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利用AI讓知識體系化】前端安全攻防知識點

作者:阿珊和她的貓
【利用AI讓知識體系化】前端安全攻防知識點

1. 前言

1.1 前端安全攻防的意義

前端安全攻防的意義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使用者隐私保護:前端作為使用者最先接觸到的界面,需要保障使用者私密資訊(例如密碼、身份證号等)的安全,避免洩露或被竊取。
  2. 商業機密保護:頁面結構、設計、業務流程等方面的保密性也同樣需要被保護,防止敏感資訊被惡意利用。
  3. 防範攻擊:前端攻擊面廣、攻擊方式多樣,XSS、CSRF、Clickjacking等攻擊手段層出不窮,是以需要從前端層面考慮各種攻擊手段,提升系統安全性。
  4. 維護業務正常運作:前端代碼的安全性不僅僅涉及到網頁安全,還會對業務運作産生影響。比如,前端的RxJS代碼被篡改,會導緻業務資料異常或丢失;前端的路由方式被竊取,會對系統性能造成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前端安全攻防的意義非常重要,必須要引起開發者的足夠重視與關注,從前端層面保障使用者和業務的安全。

1.2 概述前端安全攻防的範疇和流程

前端安全攻防的範疇主要包括 JavaScript、CSS、HTML 等前端代碼,以及網絡通信協定和建構過程等多個層面。攻擊手段目前主要涵蓋 XSS、CSRF、Clickjacking 等方式。攻防流程主要包括:安全評估、漏洞挖掘、修複漏洞和安全教育訓練等環節。

具體而言,前端安全攻防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1. 安全評估:了解前端代碼的攻擊面,評估系統安全性,确定攻擊面的重要性以及安全防範措施的缺陷等。
  2. 漏洞挖掘:主要包括源碼審計、代碼分析、滲透測試、模拟攻擊等方式,檢測系統漏洞并尋找風險點。
  3. 修複漏洞:對找到的漏洞逐一修複,并針對攻擊面提出相應的防範措施,如過濾、加密、驗證等。
  4. 安全教育訓練:加強對團隊成員的安全教育和意識培養、加強安全管理和監督,避免重複或類似風險再次發生。
  5. 持續更新:由于攻擊手段可能會不斷變化和更新,前端開發人員需要及時了解安全最新動向,對代碼規範、協定以及工具進行不斷更新。

綜上所述,前端安全攻防是一個協作的攻防流程,需要多個部門協作完成攻防任務,保障系統和使用者的安全。

2. 攻擊技術

2.1 XSS攻擊

2.1.1 原理和類型

XSS攻擊(Cross-Site Scripting攻擊)是一種利用Web應用程式中存在的漏洞,向用戶端注入惡意代碼,使之在使用者的浏覽器上執行的攻擊方式。

XSS攻擊主要是利用Web應用程式沒有對使用者輸入的資料進行充分的過濾和驗證,使攻擊者得以在頁面上注入惡意代碼,進而在使用者通路Web應用程式時,植入惡意代碼實作攻擊。

XSS攻擊可以分為三個主要的類型:反射型 XSS、存儲型 XSS、DOM-based XSS。

具體的分類如下:
  1. 反射型 XSS:攻擊者通過構造一些惡意的URL,将包含攻擊代碼的URL發送給目标使用者,使得使用者點選該URL後,可以在使用者的浏覽器上執行惡意代碼,進而達到攻擊的效果。
  2. 存儲型 XSS:攻擊者将惡意代碼存儲在Web應用程式的伺服器上,然後等待使用者通路頁面,擷取存儲的惡意代碼并在使用者的浏覽器上執行。
  3. DOM-based XSS:攻擊者注入的惡意代碼會直接被頁面中的JavaScript解釋和執行,繞過了伺服器的編碼和過濾。

綜上所述,XSS攻擊是通過對Web應用程式的注入攻擊達到攻擊效果的一種方式,攻擊者主要通過利用Web應用程式未能充分過濾和驗證使用者的輸入,将惡意代碼注入目标頁面進行攻擊,對于開發者來說需要注重應用中使用者輸入資料的過濾和驗證,防範XSS攻擊。

