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請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内容,感謝您的支援。

16世紀末,瑞典隻有一家印刷廠,即皇家印刷廠,但到了1650年左右,整個王國(不包括波羅的海和德國各省)已經有了9家活躍的印刷廠。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到17世紀中葉,總共建立了14家印刷廠,但其中許多都是短命的。他們都依賴于王室、大學或教會的委托,但從一開始,他們也生産和銷售私人委托的印刷材料。雖然圖爾庫和隆德已經通過他們的主教轄區而聲名顯赫,但新的大學加強了他們的地位,在本文研究的整個時期,這些城市繼續是出版的主要地點之一,還有政治中心斯德哥爾摩和舊的大學城烏普薩拉。塔爾圖的情況并非如此,它在1721年就不再是瑞典的了,這也反映在正在研究的星表中。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盡管斯德哥爾摩和大學城主導了這一領域,但出版業的逐漸擴張也是通過向新地區的地理擴張實作的。毫不奇怪,這種多樣化在瑞典國家圖書館的目錄中最為明顯,在19世紀10年代有125個出版點,而在本文研究的時期内,芬蘭地區的出版集中在不到25個城鎮書籍和其他印刷檔案肯定不會留在它們印刷的地方,而在17世紀40年代以前,有學問的人自然可以接觸到它們。然而,從圖書館目錄中可以明顯看出,17世紀中期顯然是瑞典圖書文化的一個轉折點。書籍是在大學城印刷的,當地出現了一批批為圖書業做出貢獻的人——從作者、印刷商到讀者。不出所料,從這一時期開始,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在1650年出版的瑞典國家圖書館和芬蘭國家圖書館的目錄中,分别有115個和93個書目。1800年的相應數字是845和236。标題的累積增長說明了印刷品的景觀在這150年間是如何變化的。如果一個人能夠獲得目錄中目前記錄的所有印刷材料,那麼瑞典國家圖書館目錄中1828年的圖書數量将是1650年的625倍,芬蘭國家圖書館的214倍。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書籍印刷的整體增長并不令人驚訝,但确切的數字顯示了在調查期結束時與早期相比,作為一個有學問的人是什麼樣的相當大的差異。累積增長還表明,圖爾庫是芬蘭國家圖書館目錄中最重要的印刷中心,但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圖爾庫的圖書印刷沒有斯德哥爾摩、烏普薩拉和隆德發展得那麼快。此外,正如比較顯示的那樣,瑞典國家圖書館的目錄沒有包括17世紀以來的所有論文:這一時期的實際印刷水準高于目錄顯示的水準,因為論文仍然構成這一時期出版物的很大一部分。在調查所涉期間,公共話語發生了全面轉變。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僅從書籍印刷的角度來觀察這一過程,隻能展示印刷文化的一個方面。例如,報紙和書籍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十八世紀。漸漸地,它們以不同的方式産生和閱讀,并慢慢脫離了公共交流的口頭實踐,如布道和公開演講這些目錄不允許對報紙和其他類型的出版物進行系統的比較,主要是因為關于報紙的資訊是零星的。然而,目錄顯示,書籍印刷在這一時期變得更加正式。圖書産量的增長可以進一步與特定時期閱讀文化的變化聯系起來。不同書籍格式出版的頁數的變化表明,在書桌上閱讀(通常是大聲閱讀)的更大更重的對開本和四開本書籍的重要性下降了,因為(最常見的)更小更輕便的袖珍八開本在18世紀後期變得最受歡迎。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這種趨勢在瑞典國家圖書館的目錄中尤為明顯。這一趨勢在FNB沒有那麼早,也沒有那麼明顯,那裡的學術頭銜比例更大,反映了該省更保守的傳統。類似的趨勢在英文短标題目錄中也很明顯,但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來顯示octavo書在整個歐洲傳播的程度。它表明了閱讀和出版習慣的變化,這種變化與閱讀材料的擴充、文學文化的興起、出版的進一步專業化、休閑閱讀的出現以及市場驅動的印刷機的引入相一緻羅爾夫·恩格爾辛描述了18世紀末的一場閱讀革命。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他聲稱從精讀,意思是重複閱讀一些中心文本泛讀,意思是出于個人學習和享受的目的,渴望閱讀許多不同的文本雖然圖書格式的逐漸變化不能被視為與閱讀和閱讀機構的所有轉變(如社會、圖書館或圖書市場的變化)直接對應。但較小的八開本格式的興起确實支援了這樣一種觀點,即圖書更經常在獨處時閱讀,并以更容易的方式分發。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盡管如此,從格式的角度來看,恩格爾辛将法國大革命和閱讀革命結合起來似乎有些牽強,因為格式的變化更加漸進,格式的發展并不像恩格爾辛強調的那樣隻與小說或政治等特定體裁相關。八開本書籍包括或多或少與大卷相同的體裁,但似乎特别适合更大市場的體裁越來越多地采用八開本格式。印刷自由時期(1766-74)的一個樣本顯示了它在出版的曆史、演講、贊美詩和行政記錄中的突出地位。調查結果總體上證明了horst ball的論點關于尤其是曆史成為八開驅動的類型,但也表明這不是故事的全部。