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顧準:“探索真理的精神有穿越時空的力量”

作者:南方周末
顧準:“探索真理的精神有穿越時空的力量”

(農業/Instagram)

(本文于2019年8月22日首次發表于《南方周末》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曆史新紀錄系列,中國演講者)

"對曆史的探索總是有助于改變目前的現實,并為那些渴望為人類服務的人規劃未來。

顧全的骨灰,一半放在北京萬安公墓,另一半按照自己的意志,散落在三裡河地區的一條小河裡。

在他暮年的時候,顧泉從那條河邊散步,離他工作了很長時間的中國科學院不遠。

1956年,顧泉被調到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在中國科學院的建設中,他寫了一篇《試圖讨論社會主義制度下商品生産和價值規律》的文章,"破土動工",提出了社會主義生産也可以由市場規律自我調節的思想。

那一年與顧權相識的吳景軒,是以稱贊他為"中國經濟界提出要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實行市場經濟的第一人","隻有顧權明确提出讓物價自發上漲和下跌,即真正的市場規律來規範生産"。

但顧铨锵的探索遠不止于此。在這十年中,他對曆史、哲學、政治等領域的研究也相當成功。

在幾篇紀念顧锊的文章中提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一次學術會議上,外國同行問大陸學者:"在六七十年代,你們有沒有可以被稱為更體面的思想家?"面對這樣潛在的挑戰和嘲諷,一位學術前輩起身回答:是的,有一個,就是顧全。

<h3>《失去家人的狗》</h3>

說到準确性,人們總是驚歎于他的才華。

1915年出生于上海的顧泉,一個跌倒在馬路的少年,國中會計兩年後辍學,12歲時去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做實務,通過自學成為一名專業人士,赢得了公司創始人的贊賞, 潘舒倫。

16歲時,顧泉受潘樹倫邀請到立信夜校講課。三年後,顧泉的著作《銀行會計》出版,這是中國該領域的第一本教科書,被大學采用,顧普普19歲。

這種禀賦永遠不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而褪色。

傳記作者羅銀生是《顧全傳記》的作者,他曾數十次前往北京和上海,拜訪他熟悉的人。最讓他懷疑的是,據上海市财政局原局長顧淑軒說,他在上海的時候,并不需要說話,有一次做了三個小時的報告,一邊在台上寫另一篇文章一邊說話,報告結尾的文章也是寫的。

才華橫溢、聰明才智的顧泉,一切生活都在起起伏伏。

1930年,他離開家鄉,第一次流亡北平。25歲起,調到蘇南、肅中、山東、上海解放地區做當地金融工作,期間還進入延安黨校學習。1949年,顧随軍回到上海,同年被任命為上海市财政局局長。

37歲時,顧全因為"執着而嚴肅的個人英雄主義"被免去了上海财務總監的職務。一年後,他被調到北京,擔任中央建設工程部财政部長。

不久,他進入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随後被下放到河北、河南等地。

作為國内唯一一個兩次被列為"右翼"的人,顧軍的家人是時代的悲劇。文化大革命之初,他的妻子王薇帶着孩子與顧阚劃清了界限。1968年,王偉自殺身亡,此後孩子們一直與父親隔絕,顧準死再也沒能見到自己的三個孩子。

但對親戚的陣風一直是一種深深的感受。有一次,老同僚羅占沙漠請關心吃飯,吃飯,顧泉提議從一條小路上回去。路不近,走到一棟樓前,顧泉盯着樓上的一扇窗戶,眼睛默默地停留了很久。駱家輝這才知道,顧俊是專門給死去的妻子一次的住所吊死。

年老時,孩子不在身邊,心裡難免後悔。顧權借用了"迷路的狗"自嘲。

但在羅銀生的叙述中,顧軍的晚年并不寂寞,他喜歡說話,喜歡交朋友,身邊有一大批年輕人才。

<h3>"沒有鬥争這樣的事情。</h3>

1956年是顧泉從事經濟研究的關鍵一年。那一年,計劃經濟已經存在了四年,但顧先生發現他對計劃經濟的看法變得越來越混亂。

解放前在山東擔任财務總監時,顧軍意識到"國有企業财務管理是我們财務工作中一個未解決的問題"。這意味着,從一開始,他就對國有企業可能出現的管理濫用行為持謹慎态度。

從1956年春天開始,顧泉經常在日記中表現出類似的困惑。

1956年3月,谷開來質疑斯大林關于社會主義經濟的論點,他說:"整個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體系現在是支離破碎的,既強調工作報酬,又不承認工作報酬在商品貨币價值方面的作用"。