2.1.2 預防和防禦

預防和防禦 XSS 攻擊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資料過濾和驗證:伺服器端對輸入的資料進行過濾和驗證,確定其是合法、安全的資料,包括資料類型、長度、格式等。可以使用現成的過濾函數或庫,也可以自定義開發資料過濾和驗證子產品。
  2. 防止代碼注入:盡量避免在頁面或JS代碼中出現使用者輸入的資料,對于必須輸入的情況,可以使用轉義或加密等方式處理輸入的資料,避免代碼被注入。
  3. HttpOnly:在設定 Cookies 時,使用 HttpOnly 屬性設定 Cookies 的 HttpOnly 标記。這樣可以防止前端 JavaScript 讀取Cookies,因為Cookies中包含了一些敏感資訊,如Session ID 等,防止 XSS 攻擊者利用Cookies的 XSS 攻擊。
  4. CSP:使用Content Security Policy(CSP)防止XSS攻擊。CSP規定了哪些資源可以被加載到頁面中,可以通過HTTP請求頭設定CSP。
  5. 安全編碼:在開發過程中,需要将安全編碼和安全設計作為考慮的重點,以便不斷提高對攻擊的抵禦能力。
  6. 增強使用者意識:XSS攻擊大多針對使用者随意點選連結或輸入資訊進行攻擊,是以對使用者進行安全意識的教育是預防和防禦XSS攻擊的重要環節之一,如不随意洩露個人資訊和密碼等。

綜上所述,對于開發人員來說,需要注意加強對XSS攻擊的防範,提高自身編碼水準,對使用者輸入的資料進行充分過濾和驗證,使用CSP配置, 安全編碼等措施加強代碼安全性。另外也需要注意與使用者的安全教育,提高使用者資訊安全意識,避免被攻擊者利用和誤導。

2.2 CSRF攻擊

2.2.1 原理和類型

CSRF攻擊(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攻擊)是一種利用使用者在已登入的Web應用程式中的身份識别資訊,通過從受害使用者處擷取的Cookie,僞造發起跨站請求的攻擊方式。

攻擊者通過構造一個包含攻擊代碼的惡意連結,誘導使用者點選,進而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将惡意代碼送出到目标網站,引發一系列滲透攻擊和資料竊取。

CSRF攻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GET型和POST型。

具體而言

  • GET型 CSRF 攻擊可以通過構造連結的方式,通常用于改變目标網站的狀态或進行輕量級的資料竊取;
  • POST型 CSRF 攻擊則需要僞造表單,惡意代碼通過 JavaScript 送出惡意表單資訊到目标網站。

綜上所述,CSRF攻擊利用使用者的登入狀态僞造請求,進而越過了目标網站對使用者權限的防護。

為了有效防禦CSRF攻擊,業界提出了以下幾種預防和防禦的政策:
  1. Token驗證:在表單送出中添加一個Token字段,通過生成唯一的Token,附加到送出的請求中,目标伺服器會對Token和目前使用者的會話狀态進行驗證, 防止攻擊者僞造請求。
  2. Referer驗證:驗證請求中的Referer字段,判斷是否來源于信任的網頁,如果不是則認定為非法請求。
  3. 雙重 Cookie:在發送資料時,除了使用Session Cookies外,還可以通過直接在浏覽器中設定一個隐藏字段帶有随機值,之後在發送請求的時候将該随機值同時發送到伺服器端,然後伺服器端再驗證該值是否正确,避免CSRF攻擊。
  4. 防止登入跨站點:當使用者輸入密碼進行登入時,要進行多次确認,確定使用者意識到目前已經進入了目标站點。

綜上所述,防禦和預防CSRF攻擊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包括後端措施和前端措施,如在代碼實作中增加Token驗證、Referer驗證、使用雙重 Cookies、登入跨站點确認等措施,結合使用者的安全教育,加強安全意識,提高應對CSRF攻擊能力。

2.2.2 預防和防禦

預防和防禦 CSRF 攻擊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Token驗證:對于每個表單送出都增加一個Token值,并在伺服器端驗證,來區分是合法的請求還是惡意的請求。
  2. Referer頭檢查:檢查HTTP請求頭中的Referer字段,如果該字段的值與目前請求的域名不一緻,則可能是惡意請求。
  3. SameSite屬性設定:對于cookie使用SameSite屬性,在請求跨站時不會發送cookie,可以防止 CSRF 攻擊。
  4. 雙重驗證:比如在操作重要資料時,可以設定一個二步驗證,如短信或者郵件通知等。
  5. 防止自動送出:通過禁止自動送出表單、在請求中添加特殊的辨別符、延遲送出等方式來防止惡意請求。
  6. 避免使用Cookie存儲敏感資訊:當Cookie被盜取時,如果存儲敏感資訊,可能會導緻使用者的重要資訊洩露。
  7. 加強安全教育:對于使用者,需要加強安全意識,提醒使用者保護好自己的賬戶,建議使用密碼管理器、不重複使用密碼等方式來避免CSRF攻擊。

