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俺曾經構思過一個故事,主角一個不入流的小說家,創作某部作品時,其筆下的人物突然從書中蹦出來,告訴主角說你丫水準太差了,怪不得書賣不動,你不能這麼寫我,我要自己寫我的結局……不過這個故事,僅停留在構思階段。如今類似的設定在《蜘蛛俠:縱橫宇宙》裡找到了,好家夥,我的概念還沒想好就被他們抄走了!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開個玩笑,不過《蜘蛛俠:縱橫宇宙》(如下簡稱《縱橫宇宙》),跟蜘蛛俠一起進入各種《蜘蛛俠》世界裡,并勢要改變自己宿命的設定,值得一說。

《蜘蛛俠》系列作品,自從2002年托比版問世以來,無論重新開機了幾次,或是什麼宇宙,一直遵循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律——第二部要比第一部好。《蜘蛛俠2》、《超凡蜘蛛俠2》、《蜘蛛俠:英雄遠征》,這些“頭文字2”的作品,甚至有機會成為系列最佳,當然這個規律也是适用于《縱橫宇宙》。

但本片會不會成為系列最佳,在第三部《超越宇宙》出現之前,我們不會輕易下結論。但至少本片延續系列規律——超越第一部。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蜘蛛俠的粉絲,本片是小蟲粉絲的狂歡,有着大量讓人忍不住鼓掌叫好的驚喜元素;如果你隻是一個普通觀衆,該片高超的娛樂性和視覺效果,絕對會讓你一本滿足,這是頂級的爆米花商業大片。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如果要挑一個毛病的話,那就是意猶未盡,沒看夠,還想看後續故事。

故事: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一部《平行宇宙》,當年擊敗了迪士尼和皮克斯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動畫,收獲了無數贊譽。我非常喜歡該片,不過在我看來,電影最厲害的是技術手段和趣味性,故事性相對沒那麼驚喜,說白了就是少年英雄成長的老路子(沒錯,蜘蛛俠起源的故事我們又看了一遍,20年内第四次了),融入了平行宇宙的概念(捎帶腳的傾訴了一下蜘蛛俠的中年危機),腦洞其實可以開着再大一些。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縱橫宇宙》,從某種程度上符合我對“開腦洞”的預期,那就是比起前作不到10個平行宇宙的蜘蛛俠,這次小蟲絕對管夠,畢竟蜘蛛俠聯盟都出現了,隻有你想不到,沒有看不到的蜘蛛俠,連托比和加菲的蜘蛛俠宇宙都涉及到了。

而故事本源,其實延續《蜘蛛俠2》/《超凡蜘蛛俠2》的特性——小蜘蛛功成名就之後的身份認證和存在感。

當年《蜘蛛俠2》的經典之處在于,電影描述主人公“是否要做一個英雄”的内心鬥争。電影不遺餘力地展示蜘蛛俠的苦惱,因為要做英雄,沒有精力完成學業、連累自己的家人、被最好的朋友誤解、也不敢向心愛的人表白,各種負面連鎖反應,導緻超能力不但沒能讓小蟲更強大反而變成了累贅。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縱橫宇宙》對上述論點都有展示,并且進一步探索這個命題。而正是這個“進一步”成為本片最大的亮點。

★所謂的英雄成長之路,竟然是難逃的宿命?

更離譜的是,邁爾斯發現如果沒有那次(第一集)意外,自己宇宙的彼得·帕克不會死,自己也不會變成蜘蛛俠,更不會進入宿命的旋渦……

按照常理,小邁爾斯的設定應該會進入到那種自暴自棄的狀态,就是再琢磨“要是沒有我該多好啊”“我要是不出現就好了”……但本片并沒有,因為這個套路,在《蜘蛛俠:英雄無歸》裡已經玩過一次了。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是以本片不再刻意渲染之下“小人物的失意”的蜘蛛俠特性,畢竟大銀幕上的三代蜘蛛俠,乃至漫畫書裡的标準人設,都是将小蟲英雄還原成普通人這麼簡單。

★《縱橫宇宙》來了一個急轉彎——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超能力沒有成為我的負擔,雖然在行俠仗義和現實生活之間有些顧此失彼,但超能力是我的優勢,我要努力抵消現實與英雄之間的沖突,不但要打擊罪犯,還要保護自己的家人,更要打破宿命。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簡單而言,電影的人設和故事動機,把“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因果關系給反轉了,變成了“責任很大,是以能力要更大”。也就出現了電影裡邁爾斯單挑蜘蛛聯盟的場面。

