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約應屆生、員工降薪,锂電龍頭中創新航“刹車”

解約應屆生、員工降薪,锂電龍頭中創新航“刹車”

解約應屆生、員工降薪,锂電龍頭中創新航“刹車”

作者 | 趙若慈

編輯 | 劉楊

畢業季将近,國内第三大動力電池企業中創新航集中解約了一批2023屆畢業生。

“5月24号通知的解約,理由是公司架構調整,然後發了3000塊錢違約金。還有十幾天就畢業了,現在HR直接删了我微信,根本聯系不上。”應屆生葉峻對《豹變》表示。

在收到解約電話前兩天,葉峻發現,公司190多人的簽約群突然解散了。随後他收到中創新航人才管理發來的短信,說為了友善對接,要求把幾個座機号碼加入手機的白名單。最近,葉峻加入了一個被解約應屆生組織的QQ群,目前群裡有800多人。

5月26日晚,中創新航發郵件向已解約的應屆生分享招聘會資訊,郵件稱為積極協調尋找多方就業資源,中創新航搜集了5月27日至6月10日期間,合肥、常州、成都三地計劃舉辦的招聘會資訊,以供參考。

解約應屆生、員工降薪,锂電龍頭中創新航“刹車”

中創新航發郵件分享招聘會資訊

一位被解約的應屆生說:“招聘會的資訊作用不大,成都、合肥太遠了,去也不友善,常州地區還沒開始。”有去過成都招聘會的朋友告訴他,大多是銷售這樣的崗位。

除了解約應屆生,《豹變》了解到,中創新航各個基地的在職員工中也有一部分以“績效不合格”為由被降職降薪,被降薪的員工主要是去年入職的2022屆應屆生。5月29日開始,一部分被降薪員工已經陸續到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勞動仲裁。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釋出的資料,今年前4月國内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中創新航位居第三,僅次于甯德時代和比亞迪。中創新航現有常州、洛陽、廈門、成都、武漢、合肥、東北基地七大産業基地,還設有一個專業的獨立研發機構——中創新航研究院。

中創新航于去年10月6日在港交所正式上市,上市不到一個月,市值就跌了近50%。此次解約應屆生的消息傳出後,中創新航近期股價持續下跌。

2022年年底,億緯锂能董事長劉金成在一次行業會議上表示,預計最晚後年,全産業鍊都将出現産能過剩。今年4月,大陸動力電池産量和裝車量分别為47.0GWh、25.1GWh,一季度兩者分别為130.0GWh、65.9GWh,行業去庫存壓力大增。

中創新航此次集中解約應屆生,以及對部分員工進行降薪,或許與動力電池行業狂飙之後進入冷靜期有關。

不過,對于被解約的應屆生們來說,事發如此突然,顯然無法讓人冷靜面對。

1、被解約、降薪的員工們

“去年11月就拿到了offer,本來打算在入職前畢業旅行,結果剛答辯完沒多久,就收到了解約的消息,現在隻能重新開始看招聘資訊。”李藝拿到的是中創新航開發工程師崗位的offer。

在回憶去年的秋招過程時,李藝說:“11月14号參加完面試,16号就接到了offer。過程很簡單,隻有一輪面試,自我介紹之後,被問了幾個問題就結束了,也沒有筆試等環節。”

目前,大部分應屆生正在準備答辯以及畢業相關事宜,對應屆生最友好的春招也早已結束,在突如其來的變動面前,大多數人都不知所措。

“本來今年找工作的形勢就比較嚴峻,去年拿到offer挺開心的,也沒有想着再去看别的公司。現在投履歷基本都石沉大海,周圍很多人打算考研或考公。”葉峻表示。

《豹變》了解到,這次中創新航解約的應屆生人數大約有上千人,崗位包括研發、裝置、人力等,隻留了少數研究院的崗位。

王新是東部地區某985大學的研究所學生,同樣是在去年11月拿到了中創新航電池設計工程師的offer,目前他在“幸存者”名單裡,沒有收到解約通知。王新表示,自己也收到了其他新能源企業的offer,選擇中創新航是因為雙休,并且加班比較少。不過,因為同崗位有人被解約了,是以他也一直在關注此事。

除了被解約的應屆生,不少2022年入職的員工也對當下的情況充滿焦慮。

“我們的工資是次月19号發,結果13号接到了公司的電話,說要降薪。但是公司的績效考核評定标準有些牽強,這次也沒提前通知績效考核的事。最終我被降薪了30%,每個月少了3000元左右。”一位中創新航員工告訴《豹變》。