綜上所述,預防和防禦CSRF攻擊需要在多個方面上下功夫。開發人員需要在代碼實作過程中增加Token驗證、Referer驗證、設定SameSite屬性、雙重驗證等措施,同時在使用者使用過程中,需要加強安全意識,比如不向陌生人洩露賬号資訊等,進而避免攻擊者利用CSRF攻擊,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資料的保密性。

3. 代碼層次

3.1 JavaScript代碼安全

3.1.1 用戶端JavaScript安全

用戶端JavaScript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防止跨站腳本攻擊(XSS):在前端代碼中,要充分對使用者的輸入進行過濾和驗證,将使用者輸入的内容轉義或進行編碼,以避免惡意腳本的注入或執行。對于動态生成的内容,也要謹慎檢查其來源和有效性,防止未知的腳本被執行。
  2. 防止跨站請求僞造攻擊(CSRF):在Ajax請求中,要設定跨站請求僞造保護,例如添加 Token 或者使用 SameSite 屬性等方式來防止 CSRF 攻擊。
  3. 加密資料傳輸:在資料傳輸時,應使用 HTTPS 來加密資料,防止敏感資料被攔截和篡改。
  4. 保護敏感資料:将使用者的敏感資訊,如身份證号、信用卡号等,加密儲存,并使用适當的存儲安全措施,如使用加密算法進行傳輸、存儲加密等方式來保護使用者資料的安全。
  5. 防止代碼混淆和反編譯:使用 JavaScript 混淆工具将前端代碼進行混淆,避免惡意腳本攻擊。同時,也要注意保護代碼的釋出環境和防止反編譯等反制措施。
  6. 加強使用者教育:提高使用者安全意識,避免被社交工程等方式利用,進而保障使用者資訊的安全和私有性。

綜上所述,用戶端JavaScript安全是Web應用開發中必須要非常注重的一個方面,主要需要開發人員從多個方面思考和考慮,包括充分過濾和驗證使用者的輸入資料,使用 HTTPS 加密資料傳輸,使用 JavaScript 混淆工具等方式來保護前端代碼安全,同時也要針對使用者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識和預防風險的能力。

3.1.2 伺服器端JavaScript安全

伺服器端JavaScript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控制代碼執行權限:對于伺服器端執行的 JavaScript 代碼,需要通過代碼控制和限制代碼執行的權限,例如隻允許執行具體的一些函數,或者隻允許執行某些特定的操作等,進而避免惡意代碼的執行和危害。
  2. 防止注入攻擊:在編寫代碼時,需要重點考慮資料的輸入和輸出,避免注入攻擊竊取敏感資料或者進行其他惡意操作。常用方法包括資料過濾、輸入驗證、參數化查詢等。
  3. 安全的存儲:對于存儲敏感資料,需要使用合适的加密算法進行加密存儲,進而保證資料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4. 防止拒絕服務攻擊:針對有惡意攻擊者可能發起的 DDOS 攻擊等拒絕服務攻擊,需要嚴格限制每個請求的處理時間,同時使用流量監控、攻擊防護等方式緩解攻擊。
  5. 安全合規檢查:需要對伺服器的安全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測試,發現和修複漏洞、提高安全意識,確定伺服器端的代碼和系統的安全合規性。

綜上所述,伺服器端JavaScript安全是Web應用安全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服務端代碼的開發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安全,充分考慮并控制代碼執行的權限,防止注入攻擊和拒絕服務攻擊,使用合适的加密算法進行資料保護以及進行定期檢測測試,保證伺服器端代碼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3.1.3 JavaScript代碼審計

JavaScript 代碼審計是一種從代碼層面來分析、檢查和評估應用程式的安全性的方法,對于 Web 應用的開發和維護非常必要,可以有效地發現潛在的安全風險和漏洞,避免因漏洞造成的資料洩露、拒絕服務等安全問題。