如此設定,符合青少年叛逆、激進的個性,也讓蜘蛛俠,這個在大銀幕上、在觀衆心目中定型的角色,變成有些不一樣。這是本片故事上的進步。

同理,《縱橫宇宙》裡無論是邁爾斯還是格溫,都有着極為複雜的内心世界,故事走向的變化與人設可謂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PS。還記得幾年前DC大事件《黑暗之夜:金屬》嗎,就是狂笑之蝠領銜的一堆蝙蝠俠組成的“黑暗騎士團”那個,各種平行宇宙的蝙蝠俠層出不窮。如今看到《縱橫宇宙》,讓我這個蜘蛛俠與蝙蝠俠的雙料粉絲,那是雙廚狂喜啊。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技術:走進漫畫書

《縱橫宇宙》的技術水準,絕對是本片最大的看點,且比第一部更加進化,連同第一部的風格,稱之為藝術品也不為過。

電影的視覺風格也跟情節腦洞一樣絢爛,不要小看動畫電影,動畫特有的活力,會打造超越真人電影的視覺風格。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無論是拟真的動作效果還是誇張的漫畫風格,加上高速攝影、打鬥特效和環境變化,并完全無視實體空間的限制。單憑這一點,CG動畫某些時候就會塑造出比真人電影更加誇張的視覺效果。

正如電影裡五彩缤紛的色塊溢滿每一個角落,讓漫威那些真人電影顯得像是沖奧斯卡而去的寫實大片。

正如之前的宣傳那樣,《縱橫宇宙》最大的特色,就是依照不同平行宇宙,打造出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官方宣傳有“六重畫風”,但其實不僅僅六種,非常多。

★Earth-65:格溫的主世界,非常典型的“印象派”水彩畫,也是我最喜歡的畫風,靈感來源于曼哈頓切爾西社群在20世紀90年代未經繁榮前的藝術場景。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最明顯的特征,是世界顔色,會随着格溫的心情而發生變化,跟看MV一樣,不知道各位發現這個噱頭沒有。

★Earth-50101:印度蜘蛛俠,曼陀羅繪畫風格,來源于印度傳統插畫,再加上神秘深邃的佛教紋飾鑲邊,成就了如此非常鮮明的畫風。

嚴格意義上來說,印度蜘蛛俠不是漫威原創,而是一家叫做哥譚漫畫(Gotham comics)的漫畫公司創作的,這是一家在美國成立,面向印度地區發行漫畫的公司,與漫威、DC都有過合作。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印度蜘蛛俠”是他們在2004年創作,當然也是得到了漫威漫畫的授權,屬于正版。有點類似我們《變形金剛大戰哪吒》這種官方合作的産物。

★Earth-928:蜘蛛俠2099的主場,有點像《大都會》或者《銀翼殺手》,不過按照維基百科上的說法,這部分的畫風屬于新未來主義,以高科技外表和技術元素為特征,比如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就是非常典型的新未來主義風格。

邁爾斯與衆蜘蛛俠在雲端列車上的打鬥,讓我想起了《流浪地球2》裡的太空電梯。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Earth-138;朋克蜘蛛俠,暫時還未透露他的世界觀(僅知道的他來自倫敦),但這位街頭塗鴉+貼畫拼圖的風格,倒是非常搶眼拉風,過于炫目了,這位出場的鏡頭,眼花缭亂。

其實這個造型也算大名鼎鼎了,得益于PS主機遊戲《漫威蜘蛛俠》,朋克蜘蛛戰衣是玩具可獲得的戰衣之一,特殊技能是“用電吉他聲波轟炸敵人”。玩具廠商hottoys也出過這個造型的玩具,非常經典。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其餘風格:蜘蛛俠聯盟場景,你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化作風格。

比如猩紅蜘蛛本·萊利,是90年代漫畫風格,特别像托德·麥克法蘭在漫威就職時,1990年8月出版的《蜘蛛俠》畫風。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還有開場的秃鷹,來自自15世紀末的意大利,其風格是參考了著名畫家達·芬奇高發明創造時留下的那些泛黃草紙上的設計圖,且碳筆線條濃重。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再加上1994年的動畫版、1967古早動畫版、PS遊戲蜘蛛俠、黑白色的負空間蜘蛛俠……太多了,不勝枚舉。