縮招、降薪并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據《财新周刊》報道,中創新航的招聘服務中心從今年2月就開始停止招人,大門緊鎖。在常州總部一片能容納上萬人的宿舍區,員工數量從巅峰時期超過8000人減少到1000多人,主要原因是訂單不足,還有一些員工被轉去建立的合肥工廠工作。

《豹變》從中創新航員工那裡得知,有的同僚三月中旬被調走,四月剛剛想辦法回來常州,結果五月就被叫過去在降薪通知單上簽字,降薪的理由是三月調走去支援的基地給他打分不合格。

據内部人士透露,中創新航上半年在消耗庫存,産線沒有全開,一線用不了那麼多員工,三月份開始就陸續有一些員工離職,也有人轉去其他基地。

2、狂歡之後的調整期

降職降薪、大量解約背後,是中創新航對業務的迅速調整。

“今年新能源車不好賣,廠家得先把手裡的車賣出去,才會向上遊進貨。這種情況之前晶片等電子産品行業也遇到過。下遊不好,對中上遊就會加倍不好,因為要等下遊把貨賣差不多了,中上遊才能接到訂單。”行業觀察者劉元說。

中創新航的業務主要由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兩大闆塊構成,其中動力電池是核心業務,營收占比80%。

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動力電池出貨量也跟着一起飙升。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據高工産業研究院(GGII)資料,2021年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為226GWh,同比增長182.5%。

熱度一直持續到去年,中創新航上市後的首份年報顯示,2022其實作收入203億元,同比增長198.88%;淨利潤6.92億元,同比增長393.9%。中創新航表示,業績增長主要是去年公司産能逐漸釋放,規模效應顯著,産品銷售額及毛利率上升。

業績增長也與中創新航的低價政策有關。中創新航招股書顯示,2019年到2021年,其動力電池的平均售價分别為0.87元/Wh、0.64元/Wh和0.65元/Wh,在行業内堪稱“低價”。

也正是憑借這種“低價”,中創新航吸引了不少大客戶。其中,廣汽集團更是與中創新航深度綁定,根據高工産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21全年中創新航為廣汽乘用車提供了5.34GWh的裝機量,憑借這一裝機量,廣汽乘用車也成為中創新航的最大客戶。

然而,對單一客戶過度依賴也存在着風險,根據中創新航的招股書,廣汽埃安對中創新航的收入貢獻占比從2021年的51.9%下降到2022年Q1的31%,中創新航在廣汽集團中的滲透率也從2021年的65.9%下降到44.0%。

另一方面,汽車廠商也在試圖擺脫供應鍊的壓制,大力布局自研。比如中創新航的主要産品彈匣電池,就是廣汽埃安和中創新航共同研發的産品。2022年8月,廣汽與贛鋒锂業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上遊原材料供應。随後,為了自研自産電池,廣汽埃安又投資了109億元成立了電池科技公司。

此外,低價政策雖然對打開市場有幫助,但導緻中創新航毛利率并不高,與行業内其他公司相比略顯遜色。

3、激烈競争下,出海是最優選?

如今,整個新能源行業都面臨着去庫存、優化結構的問題。據《豹變》此前的報道,2022年國内新能源車約有75萬輛庫存車需要時間消化,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車增加約26萬輛庫存。根據中汽協的最新資料,今年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3.3輛,同比增長112.8%,環比減少2.6%,新能源滲透率為29.5%。

“增速放緩,一方面是因為這個行業的滲透率已經比較高了,一般滲透率在10%-30%是企業增長最快的時候,超過30%滲透率,行業增速就會下來。”劉元表示。

同樣,在前兩年新能源汽車熱潮帶來的瘋狂投資擴産之後,動力電池行業供過于求、産能過剩的問題也愈發明顯地表現出來。研究機構EVTank釋出的資料顯示,2022年全産業鍊動力電池庫存高達164.8GWh,創曆史新高。

2021年上海車展僅有四家動力電池企業參與,但在2023年車展上,出現了甯德時代、蜂巢能源、中創新航、億緯锂能、欣旺達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的身影。這一方面說明在新能源汽車的帶動下,動力電池企業迅速發展,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競争加劇,電池廠商需要與上下遊建立更密切的聯系。

除了技術上不斷精進,不少電池廠商将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場。南韓SNE Research市場調研機構釋出的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已從2017年的59GWh大幅增長至517.9GWh,中國廠商貢獻近七成。

對于電池廠商們而言,無論是業務發展,還是品牌影響力,出海都是巨大的機遇。具體到國内各個廠商,甯德時代、億緯锂能、蜂巢能源等在海外均加速布局。

雖然對于目前的動力電池行業來說,擠掉泡沫,回歸理性的過程是必要的,但對于這次被中創新航解約的應屆生和被降薪的員工而言,需要更加具體而合理的解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