在 JavaScript 代碼審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檢查輸入過濾:輸入過濾是防止注入攻擊和 XSS 攻擊的關鍵。應該審計所有的輸入,包括 URL、表單送出、Cookie 等,并進行适當的過濾和校驗,以避免攻擊者通過惡意輸入造成的安全漏洞。
  2. 分析資料流和控制流:在審計代碼時需要細緻地分析代碼的資料流和控制流,了解變量和資料的來源,并考慮代碼中的判斷和分支。這樣有助于找到所有未被處理的輸入和輸出,以及代碼中存在的邏輯漏洞。
  3. 考慮用戶端和伺服器端的安全性:在審計 JavaScript 代碼時,需要同時考慮用戶端和伺服器端的安全性。因為 JavaScript 代碼通常會在用戶端和伺服器端同時執行,隻有對兩端都進行審計,才能得到完整的安全評估結果。
  4. 尋找架構和庫的安全問題:因為開發人員通常會使用各種架構和庫來簡化代碼的開發,審計 JavaScript 代碼時需要特别關注這些架構和庫的安全漏洞,注意版本更新和安全更新。
  5. 多種手段結合:審計 JavaScript 代碼不應僅僅通過手工閱讀代碼來進行。可以使用靜态分析工具、動态測試工具、模糊測試工具等多種手段進行結合使用。

綜上所述,JavaScript 代碼審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安全工作,主要圍繞輸入過濾、資料流和控制流、用戶端和伺服器端的安全性、架構和庫的安全問題以及多種手段的結合等方面來進行。隻有從多個次元和角度進行審計,才能發現更多的潛在漏洞和安全風險,進而提高應用程式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3.2 CSS安全

3.2.1 CSS注入攻擊

CSS 注入攻擊是一種利用CSS樣式表的漏洞來進行攻擊的方式。攻擊者利用惡意 CSS 代碼,将樣式表中的一些屬性值改變,使網頁顯示出不正常的樣式。

CSS注入攻擊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篡改網頁内容:攻擊者可以通過 CSS 注入,改變網頁的顔色、布局,混淆網頁,或者篡改網頁内容,誘騙使用者進行惡意操作,例如點選有害連結或者提供敏感資訊等。
  2. 資料竊取:攻擊者可以通過 CSS 注入,對隐藏元素進行控制,達到竊取使用者敏感資訊的目的。
  3. 拒絕服務攻擊:如果惡意CSS樣式表代碼導緻網頁中的渲染和顯示過程出現錯誤,則會導緻網站服務無法正常工作,如網站崩潰、頁面加載緩慢等。

3.2.2 預防和防禦

下面是一些防範 CSS 注入攻擊的方法:
  1. 避免接受來自非信任源的 CSS 代碼,比如從網絡上任意下載下傳的CSS代碼,需要先進行安全檢測之後再使用。
  2. 對于使用者送出的内容,進行嚴格過濾和檢查,不接受來自未授權的 CSS 字元串。
  3. 防止 CSS 注入有關的操作,如限制遠端錨點連結的通路,防止手動輸入 URL 等。
  4. 在開發代碼過程中,需要規範化使用 CSS,不使用能夠導緻注入漏洞的動态 CSS 函數。
  5. 安全更新使用者輸入的最終結果,即使用者最終的 HTML 輸出結果,将使用者的輸入内容進行過濾和轉義,確定使用者的輸入隻作為資料不被作為代碼執行。

綜上所述,開發者需要重視 CSS 注入攻擊的預防和防禦,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避免安全事件的發生和使用者資料的洩露,進而保障網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3.3 HTML安全

3.3.1 HTML注入攻擊

HTML 注入攻擊是一種利用HTML頁面的漏洞,往網站中插入惡意 HTML 代碼,進而導緻使用者隐私資料被竊取的攻擊方式。

常見的 HTML 注入攻擊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XSS 攻擊:攻擊者通過惡意代碼,包括腳本和其他 HTML 代碼,注入到網站中,進而實作竊取使用者隐私資料、盜取身份驗證資訊等損害行為。
  2. HTML 郵件注入攻擊:攻擊者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将包含惡意代碼的 HTML 電子郵件注入到網站中,達到篡改網站的目的。
  3. 對 HTML 表單的注入:攻擊者通過利用網站 HTML 表單的漏洞,為自己的目的在網站上插入惡意的 HTML 代碼,進而讓網站的送出資料帶有惡意代碼。