很明顯,在這個特殊時期,八開格式的行政記錄的印刷也變得很突出。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這似乎是引入公衆擷取檔案原則的結果在1766年,這使得靠印刷和分發官方檔案賺錢成為可能。博·本尼奇-比約克曼檔案本身是在這一時期引發激烈辯論的關鍵,并表明較小的八開本格式被視為特别适合需要快速分發的标題,無論體裁如何。另一種分析書籍創作、營銷和閱讀方式變化的方法是觀察書名的整體變化。在他著名的研究中,佛朗哥·莫雷蒂分析了7000部寫于1740年至1850年間的英國小說的标題,并注意到随着時間的推移,标題的平均長度明顯變短了。他認為,從以令人驚訝的細節描述小說内容的長标題到更短的标題,如女子名和走私者與書籍如何營銷、評論和閱讀有關。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在一個公共話語包括專門的書評區的時代,長的描述性标題沒有多大意義:一個更好的政策是使用更短、更神秘的标題來吸引潛在讀者的注意力。本研究分析了90,000多本書,是以基于比莫雷蒂研究的7,000本小說大得多的樣本,盡管我們的分析也考慮了書籍以外的其他出版物,如小冊子和政府檔案。書名包含的體裁種類也更多,從學術論文到政治小冊子,再到國家行政部門的小說和出版物。然而,這兩個目錄都顯示了在18世紀早期以後平均标題長度的減少趨勢為了更清楚地說明這一點,我們包括了直到1900年的材料。不出所料,瑞典國家圖書館的目錄趨勢比FNB略陡,而且開始得更早。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在SNB,18世紀早期25到35個單詞的平均标題長度逐漸減少到19世紀晚期的5到10個單詞。FNB的趨勢更加分散,但在1700年和1900年之間性質相似。這兩個星表顯示,18世紀早期的年平均值高于17世紀中期。莫雷蒂的研究沒有涵蓋這一時期,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似乎,雖然很短的标題出現在整個時期從1640年到1900年(例如,新約全書和要理問答),有更廣泛的分散在标題長度在十七世紀末和十八世紀初。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19世紀初,尤其是1850年後,分散程度較低,此時較短的标題已成為規範。一個可能的推測是,兩個目錄之間的比較表明,印刷文化的專業化并不是一個普遍趨勢,席卷歐洲和瑞典王國在18世紀,而是一個不平衡的過程。我們的研究揭示了在目前的工作中,有必要關注不同地點、語言和格式之間的差異。在我們看來,成長和進步的故事并不能充分描述調查期間圖書生産的發展。來自目錄的鳥瞰圖也顯示了瑞典和芬蘭政治史上的關鍵事件是如何影響出版活動的。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雖然這并不令人驚訝,但放大具體的例子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這是如何發生的。戰時經曆自然會影響書籍印刷。這一時期對圖書生産影響最大的戰争包括占領芬蘭的大北方戰争,即所謂的“大怒”,以及1808-09年的俄羅斯-瑞典戰争(作為拿破侖戰争的一部分)後,占領和随後于1809年在俄羅斯帝國内形成的芬蘭大公國占領實際上扼殺了圖爾庫當地的圖書生産,當圖爾庫的圖書印刷規模與SNB和FNB的所有出版物相比時,這一點就變得很明顯。占領的影響主要是地方性的。在芬蘭這邊,他們在圖爾庫最顯眼,圖爾庫是當地的圖書生産中心。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學院在大怒期間被關閉,圖書館和印刷設施被轉移到斯德哥爾摩從1742年秋到1743年,不太強烈,似乎沒有嚴重影響印刷條件。18世紀下半葉見證了圖書生産的增長,這與18世紀70年代至18世紀90年代的經濟和人口增長時期以及知識生活的強化時期從這個意義上說,拿破侖戰争對圖爾庫的影響可能比人們意識到的要大。事實上,學術生活的衰落經常與大學遷至赫爾辛基和圖爾庫的火災聯系在一起讨論,但它已經開始得更早了。火災和大學的損失隻是延長了芬蘭最大城市非常緩慢的恢複。從國家的角度來看,圖書生産的複蘇(緩慢地)發生在赫爾辛基和其他實施帝國改革的地方。

瑞典書籍印刷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家圖書館的圖書産量呈增長趨勢

瑞典國家圖書館的目錄記錄了1772年古斯塔夫斯三世登基後出版物的減少,以及随之而來的1774年通過的印刷法中引入的限制。不出所料,特殊的印刷自由時期(1766-1774年)恰好是圖書數量的高峰期。早期的研究表明,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大量散發小冊子,尤其是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另一個增長來源是根據新的公衆查閱法釋出的大量行政檔案我們可以根據文檔中消耗的紙張、頁數和釋出文檔中有關格式的資訊(以及每種格式的頁面大小估計值)證明手冊編制的任何變化。在此期間,每份出版物的平均紙張消耗量下降,當印刷再次受到限制時,消耗量又上升了。将出版自由時期(1766-74)的八年與之前的八年(1757-65)和之後的八年(1775-83)進行比較,暗示在出版自由時期不僅有激烈的政治和經濟辯論,新的法律也改變了公衆辯論的方式。這一趨勢存在一些地區差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