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作者:藝術眼ARTSPY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White Sands of New Mexico),人類首次引爆了原子彈 。而這場爆炸的後果 ,就是将放射性粒子通過風傳遍了全球 ,标志着“人類世”的開端。

70年後,2015年11月8日 ,在同一地點 ,發生了另一件事。人類曆史上首次隻利用太陽的熱能,不燃燒一滴石油飛上了天空,。

當太陽從地平線升起 ,我們也靜靜地,緩慢地上升 ,沒有爆炸。我們感到重力似乎被反轉了,我們不再被重力拽向地面,而是朝着宇宙升騰 。

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在月球漫步時說“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 ,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也許我們應當自省的問題是:我們究竟應當向何處邁步?

——托馬斯 · 薩拉切諾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算法·韻律》,2023

托馬斯·薩拉切諾。由藝術家、紐約/洛杉矶譚雅·博納達畫廊和柏林紐格赫姆施耐德畫廊提供。

“共生”,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2024

1990年,旅行者1号從64億公裡外的太空回望地球,拍攝到第一張從外太空遙望地球的照片,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猶如一顆懸浮的微塵——卻是宇宙中極端受到眷顧的,我們迄今所知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在遭遇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後,第六次導緻生物大滅絕的會是新的冰川期?還是人類世的貪婪和欲望……

蜘蛛在地球上已存在3.8億年,逃離了物種滅絕的噩運,而人類在地球上隻存在了20萬年。我們應該學會謙卑地向蜘蛛緻敬。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居住在空氣海洋的底部》,2019

3月21日,托馬斯·薩拉切諾在亞洲地區最大規模個展“共生”(Complementarities)在紅磚美術館開幕,在這個生态動蕩的時代,正如藝術家所言,“形勢已刻不容緩,此次在展覽向中國的觀衆發出一個迫切的邀請,邀請我們通過一種震顫的語言去适應共栖的、詩意的未來——一切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相伴相生,互利互惠。”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Aeroke 》,2023

托馬斯·薩拉切諾。由藝術家和 Aerocene、紐約/洛杉矶譚雅·博納達畫廊和柏林紐格赫姆施耐德畫廊提供。

“共生”,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2024

此次展覽抛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該如何以社群為主體,踐行并維護集體關懷與希望的理念,同頻共振,共同勾勒未來圖景;在這個“千瘡百孔的星球 ”上,萬物互聯互通,我們也要思考如何與衆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協同。展覽通過一系列互動裝置、影像、雕塑、遊戲體驗作品,以生态視角重新關照藝術,在觀展過程中以有别于人類中心主義主流架構的知識脈絡,反思、重建人類與非人類,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關系。從蜘蛛到人類,從引力波到塵埃粒子,從地球到大氣層,薩拉切諾與原住民社群、科研人員和世界各地的機構合作,重新思考資本世時代的知識主線,旨在尋求人類、技術和生物多樣性之間更加平等的平衡,以實作生态社會正義。

紅磚美術館資深研究員喬納斯·斯坦普(Jonas Stampe)認為,“當我們置身于薩拉切諾這些了不起的蜘蛛作品時,應該看到他的哲學命題,即我們的世界不應是二進制對立的,而應更多的去看世界萬物彼此的包容、補充。”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關注之網》,2024,“共生”紅磚美術館現場

特别鳴謝 Arachnophilia 社群。

其他蜘蛛/網作品包括在紅磚美術館及其周圍發現的一系列無數的蜘蛛網,這是我們與北京蜘蛛的持續合作。

栖息于紅磚美術館展廳内的蜘蛛寫給觀衆《一封無脊椎動物權利的公開信》,信中授予我們一份共存證書,前提是尊重并承認它們的權利——讓少數群體學會與我們這些多數生命共存。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在一個黑暗的空間中,《宇宙如何陷入蛛網?》使我們瞬間墜入蜘蛛的宇宙之網,在這裡,原本被忽視的無盡聯系變得有形。《算法·韻律》中每一個彙聚節點都指向微觀和宏觀現象的不同回響頻率,在這個互相聯系、近乎世界的網絡中,我們或将與蜘蛛同頻共舞?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宇宙如何陷入蛛網?》,2022