3.3.2 預防和防禦

防止 HTML 注入攻擊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過濾輸入資料:抵禦 HTML 注入攻擊最基本的方式是将所有輸入的資料進行過濾和校驗。此外,還需注意對 HTML 标記進行過濾和處理,比如替換 “<” 和 “>” 标記,使其無法被執行。
  2. 限制所允許的 HTML 标記:可以在代碼中進行限制,隻允許某些特定的 HTML 标記,進而防止注入惡意代碼。
  3. 對表單中的資料進行處理:在輸入表單中,需要對資料進行适當的處理。例如,對于文本框中的文本,需要去除首尾空格、HTML 标記和特殊字元等。
  4. 防範 XSS 攻擊:使用 HTTP Only Cookie 設定,避免将 Cookie 資料暴露給腳本。此外,建議使用 CSP(Content-Security-Policy)等其他工具來防範 XSS 攻擊。

綜上所述,為了防止 HTML 注入攻擊,需要重視輸入資料校驗和過濾、限制 HTML 标記、對表單資料進行處理和防範 XSS 攻擊等方面,從多個角度對 HTML 注入攻擊進行預防和防禦。

3.4 安全架構

3.4.1 功能和優點

安全架構(Security Framework)是用來保證應用程式安全性的軟體架構,也稱之為安全開發架構(Secure Development Framework)。

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1. 認證與授權:安全架構提供了認證和授權的機制,可以實作使用者身份驗證、通路控制和權限管理等功能,進而確定應用程式中的不同使用者隻能通路其授權的資源和操作。
  2. 輸入驗證與過濾:安全架構提供輸入驗證和過濾的功能,能夠防止 SQL 注入、XSS 跨站腳本注入、CSRF 跨站請求僞造等攻擊方式,進而保證應用程式輸入資料的安全性。
  3. 加密與解密:安全架構提供了資料加密和解密的功能,可以加密資料庫中的敏感資料、代碼和配置等資訊,保護應用程式的機密資訊被不法分子盜取。
  4. 日志記錄與審計:安全架構提供了日志記錄和審計的功能,可以記錄使用者的操作行為、通路過程、錯誤資訊等,進而便于開發人員進行漏洞排查和故障修複。
安全架構的優點有以下幾點:
  1. 減少安全問題:安全架構提供了一套安全标準和最佳實踐,可以有效的預防安全問題,減少潛在的安全漏洞和攻擊。
  2. 提高效率:使用安全架構可以讓開發人員專注于業務邏輯和實作,同時也減輕了安全問題的開發負擔和時間成本,提高了開發效率。
  3. 友善內建:安全架構是基于程式設計架構或者程式設計語言的,可以友善地內建到已有的項目和代碼,避免了重複的工作,降低了內建難度。
  4. 提升使用者信任度:安全架構可以提高應用程式和系統的安全性,減少被攻擊或遭到資料洩露的幾率,進而提升使用者的信任度,保護企業資訊資産價值。

總之,安全架構是一種提高應用程式安全性的有效手段,能夠保護使用者的隐私資料、避免安全漏洞和攻擊等,進而避免因安全問題引起的業務風險和資料洩露等事件。

3.4.2 常見的安全架構

常見的安全架構有:
  1. Spring Security:Spring Security是Spring架構中常用的安全架構,它提供了認證(Authentication)和授權(Authorization)的标準化實作,并且可以與其他Spring元件進行整合。
  2. Apache Shiro:Apache Shiro是一個靈活性極高的安全架構,其核心功能包括認證、授權、加密、會話管理和通路控制等。
  3. Laravel Security:Laravel Security是Laravel架構中常用的安全架構,它提供了CSRF保護、XSS保護、加密和解密等功能,同時也可以與模闆引擎、緩存、和最新版本Laravel架構進行整合。
  4. .NET Framework:.NET Framework提供了很多安全程式設計架構,包括 ASP.NET Core Identity、ASP.NET Web Forms、ASP.NET MVC 和ASP.NET Web API等,這些架構用于Web應用程式和伺服器端的應用程式的安全防護。
  5. OWASP:OWASP是一個開放的Web應用安全項目,它提供了一套開源的安全架構和工具,幫助開發人員發現和解決Web應用程式中的安全漏洞。