★Earth-1610,:最後當然要說邁爾斯·莫拉萊斯的主世界了——經典漫畫風。

這是兩部“宇宙”系列蜘蛛俠創作的動機——以3D模組化為背景,2D渲染為方式,目的是使電影的每一幀“看起來像漫畫”,讓觀衆走進漫畫書,或者讓漫畫形象動起來。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如漫畫場景一般的景深,靜态墨水印刷效果,故意錯位的顔色(模拟輕微印刷錯誤),模拟色調漸變、交叉線來建立紋理和陰影,以及漫畫分鏡、象聲詞、圖像上的對話框等元素……然後将這一切,運用到了動态的電影中。 

文字再多也是蒼白的,還是眼見為實。片中最愛的兩個場面——其一就是邁爾斯與格溫在自己的世界裡,邊聊邊飛躍高樓大廈的場面,其二就是在未來紐約,從蜘蛛俠聯盟總部到雲端列車上的打鬥,帶來炫目的視覺享受。

這一次必須表揚一下索尼影業……旗下的特效公司:Sony Pictures Imageworks,簡稱SPI。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這是一家索尼自營的特效公司,成立于1992年,制作了大部分索尼出品電影的特效,當然包括了全部《蜘蛛俠》電影。

為什麼要單獨說一家特效公司呢?因為這家公司比較任性,大概也跟母公司索尼集團的風格有關。

簡單說,這家公司喜歡搞研發,在泛特效時代的好萊塢,SPI的特點就是不跟随。在自家很多電影裡都獨立研發技術,有的還與其他公司不相容。

比如2012年的《超凡蜘蛛俠》,當時《阿凡達》引領的3D電影技術正值風靡,但電影并沒有采用現成的3D,而是硬生生的研發了一套5K 3D技術,甚至比詹姆斯卡梅隆在他的電影中使用的3D技術更進一步。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同時為了革新蜘蛛俠小蟲用蜘蛛絲在樓林之間的飛蕩效果,SPI開發出一套CG動态模型。采樣了無數跳遠、跳高、撐杆跳運動員的動态特征,然後模拟出蜘蛛俠完全拟真的飛蕩效果——飛蕩至最高點的臨界速度、下落中的加速度、小蟲在蛛絲拉拽下逼真的實體效果。

當然,這些技術,也完全應用到了後期包括本片在内的所有《蜘蛛俠》電影裡。

比如電影裡邁爾斯這個飛蕩鏡頭,是小蟲的經典psse,并在《超凡蜘蛛俠》裡首次也有過出現。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是以也就明白了《縱橫宇宙》裡,那些讓漫畫書“動起來”、不同藝術風格同框的視覺效果,背後究竟蘊含了怎樣的技術含量了。

反正索尼集團主業是幹這個的,搞圖像技術的科研他們在行。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結語:瞬息全宇宙

少年蜘蛛逆天改命,小蟲人設急轉彎,以調侃和颠覆為己任,憂郁和叛逆并存,一個驚喜接着一個意外,漫畫二次元電光火石,如蛛絲交織的多元宇宙,跨次元的無限聯通,好似盤絲洞一般蜘蛛俠聯盟,還有眼花缭亂的視覺美學,以及數不過來的彩蛋。

這就是《蜘蛛俠:縱橫宇宙》,激動人心的英雄之路,雖然殊途同歸,但過程各不相同。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去反轉宿命吧,你會成為命運的一部分,如果不在這個時空,那就在另一個宇宙,總有一款适合你。

彩蛋?還用說嘛,隻看了一遍,我反正數不過來,肯定要再來一次。

對了,隻說一位,就是蜘蛛俠聯盟裡,被囚禁的那位真人“徘徊者”。

由喜劇演員唐納德·格洛弗飾演這個角色,估計很多人面熟,也有想不起來的,這位就是2017年的《蜘蛛俠:英雄歸來》那個,二百五小混混,就是本來想買個吓唬人的小道具結果賣到了大殺器,第二次出場讓荷蘭弟粘在汽車後蓋上,袋子裡還有冰淇淋的那位,他提到過我有個侄子住在這裡。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在電影的删減片段裡證明,其侄子叫邁爾斯。

至少,《縱橫宇宙》裡,多元宇宙聯通了托比、加菲兩大蜘蛛俠真人宇宙,以及《毒液》宇宙、樂高宇宙之後,也串起了漫威電影宇宙MCU。

蜘蛛俠:我命由我不由宇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