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英偉達晶片開啟“狂飙”模式了
對于喜歡遊戲的人來說,英偉達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這是一家著名的美國公司,其生産的高性能顯示卡,為無數玩家帶來了流暢的遊戲體驗。但你也許不知道,英偉達的晶片并不隻是用在遊戲上,而是用在了人工智能上。
日前,在人工智能大規模語言模型的推動下,英偉達(NVIDIA)的晶片需求量大增,價格也随之水漲船高,市值突破了萬億美元大關,成為世界上首家市值破萬億美元大關的晶片公司。外媒直接表示,英偉達晶片開啟“狂飙”模式了。
什麼是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
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LLM)是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大規模文本資料庫,能夠對自然語言進行了解、生成和處理的模型。該模型可用于機器翻譯、智能問答、文本摘要、對話系統、内容創作等領域。
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的一大特征就是參數個數很大。參數作為模型的基本機關,對模型進行知識的存儲與更新。随着參數的增加,模型變得更加複雜,可以處理更多的任務。目前主流人工智能語言模型的參數已經達到了千億級,如谷歌的 SwitchTransformer 的參數為1.6萬億,微軟的 ZeRO-Infinity 的參數為1萬億, Meta 公司的 GPT-3的參數為1750億。
英偉達晶片為何如此受歡迎?
這些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的訓練與運作對計算能力的要求很高。英偉達晶片為這一功能提供了鑰匙。英偉達以圖形處理器為主,其最初設計用于圖形繪制,但後來發現其同樣适用于并行運算,也就是一次處理海量資料。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大語言模型。
為了滿足人工智能領域對圖形處理器的需求,英偉達一直在不斷推出新一代圖形處理器。日前,英偉達(Nvidia)在台北計算機展上釋出了一款新的基于 Hopper 架構的 GPU,命名為 H100。該圖形處理器的資料吞吐量為900 G/s,7倍于目前業界标準的 PCIeGen5接口。英偉達同時也釋出了一款名為“NVIDIA DGXGH200”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引擎,這款引擎可被用來訓練和部署萬億個參數級的大型人工智能語言模型。
英偉達不僅擁有強大的性能,而且擁有豐富的軟體生态系統。英偉達為廣大開發者和企業界提供了一系列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工具與平台,如: CUDA, TensorRT, RAPIDS, NeMo, TAO 等。此外,英偉達還與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大型雲計算服務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系,為使用者提供了英偉達在雲計算環境下的晶片與服務。
英偉達晶片面臨哪些挑戰?
盡管英偉達晶片廣受歡迎,但仍面臨不少挑戰。首先是因為英偉達晶片供應不足,導緻晶片價格上漲,導緻部分客戶買不到。這是因為全球晶片行業面臨的供應鍊問題,以及英偉達的代工工廠——台積電(TSMC)的産能有限。英偉達的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正計劃通路中國,與騰訊、位元組跳動等公司高管會面,以拓展市場,提高産能。
其次是英偉達在晶片方面,同樣受到了來自競争者的挑戰,這一點毋庸置疑。一方面, AMD,英特爾等其他晶片制造商都在加緊開發高性能圖形處理器,試圖從英偉達手中搶奪市場佔有率,将其收入囊中。另一方面,谷歌,微軟,亞馬遜, Meta 等一些雲計算供應商和技術巨頭正在研發自己的人工智能晶片,以此來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性。這些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晶片可能比英偉達公司的晶片在某些領域和情況下表現得更好。
最終,英偉達晶片還面臨着政治、法律等方面的風險。随着中美晶片之争日趨激烈,美國政府可能對英偉達采取限制措施或者制裁措施,進而影響到它在諸如中國等市場的營運。此外,英偉達也正試圖完成其收購英國晶片設計企業 ARM 的交易,但是該交易受到多個國家監管機構的審查,并且遭到了反對,是以前景不明朗。
總結
總之,目前盡管面臨挑戰,英偉達晶片仍有廣闊的前景。人工智能作為一項革命性的科技,正在改變着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創造着新的價值與機遇。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領頭羊,英偉達在技術上、市場上都占據着絕對的優勢,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英偉達的首席執行官就曾說過,英偉達已經到了産生式人工智能的臨界點。也就是說,英偉達的晶片,将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更加廣闊的客戶群。是以,外媒才會直接表示,英偉達晶片開啟“狂飙”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