以上是一些常見的安全架構,各有特點和應用場景,可以根據不同項目的需求和特點選擇合适的安全架構。同時,為了防止安全漏洞和攻擊,開發人員應該始終保持警惕,采取最佳實踐和标準來處理敏感資料和使用者隐私資訊。

4. 網絡通信層次

4.1 HTTPS傳輸協定

4.1.1 安全傳輸協定的意義

HTTPS是通過加密通道實作HTTP協定通信的協定,通過使用加密技術確定資料在用戶端和伺服器之間傳輸時不被竊取、篡改或僞造。HTTPS的意義有以下幾點:

  1. 提供了資料傳輸的機密性:通過使用SSL或TLS等安全技術,通信雙方通過加密傳輸資料,傳輸過程中資料被加密,避免了資料被竊取、篡改甚至僞造的風險。
  2. 增加了資料傳輸的完整性:HTTPS中使用的數字簽名技術,保證資料傳輸過程中不被篡改,確定資料的完整性。如果有人試圖在傳輸過程中篡改資料,SSL會檢測到,進而可以避免資料洩漏、被篡改的風險。
  3. 身份認證:本來HTTP協定沒有身份認證的機制,會存在冒充他人進行通信的問題。而HTTPS使用證書機制對用戶端和伺服器進行了身份認證,確定了通信雙方的真實性和安全。
  4. 增強了使用者體驗和信任:HTTPS提供了資料加密、身份認證、資料完整性和資料保密性等多種安全機制,增加了使用者對網站的信任感,提高了使用者體驗。

綜上所述,使用HTTPS安全傳輸協定可以保護使用者的隐私、防止網絡攻擊和黑客攻擊,同時增強了使用者對網站的信任感,提高了網站的安全性和品牌聲譽。目前,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因為安全問題加密了它們的通信協定,是以使用HTTPS協定已經成為了 Web 安全的最佳實踐。

4.1.2 HTTPS工作原理

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是通過加密通道實作HTTP協定通信的協定,工作原理如下:
  1. 用戶端發出HTTPS請求:當使用者通路需要使用HTTPS的網站時,用戶端會與Web伺服器建立TCP連接配接,使用443端口發出HTTPS請求。
  2. 服務端發送SSL證書:Web伺服器需要向用戶端發送證書,證書中包含了伺服器公鑰、證書頒發機構(CA)的資訊以及證書的有效期等資訊。
  3. 用戶端驗證SSL證書:用戶端從Web伺服器接收到證書後,會驗證證書是否合法和有效,如果驗證不通過,則會彈出警告提示是否繼續通路。
  4. 用戶端生成随機數并加密:如果證書驗證通過,用戶端随機生成一個用于加密資料的對稱密鑰,并将其用伺服器公鑰加密,發送給伺服器。這個過程稱為用戶端與服務端協商密鑰。
  5. 服務端使用密鑰對資料進行加密: Web伺服器使用私鑰解密,得到了用戶端發來的對稱密鑰,然後使用該對稱密鑰對加密資料進行加密處理,并将加密後的資料發送給用戶端。
  6. 用戶端使用密鑰對資料進行解密:用戶端使用剛才生成的對稱密鑰解密伺服器發來的加密資料,得到了HTTP請求中的内容。
  7. 用戶端和服務端進行加密通信:自此以後,用戶端和服務端就可以使用對稱密鑰進行加密通信,進而保證資料傳輸的安全性和機密性。

綜上所述,HTTPS的加密技術主要是基于公鑰和對稱密鑰機制實作。首先在握手階段通過公鑰加密方法協商生成會話密鑰,然後使用會話密鑰來對資料進行加密和解密,保證了網絡傳輸的資料安全性。

4.1.3 HTTP劫持攻擊和HTTPS劫持攻擊

HTTP劫持攻擊(HTTP Hijacking)是指黑客截獲了使用者的HTTP請求,并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修改了HTTP請求或傳回的結果。攻擊者可以讀取和修改HTTP封包中的内容,篡改HTTP請求的參數,擷取使用者敏感資訊等。HTTP協定采用明文傳輸方式,容易被黑客進行竊聽和篡改,是以容易受到HTTP劫持攻擊。