四月份,他想知道凱恩斯對資本主義的處方是否會失敗。他的回答是"不",但他對第20屆國會的報告不是這樣感到困惑。

那是一個權威的時代。斯大林不僅是一個政治權威,也是一個理論權威。

顧全在日記中勸告自己不要再去想這些問題,甚至自嘲,"要過家庭生活,滿足于幾棟房子,攢幾筆錢買收音機,随時準備把黃山拉下來。

但在夏天,他在日記中說"文章已經開始寫",甚至覺得在他的寫作生涯中"沒有這樣的努力"。

這篇文章是《論社會主義制度下商品生産價值規律》,認為社會主義經濟要以價格來規範産品的生産和流通,1957年出版。

緻力于經濟思想研究的中國經濟思想與曆史研究所所長鐘向才告訴《南方周末》,顧軍雖然在廣度和深度上并沒有把整個社會體系定位為市場經濟,但"在那個年代,計劃經濟還沒有出現大量的實用異端, 他從理論研究和早期工作中發現了問題,認識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好的計劃經濟應該是遵循市場價格信号的經濟制度,這是它的深刻性。

<h3>"恢複原來的面孔。</h3>

十餘年後,顧泉兩次被歸為"對",人生越來越艱難,但想法在一點點的挖掘。

1968年,吳景軒和顧俊在河南的一所幹學校相處融洽。他們一起閱讀曆史,翻譯,特别是研究和探索希臘城邦制度,這是西方文明的起源,谷希望從中汲取養分。

當時形成的對希臘曆史的了解,在後來的《希臘城邦制度》一書中成為對這些話語的濫用。多年後,吳景軒回憶起顧君對自己的影響:"我從他身上受益匪淺。"

顧俊不僅自己研究,還建議弟弟陳敏多讀一讀西方曆史。他對弟弟說:"中國人總是對本國朝代的變遷有所了解,但如果不了解西方曆史,就很難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

1973-1974年,顧全和陳敏進行了一次密切的通信,讨論了共同關心的曆史或現實問題。陳敏芝把這些内容寫成《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筆記涵蓋了曆史、經濟、政治、哲學等廣泛領域。

正是在那個時期,顧全用魯迅的命題"如何遠離娜拉",提出了一個當代問題,即社會主義革命結束後,國家建設應該走向何方。

這是顧泉思考的問題,"曆史的探索,對于那些渴望為人類服務的人來說,總是有助于改革目前的現實,規劃未來。"

就在顧某學習的時候,醫生發現他得了癌症。1974年一個冬日午夜,顧闵麗去世,享年59歲。六年後,1980年2月9日,顧軍"重演",中國科學院為顧軍和他的妻子王偉舉行了追悼會。

1994年,顧全的《随筆》終于出版。這些筆記"一步一步地從地獄中走出來",就像一顆珍珠被串起來并彙編成一個集合。

五年後,顧軍的第一部人物傳記出版了。

自1980年代末以來,在瑞士信貸會計學院任教的羅銀生一直在撰寫他的傳記。在拜訪陳敏時,羅銀生很早就知道陳敏有這個意圖,目的就是"恢複顧泉原來的樣子"。

在那些日子裡,由于經濟體制的改革,顧權的經濟思想逐漸得到認可。"但1990年代後對整個意識形态的研究還遠遠不夠,他在1950年代的文章被談論得更多,現在是時候把重點放在他對1960年代的曆史研究和1970年代的哲學上了。鐘向才補充說:"顧權的理論是一個整體,隻有把三個部分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充分了解顧全思想的深度。"

近視的努力貫穿了羅銀生的整個青春。在完成古泉傳記二十年後,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顧泉的文字充滿了動感和美感,是自然的,勤奮的凝血。這種探索真理的精神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

羅銀生剛到立信會計學院時,他的一些老同學和同僚還活着。他們談論右翼,經常興緻勃勃,但随後看起來黯然失色,因為天才"真的過早去世了"。

羅銀生在采訪中收集了一個細節。在暮年,顧俊曾對朋友張春寅說:"我現在就像一個老農夫,在等待收成。"

根據規劃,顧泉打算用十年時間,"系統地研究(先)西方,(後)研究中國的曆史、哲學、經濟等等,在此基礎上做一個全面的比較,以找到人類社會發展的軌迹,規劃未來的方向。

但是,随着根西島的消亡,這個宏偉而龐大的學術項目戛然而止。

南方周末記者 唐玉成南方周末實習生朱景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