托馬斯·薩拉切諾。由藝術家和Arachnophilia、紐約/洛杉矶譚雅·博納達畫廊和柏林紐格赫姆施耐德畫廊提供。

“共生”,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2024

紅磚美術館最大的展廳變成6800立方米的巨型弦樂器,觀衆随着藝術家托馬斯·薩拉切諾的導引,化身蜘蛛在蛛網中穿梭,觀看、觸摸、聆聽,撥動“琴弦”,上千根琴弦随着震顫的聲樂共振,猶如墜入壯觀的宇宙交響現場。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顆粒物(質)》中,地球和宇宙塵埃粒子被一束強光照得栩栩如生,其中有宇宙塵埃、人為塵埃、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黑碳,還有PM 2.5顆粒。這一束光柱閃爍着晶瑩的斑點,就像數以百萬計的懸浮星系,被觀者的動作和呼吸攪動。這束呼吸與精神糾纏形成的光柱,建構了這樣一個問題:誰有權呼吸?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顆粒物(質)》,2021

安第斯文化中最重要的神靈“Pachamama”為大地之母,意味着時間和空間,掌管種植、收獲、生育,代表山脈,引發地震,為人類提供生存資源和庇護。2020年1月,在胡胡伊省,空氣太陽能雕塑“Aerocene Pacha”僅利用太陽和空氣升空,完全擺脫了對化石燃料、電池、锂、氦和氫的依賴,成為人類曆史上最可持續的飛行。它載着由薩利納斯格蘭德斯和瓜亞塔約克瀉湖原住民社群寫下的“水和生命比锂更有價值”的資訊升空。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與Pacha一起,飛入Aerocene》,2017—2023

數字影片,76’ 25’’

馬克西米利亞諾·萊納和托馬斯·薩拉切諾執導

編劇:克勞迪娅·阿博夫、托馬斯·薩拉切諾、約西·哈維裡奧

Aerocene基金會。由Aercene、斯利納斯格蘭德斯和瓜亞塔約克瀉湖的原住民社群提供。

Aerocene展廳作為該展覽的一部分,觀衆可進入并在“空氣的海洋”上繪畫,為 cloudcities 網站不斷增長的“雲”知識庫做出貢獻, 該網站通過一個基于“幻象生态”的互動工具激活。這件跨代際的藝術作品是特别為阿根廷的薩利納斯格蘭德斯和瓜亞塔約克瀉湖的社群創作的,觀衆可用現場的紙筆進行繪畫,這些由觀衆創作的作品,将在展覽結束後統一寄到阿根廷,作為聲援當地原住民的一種方式。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Aerocene展廳,“共生”,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2024

“我們必須傾聽來自世界邊緣的聲音,了解他們捍衛水域、鹽田和共有資源的意願,推動生态社會能源轉型!”薩拉切諾提醒我們。自500多年前殖民化開始以來,全球北方的發展一直以犧牲全球南方為代價;當下的能源轉型正在對世界産生不平等的影響。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藝術家托馬斯·薩拉切諾(左一)在“共生”現場,紅磚美術館,2024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邱志傑這樣描述薩拉切諾的藝術實踐:“純淨的、強大的、美妙的、深邃的,同時是清晰的一種裝置藝術,把當代藝術内在的政治激情和人道的關懷藏在一個如此美的面貌之下,清洗了人們對當代藝術非常多的偏見。”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托馬斯·薩拉切諾(右一),闫士傑(左二),邱志傑(左一)

“共生”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2024

“薩拉切諾的藝術實踐展現了跨學科和生态系統之間的互相聯系,他不斷轉換角色,從進入原住民社群田野調查的現場,到加強共同創作(Do-It-Together)的精神,設計制造無化石燃料的太陽能雕塑;薩拉切諾更是一位思想的輸出者,他聯盟非人類的蜘蛛,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人類學家、哲學家、法學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用他們共同的行動,發起對生物、大氣層以及地球本身一種倫理上的承諾——Aerocene,一個與人類中心論相背離的紀元,一個以環保為核心的紀元,為了這顆星球上80億人類和其他數萬億栖息于此的生物共同受惠。”此次展覽策展人闫士傑說到。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是以為大也”(《禮記·中庸》),展覽“共生”向我們揭示了一幅人與自然、不同種間和諧相處,一個具有政治生态學意義的理想圖景。

“蜘蛛俠”托馬斯·薩拉切諾亞洲最大個展登陸紅磚美術館

(文章來源于99藝術)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檔、視頻及音樂屬于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标注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并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