HTTPS劫持攻擊(HTTPS Hijacking)是指黑客通過欺騙或者僞造證書等方式,将HTTPS封包的加密通信解密,篡改或修改使用者的HTTPS請求或響應資訊的一種攻擊方式。HTTPS采用的是加密傳輸方式,提高了資料的安全性,但隻要攻擊者掌握合法的證書,即可欺騙受害者,使其誤認為通信雙方是正确的,而進行對話,同時,黑客則可以在通信過程中篡改或竊取受害者的資訊。

在HTTP劫持攻擊中,攻擊者可以直接讀取和修改HTTP封包中的内容,而在HTTPS劫持攻擊中,攻擊者需要解密HTTPS加密通信才能對通信進行攻擊,難度更大,但一旦攻擊成功,造成的影響也會更加具有破壞性。

為避免HTTP劫持攻擊和HTTPS劫持攻擊,我們應該使用安全的通信協定,如HTTPS協定,以確定通信過程的安全和機密性。此外,了解安全威脅和冷靜應對攻擊也是非常重要的。

4.1.4 預防和防禦

為了預防和防禦HTTP劫持攻擊或HTTPS劫持攻擊,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加密的通信協定:如使用HTTPS協定來加密通信,避免資料洩露和篡改。此外,也可以采用VPN等安全通信協定,防止黑客對資料進行竊聽和篡改。
  2. 使用強密碼并定期更新:使用強密碼來加強賬戶安全性,同時也要定期更新密碼以防止黑客将賬戶密碼竊取,進而攻擊賬戶或篡改賬戶資訊。
  3. 安全的網站通路:必要時使用通路控制或軟體層面的防護機制對網站或伺服器進行保護,如限制IP通路、設定防火牆、禁用ROOT賬号等。
  4. 防止網絡釣魚攻擊:黑客通過僞裝成合法機構或個人掩蓋其身份,以擷取或競争使用者的敏感資訊。如果您收到了這樣的郵件或連結,請務必不要輕易點選和填寫資訊,對發件人或連結進行驗證。
  5. 教育和教育訓練員工:教育和教育訓練員工安全意識和隐私保護方面的知識,提高認識,防範機構内部的黑客攻擊。
  6. 使用安全DNS服務:有助于監視網絡流量和預防網絡釣魚攻擊。這些服務會監視黑名單和惡意軟體,并提供自動防禦措施以保持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綜上所述,能夠預防和防禦HTTP劫持攻擊和HTTPS劫持攻擊需要采取多重措施,包括使用加密通信協定、加強安全意識教育訓練、設定通路控制、使用安全DNS服務等。但是有一點我們需要明白,完全的安全是不存在的,隻能不斷提升安全性,減少被攻擊機率。

4.2 同源政策

4.2.1 定義和作用

同源政策(Same-Origin Policy)是一種安全機制,主要用于控制Web浏覽器如何通路來自不同源(即不同協定、主機名或端口)的網站資源。同源政策的作用是限制某個文檔或者腳本,僅在與其來源相同的環境中執行,進而防止惡意代碼通過跨站點腳本攻擊(XSS攻擊)等方式竊取使用者的敏感資料或者執行惡意操作。

同源政策要求在同一個域名、端口和協定下的網頁腳本才能互相通路,而不同源的網頁腳本之間是互相隔離的。同源政策可以防止惡意網站将各種資源注入到其它網站并擷取資料,進而保護使用者的安全和隐私。

比如,對于JavaScript腳本而言,如果一個頁面中加載了另一個來自不同源的網站的腳本,即使這個腳本是來自于一個已經标記為危險的站點,也不能直接通路頁面的DOM(文檔對象模型),進而避免了XSS攻擊。

