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楚莊王一鳴驚人

大家都聽說過,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成語,但是大家知道這是關于誰的故事嗎?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聲威大鎮的楚莊王,那麼這是怎麼由來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楚莊王的故事。

楚莊王一鳴驚人

一鳴驚人的由來

楚莊王,東周時期的重要霸主,他可以說是幾位霸主中最狂妄的一位了。因為在很多書中都記載,楚莊王在周王朝承認了他的霸主之位之後,楚莊王問了一句話,說大禹制作的九鼎尺寸大小,九鼎在當時是王權的象征,這時可以看出楚莊王不僅僅有稱霸的野心。

但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楚莊王在一開始隻是一個隻知道吃喝玩樂的昏君,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楚莊王一鳴驚人

公元前613年,楚穆王死去,他的兒子繼位,這就是楚莊王。楚穆王在世時,是一個很有雄心的國君,在他執政期間,吞并了周圍的幾個小國,疆域不斷擴大,使原來比較落後的楚國,顯示出咄咄逼人的氣勢。如今由他兒子接班,将會出現怎樣的局面呢?楚國内外都拭目以待。

楚莊王一鳴驚人

楚莊王公元前614年繼位。登位三年,不發号令,終日郊遊圍獵,沉湎聲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無赦!"大夫伍參冒死進谏,逢莊王左抱鄭姬,右抱越女,坐鐘鼓之間。伍參請猜謎語"有鳥止于阜,三年不飛不鳴,是何鳥也?"莊王答:"三年不飛,飛将沖天;三年不鳴,鳴将驚人!"但數月之後,莊王依然依舊,享樂更甚。大夫蘇從又進谏。莊王抽出寶劍,要殺蘇從。蘇從無所畏懼,堅持勸谏。于是,莊王罷淫樂,親理朝政,并舉伍參、蘇從擔任要職。後任用孫叔敖為令尹,講求得失,穩定了政局,發展了生産,進而為楚國的争霸奠定了基礎。這就是"一鳴驚人"的來曆。

楚莊王一鳴驚人

三年後,他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充。并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産,發展經濟,充實國力。前597年,楚國在邲之戰中大獲全勝,使楚國的聲威大振。晉國此後對諸侯的控制力漸弱,于是楚莊王采取聯齊以制晉的戰略,使晉國長期在北方與齊國間疲于奔命。

楚莊王一鳴驚人

楚莊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莊王去世,谥号莊,葬于紀山。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