的逃難者,勉強填上了包車費用的缺口。

阿爾金是蘇丹與埃及邊境的兩個主要過境點之一,當巴士司機将車開到這裡,竟然臨時放了瑪卡維一家鴿子。“我不能将你們送到阿斯旺,你們得自己想辦法。”無論瑪卡維和家人們如何苦苦哀求,司機依舊不同意将他們送達原定目的地。

好在,瑪卡維的嫂子在兩歲孩子的尿布裡藏了些黃金,讓一家人還有回旋的餘地。最終,他們找到了一個願意載他們前往170公裡外的阿斯旺的司機。雖然要價高達8000美元,雖然車況很糟,但一家人别無選擇。

而艾沙一家為了省錢,不得不選擇搭乘冷藏卡車逃難。

帶着5個孩子,在45℃的高溫天,藏身于沒有通風口的冷藏櫃,靠着随身攜帶的少量食物勉強撐過4天,艾沙知道孩子們很難受。“但别無選擇。我們不得不逃命,而這是我們唯一負擔得起的交通工具。”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和聯合國難民事務進階專員公署統計,自4月15日蘇丹爆發沖突至5月23日的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這個飽受苦難的國家已有超過100萬人流離失所。截至5月26日,有34.5萬人逃離蘇丹,埃及、查德、埃塞俄比亞等鄰國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地。除了乘坐大巴、藏身冷藏櫃,還有人牽着疲憊不堪、随時可能癱倒的毛驢,帶着大批行李逃難。

抛棄家人 他們做不到

路途艱難,但至少他們逃出了蘇丹,尋得了一線生的希望,還有太多人正在為求生而發愁。

一名常駐倫敦的英國醫生自稱A博士,她67歲的父親B是一名為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辛勤勞作了30多年的退休醫生。B回蘇丹探望87歲的老母親時,不料碰上沖突爆發。為了確定母親的安全,B在黎明時分開車穿越城市,希望将老母親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途中不幸遭遇槍擊。

經曆了這一切,B希望能夠帶着年邁多病的老人一同離開蘇丹。然而英國政府表示,隻有英國護照持有者及其擁有英國入境許可的直系親屬,才有資格登上英國的撤僑航班。這意味着不是英國公民的老母親不能随着B撤離。“我的父親不能丢下祖母離開。”A難過地說,“她是一位年邁的女士,需要照顧,況且她還生着病。他走了,誰來照顧她?”為此,B隻能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留下來。

因為懷孕5個月的妻子加利亞不是英國公民,來自英國伯明翰的27歲汽車經銷商穆罕默德·艾拉西也不得不留在蘇丹。“很顯然,如果妻子不能和我一起離開,我就不得不留在這裡,因為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會抛下懷孕的妻子。”然而,停水、停電、高溫,以及食物短缺,讓這對夫妻難以為繼。他們隻得前往喀土穆市郊的一個朋友家裡,暫時躲避炮火。

雖然陪在妻子身邊,但艾拉西也惦記着在伯明翰的5歲兒子。“這對我來說是最艱難的。”艾拉西原本想在喀土穆市中心開一家咖啡館,“我來這裡是為了給他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但現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覺得我有點抛棄了他。”

護照“被困”困住了他們

還有的人,雖然拿到了簽證,卻因為護照“被困”而被困于蘇丹。

34歲的蘇丹公民赫巴·埃爾斯克是一名專門處理移民問題的顧問,然而現在她連自己也幫不了。

在沖突爆發後不久,埃爾斯克就向英國位于蘇丹首都喀土穆的簽證申請中心發去電子郵件,希望能盡快拿到自己的護照和赴英簽證。幾天後她收到了回複,對方隻是說“請多多包涵”。現在簽證申請中心關閉了,連英國大使館也關閉了,埃爾斯克拿不到護照,也就沒法離開。

“他們得為我們着想。”45歲的穆斯塔法是一名滞留在喀土穆的工程師,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是常居英國的英國公民,是以他經常在英國和蘇丹之間往返。沖突爆發前,他為了申請英國的配偶簽證而遞交了護照,現在也拿不回來了。他曾試圖登上一架英國撤僑的飛機,但因為沒有護照和有效簽證而被拒絕。“我隻要我的護照。”穆斯塔法很無奈,“我不在乎是去英國還是去地獄,我隻要我的護照,這很簡單。”

将護照“困”住的,除了英國,還有美國、德國、荷蘭、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大使館。意大利等一些國家大使館在發現這個問題後,正在想辦法盡快歸還護照,讓一些蘇丹人看到了一絲希望。

然而,美國駐蘇丹大使館竟然以“标準程式”為由,銷毀了使館中儲存的申請簽證和護照的蘇丹人以及其他第三國國民的護照。這意味着這些被銷毀護照的持有者的逃難之旅得從零開始。

在蘇丹當軟體工程師的阿爾哈吉·沙拉夫被美國一所大學錄取,準備繼續攻讀計算機碩士學位。為了及時赴美上課,他将護照遞交給美國駐喀土穆大使館辦理簽證。沖突爆發時,沙拉夫的簽證已經簽發,但大使館尚未将護照歸還他。他曾向大使館發送電子郵件,表示自己準備先前往埃及,并從那裡赴美,希望及時歸還護照。但大使館回應稱使館暫時關閉,無法歸還護照。

直到5月17日,沙拉夫才發現自己的護照竟已被美國大使館銷毀。事實上,美國駐喀土穆大使館4月22日就已經暫停運作,疏散從業人員,銷毀官方檔案和申請美國簽證的護照。“我現在無路可走,也不知道能否從8月開始上課。”沙拉夫很無奈,“在護照被銷毀後,我甚至不能離開我的國家,去一個安全的地方。”

“美國大使館綁住了我們的手,讓我們下地獄。”在美國俄亥俄州生活了5年的阿奇姆·阿爾哈賈原本就打算讓妻子和孩子們離開蘇丹,赴美團聚。可是,護照被銷毀徹底擊碎了他們一家的團圓夢。他表示,大使館郵件給出的銷毀護照理由是“在縮編期間采取預防措施,不留下任何可能落入壞人之手或被濫用的檔案、材料和資訊,這是标準操作程式”,但在他看來,“我覺得我們沒有被當作人來對待”。最讓他傷心的是,美國大使館甚至沒有為這爛攤子提供任何解決方案,而是讓他們聽天由命。

來源: 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