同源政策雖然提高了Web應用程式的安全性,但也帶來了一些限制,為了實作跨域的互動,需要使用一些跨域技術,如JSONP、CORS等實作跨域消息傳遞。

總之,同源政策可以防止Web應用程式中的安全漏洞,避免惡意網站竊取使用者的敏感資訊并限制對網際網路資訊資源的通路。

4.2.2 繞過同源政策的攻擊技術

繞過同源政策的攻擊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1. 使用 JSONP:JSONP 是 JSON with padding 的縮寫,可以通過 script 标簽的跨域特性來擷取外部資料。攻擊者可以通過惡意站點将自己的 JavaScript 代碼注入到目标站點中,通過使用 JSONP 技術來竊取資料。
  2. 利用跨域資源共享(CORS):攻擊者可以通過在目标網站中添加惡意 JavaScript 或 HTML 代碼來實作跨域攻擊。CORS 規定了網站将哪些資源暴露給外部站點。惡意站點可以利用該機制竊取使用者資料。
  3. 使用 DNS 重綁定:攻擊者可以通過 DNS 重綁定技術将惡意網站僞裝成受信任的網站。當使用者通路受信任網站時,實際上會通路到惡意網站,攻擊者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竊取使用者資訊。
  4. 利用 iframe:攻擊者可以通過 iframe 标簽将其網站嵌入到目标網站,進而竊取目标網站中的資料。攻擊者可以在 iframe 中注入惡意代碼,進而實作對使用者資料的竊取。
請注意這些都是用于學術和研究目的,嚴禁用于不道德和違法用途。

5. 總結

5.1 前端安全攻防總結

前端安全攻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1. XSS 攻擊

跨站腳本攻擊(XSS)是指攻擊者通過注入惡意腳本,在受害者的浏覽器中運作,以擷取受害者敏感資訊或實作其他攻擊行為。前端防禦 XSS 攻擊可采取如下措施:

  • 輸入過濾和校驗:過濾掉使用者輸入的惡意腳本、特殊字元等。
  • 對敏感輸出進行轉義:将輸出的特殊字元替換為 HTML 實體,對于不應該被解析成 HTML 的内容,使用textContent 或者innerText 輸出。
  • 設定 CSP:Content Security Policy(内容安全政策)是定義浏覽器如何執行内容的政策,可以指定允許執行的腳本來源,有效地防止 XSS 攻擊。

2. CSRF 攻擊

跨站請求僞造(CSRF)是指攻擊者發起僞造請求,利用受害者的權限完成某些操作,例如轉賬、修改密碼等。前端防禦 CSRF 攻擊可采取如下措施:

  • 利用 SameSite cookie 屬性:SameSite 限制了伺服器隻能在與目前網站同域的情況下才能向該網站設定 Cookie,進而使攻擊者無法僞造包含目前網站 Cookie 的請求。
  • 在請求中添加 CSRF Token:伺服器在向用戶端發送 HTML、JS 或圖檔等資源的同時也會随機生成一個與之對應的 Token,每次發起請求的時候,需要将 Token 附加在請求體中,進而有效地防禦 CSRF 攻擊。

3. 點選劫持攻擊

點選劫持(Clickjacking)是利用透明 iframe 将可點選的目标僞裝成看似無關的按鈕或連結,使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執行了一些惡意操作。前端防禦點選劫持攻擊可采取如下措施:

  • 設定 X-Frame-Options 響應頭:X-Frame-Options 是一個 HTTP 響應頭,隻有在浏覽器判斷請求來自同源站點時,才允許頁面在 iframe 中加載。
  • 使用 JavaScript 防範:通過檢查目前頁面中的 frame 或 top 屬性,以及 location.href 是否等于 top.location.href,判斷目前頁面是否被嵌套在 iframe 中。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前端安全防禦不能僅僅局限于前端,還需要結合後端、資料庫等其他方面進行綜合防禦,進而確定整個 web 應用系統的安全。

5.2 在實際項目中如何預防和處理安全問題

在實際項目中,為了預防和處理安全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強使用者輸入校驗:輸入資料時進行及時和有效的校驗,過濾非法内容,包括特殊字元、SQL 注入語句、JavaScript 腳本等。
  2. 合理使用 HTTPS: 對重要資料采取 HTTPS 加密傳輸,確定資料傳輸安全。
  3. 前後端分離:将前端與後端分離,将後端對使用者輸入進行校驗并進行最終的處理,進而防止代碼注入和其他攻擊。
  4. 伺服器層面的安全:加強伺服器的安全,包括加強伺服器的通路授權、配置防火牆等技術手段。
  5. 不要使用過時的庫和架構:過時的庫和架構容易存在相應的漏洞,需要時刻更新核心庫和架構。
  6. 應用程式日志記錄:記錄應用程式日志,及時發現異常行為,集中監測。
  7. 定期進行安全漏洞掃描:定期使用安全工具對應用程式進行及時安全漏洞掃描,并進行及時修補。
  8. 建立安全審計制度:建立安全審計制度,檢查和發現安全漏洞,及時處理問題。

總之,針對安全問題,項目需要采取多種措施綜合防範和處理,確定系統的安全性。同時,需要時刻關注最新的安全問題和漏洞,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