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Peter Michael McKinley Translation/Observer.com by Crown Group
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可以在幾年前做出,也可以在幾年後做出:從來沒有一個完美的時機,但現在是拜登總統在全球地緣政治現實發生曆史性變化的時候做出艱難但正确的選擇的時候了。
自2001年以來,美國曆屆政府都将外交政策與阿富汗、伊拉克戰争和大中東地區的全球"反恐戰争"相結合,從戰争的角度看待外交。即使華盛頓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些問題上,中國已經成長為全球"戰略競争對手",而俄羅斯則在争奪東歐和中東的影響力。美國更注重促進北約參與阿富汗和中東等"地區外"問題,而不是解決困擾其歐洲夥伴的問題。在世界正在經曆深刻的經濟和社會變革之際,美國沒有投資更新其經濟、基礎設施、衛生和教育系統,而是在這些沖突上花費了3萬多萬億美元,并将200多萬美國年輕人送上戰場死亡。

本文發表于《美國外交事務》雜志
然而,如果過去幾個月的大量文章和對總統聲明的反應顯示出一些傾向,那麼華盛頓仍有許多人認為阿富汗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至關重要。但事實并非如此。還有人認為,美國有留在阿富汗的道義責任,這種觀點忽視了美國人在過去二十年中做出的巨大犧牲。太多的公民否認美國已經達到了其軍事能力的極限。
很少有主張美國繼續在阿富汗軍事存在的倡導者能夠說出自沖突開始以來,國際環境和阿富汗的國際地位發生了多大變化。他們的論點是出于誰的。
站不住腳的觀點
如果像許多人所說的那樣,美國應該無限期地留在阿富汗以防止9/11事件重演,那麼我們有理由問,為什麼我們不增加我們在其他"不受控制"地區的存在:薩赫勒地區,索馬裡和伊拉克都更接近美國,基地組織的分支和伊斯蘭國(IS, 前ISIS/ISIL)顯然比阿富汗的殘餘勢力更強大。事實上,美國在減少來自阿富汗的恐怖主義的直接威脅方面非常成功,我們原本打算在阿富汗派遣部隊。
如果争論的焦點是阿富汗安全部隊在成立20年後,在獲得近1000億美元的資金後無法遏制塔利班,我們為什麼不問問他們為什麼不能呢?美國可以履行其主要承諾,繼續向阿富汗武裝部隊提供财政援助。但這并不意味着美國士兵應該繼續捍衛國家的國家安全,每年花費美國數十億美元的額外費用并殺死美國人。
也許還有另一種觀點認為,美國需要在阿富汗駐軍,以支援阿富汗的和解程序。但下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阿富汗的政治上司人在20年後仍然無法達成共識,團結力量反對塔利班,這是大多數阿富汗人所憎恨的力量。如果在這個生存時期或美國在2021年發出撤軍信号一年後,阿富汗政府仍然因政治分歧而無法團結起來,那麼即使阿富汗軍隊永遠留在阿富汗,美國軍方也不會團結他們。無論阿富汗是否有美軍,都由阿富汗人決定他們應該做什麼。
最後,一些人認為,美國有義務捍衛阿富汗的社會和民主成果。但美國已經花費了400多億美元用于對阿富汗的發展援助,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使美國損失了8000多億美元。美國可以在世界其他地區,甚至在一些更接近美國的地區建立和提供這種規模的人道主義援助,但美國沒有這樣做,因為它不能長期進行這種投資。美國可以繼續向阿富汗提供發展援助資金,但它需要更好地管理這些資金,以防止欺詐、浪費和管理不善。自2009年以來,這些行動已使美國損失超過190億美元。
支援不一定是軍事的
我不是以中立觀察員的身份寫這篇文章的:2014年至2016年,我是美國駐阿富汗大使,當美國決定在2018-19年與塔利班談判時,我是美國國務卿的進階顧問。我知道,如果塔利班在沒有和平協定限制的情況下重新掌權,它将給阿富汗婦女、教育和整個國家帶來災難。我知道未來是不确定的。
我還知道,我們已經戰鬥了20年,阿富汗問題沒有軍事解決辦法,甚至再過10年也不可能。華盛頓不應該幻想如果美軍留下來,他們将成為目标,更廣泛的美國外交資源也會成為目标。到那時,那些現在批評總統撤軍決定的人反而會問他為什麼不早點撤軍 - 就像他們以前在美國傷亡人數增加時所做的那樣。無論有多少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有能力對阿富汗強加政治協定,美國實際上都做不到。華盛頓此前未能阻止一些地區的國家采取這種行為,而且從那以後,他們将繼續這樣做。
然而,拜登總統沒有做出任何一個決定。美國不必因為撤軍而離開阿富汗。華盛頓仍然可以在阿富汗和平程序中發揮關鍵作用,并與所有支援它的國家合作。甚至有人認為,宣布撤軍可能會促使阿富汗政治上司人組建一個更加團結的政府。
美國國務卿約翰·布林肯于4月15日通路阿富汗,重申美國與喀布爾之間的"安全夥伴關系"。美軍的撤出不應妨礙美國及其夥伴繼續協助和支援阿富汗安全部隊并支援其發展,美國應特别注意保護過去二十年來阿富汗婦女和兒童的職業成就。此外,美國應該有可能增加其發展援助的規模,而上屆政府在2020年11月的阿富汗捐助者會議上實際上已經縮小了這一規模。美國可以繼續打擊該地區的恐怖主義和其他潛在威脅。該地區所有國家,包括伊朗,都不希望看到阿富汗崩潰或允許基地組織利用。阿富汗的穩定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其鄰國,而且也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對手。
然而,犧牲更多美國人的生命似乎是錯誤的,如果他們繼續駐紮在阿富汗,這将意味着這樣的結果。一個榮民組織聯盟最近寫信給總統,正如信中所說,我們不應該"要求我們的男人和女人在沒有明确的軍事目标或勝利前景的情況下繼續卷入沖突"。"當我在喀布爾時,就在我參加紀念陣亡的美國和聯軍士兵的儀式時,塔利班仍在戰場上取得進展,這種情緒很容易在人群中傳播。
我們将就總統提出的節點計劃進行辯論,但我們無法再擴大部隊的存在。前共和黨政府在将5月1日定為全面撤軍時承認了這一現實。美國現在必須承擔自1945年以來具有空前重要性的其他更緊迫的國内外責任。昨天的沖突(以及昨天對國家安全威脅的看法)無助于我國向前邁進。無論美國未來走向何方,它都不應該走上"永久戰争"的延續之路。
(《觀察家網》譯自關群的《外交事務》)
本文為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在WeChacn上關注觀察者的WeChacn,每天閱讀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