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視角下的孤獨

作者:光明網

作者:陳志偉、周甯(雲南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心理學系)

孤獨是人最深刻的體驗之一,源自個體與其他生命之間存在着無法跨越的鴻溝這一事實。對孤獨的覺察會引起強烈的存在性焦慮,歐文亞隆将其視為心理病理的推動力之一。

孤獨焦慮之是以難以忍受,首先在于它與死亡相關聯。孤獨意味着隔絕。人作為社會性的存在,沒有任何聯結則代表着某種程度上的死亡。同時,死亡本身是人最孤獨的體驗。當死亡臨近時,個體本能地尋求任何可能存在的依靠和關懷,而一般意義上的關懷卻又毫無幫助。為了應對死亡引起的孤獨焦慮,許多人在臨終前突然變得無比虔誠。這是因為與“來生”的關系将他們從“一切可能性的終結”之虛無中拯救出來,不僅否定了生命是一場偶然的事實,也否定了孤獨。其次在于其與自由的聯系。自由意味着自作主張,自己選擇并且承擔責任。對自由的體驗讓人意識到是自己建構了自己的世界,進而意識到從始至終都是自己一個人在面對整個生活。個體于是逃避自由,以此來躲避伴随着孤獨而産生的無助感。

現代人的孤獨

孤獨作為人的存在特征之一,本身呈現出一種張力結構,人們想要逃離卻無法逃離。而現代社會的生存壓力又不斷驅使人走入孤獨的情境,讓人覺察到孤獨、感受到孤獨焦慮。

羅薩(Roas)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加速社會。他将現代社會中的許多現象提煉為三個加速面向:一是以生産、運輸、資訊傳播等目的為導向的科技加速;二是過去、未來的有效性不斷降低,導緻“當下的萎縮”的社會變遷加速;三是客觀上表現為機關時間内事務數量增加、主觀上體驗到時間匮乏的生活節奏的加速。這三個加速面向分别由競争、功能分化和文化三個外部動力推動,最終演變成三個面向互相促進、循環。這是人們所面臨的現實局限條件。加速邏輯以時間體制、時間規範來限制人的自由,僞裝成自然法則來威脅人的生存。人的一切行為選擇都是在不同的局限條件下做加減,加速社會的強迫性質迫使人走入孤獨的場景。

人在情感上追求結果平等。在妒忌與生存的壓力之下,人主動進入或被動卷入加速社會,體驗到三種不同層次的孤獨。首先是心理孤獨。羅薩将強迫的結果描述為“人們自願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并稱其為異化。想要生存,就不得不将自己功能化,參與社會分工。社會的加速并沒有給個體留下太多時間,壓力之下人們匆匆忙忙地做出選擇,結果使得個體壓抑了自己的真實願望。科技加速也使得人的“在世存有”狀态發生了變化。運輸加速,空間讓位于時間。我們已經習慣于以乘坐交通工具所耗費的時間而不是以實際公裡數來衡量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空間不再向我們顯現自己,也不再承擔自我的一部分。“從哪裡來”的問題不再重要,哪裡都是一樣的陌生。生産加速,使得物品也不再承擔自我的一部分。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去熟悉自己的物品;人們以舊換新,新物品卻沒有任何意義。現代人發現,在過剩的生産力之下自己卻找不到一個能夠代表自我的符号,于是愈加沉迷于商品消費行為。人們處于一種“沒有關系的關系”之中。沒有關系就定義了孤獨,但這種孤獨是心理孤獨,人們最終失去了自我。

其次是人際孤獨。資訊傳播技術的加速發展和廣泛運用,使得我們身邊的人不一定是我們最親密的人,我們最親密的人不一定在我們身邊。資訊溝通技術的普及導緻了“在一起的‘獨處’”。有時,人們能夠積極熟練地在網絡上發表看法和意見,與朋友聊天、互發表情包,但到了線下卻相顧無言。人們對線上交流的依賴使線下交流沒有了動力和話題,線上社交幾乎成了孤獨感(包括心理孤獨)的肥料。此外,現代社會巨大的流動性讓人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深入地互相了解。人們匆匆地相遇,又匆匆地分離,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來不及沉澱就消散了。人的情感需要沉澱,而加速社會就像是一個離心加速器,人都會被甩到旋渦的邊緣,被迫膚淺。是以,所謂“理性”的選擇就告訴人們适當地投入,以免無法自拔,這使得人際關系工具化。人際關系浮于表面,情感在心中沉澱不下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就會逐漸明顯。

最後是存在孤獨。存在孤獨與人際孤獨共用一個邊界;存在孤獨不取決于是否有他人在場,但沒有他人在場則存在孤獨更容易顯現。當人與人之間互相疏離時,存在孤獨的事實和對這一事實的意識就會自然而然地呈現。“能夠意識”是存在孤獨的前提之一,孤獨焦慮的強烈程度取決于人的覺解程度。死亡和自由也使得存在孤獨變得明顯。沒有人可以消除另一個人的死亡。面對社會加速的局限,人在生存壓力下必須自己想辦法在社會中找到一個位置;而自由的代價,即“去熟悉感”,讓人除去了“幻想和光明”後,終于意識到自己是個“局外人”。

如何緩解孤獨

盡管孤獨作為一個既定事實無法消除,但人始終無法孤獨地存在着,而緩解孤獨焦慮的唯一辦法就是建立關系。孤獨是成長的代價。蘭克(Rank)将成長的過程看成是分離的過程、個性化的過程。個體從對母親的完全依賴開始,一步一步地明确自身的邊界,最終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這種邊界從此就隔絕了他人,個體再也回不到從前的“共生”狀态中。是以,人首先要意識到自己再也回不到過去了,這種分離意味着人隻能獨自面對孤獨。

如何面對孤獨和承受孤獨很重要,這是建立關系的前提。如果自身在孤獨中崩潰,那關系就成了逃避孤獨的手段,要麼自己成為他人的一部分,要麼使他人成為自己的工具。這種不平等的關系使孤獨更加難以被了解,人也失去了緩解孤獨焦慮的機會。人類共同面對孤獨這一情境,隻有在這個情境中站住腳,我們才能切身感受到他人内心深處的恐懼,面對孤獨才能夠讓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産生深刻、有意義的聯結。

而面對孤獨的關鍵在于能夠接受孤獨無法逃避、無法消除這一事實。這需要一種勇氣。不是一腔熱血那樣的簡單,而是需要一種“向死而生”的态度。孤獨和死亡一樣不可避免。當一個人真切地體認到與生俱來的枷鎖無法解除之時,無能的憤怒反而成為一種力量。于是人開始尋求建立關系。首先是人與物的關系。人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改變世界,通過勞動與世界發生關系。這種關系肯定了人的創造性力量,讓人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其次是人和神秘力量産生聯結,如果能夠和“完美”“永恒”建立關系,孤獨自然瓦解。但最重要的是人與人建立關系。前兩者面對的是“未知”,“未知”有其規律;但人是不确定的,這種不确定性是人際關系的魅力所在。隻有人才能夠設身處地地了解對方的孤獨。共同的苦難使人與人的聯結更加有效、緊密。對方反應的不确定性,使人們逐漸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平等的地位,意識到雙方的自由,學會了在“關聯”的同時能夠“分離”,這便是成長。

有效的人際聯結是緩解孤獨焦慮的良藥。歐文·亞隆(Irvin Yalom)在他的治療理論中提出“關系治愈一切”,而好的關系的特征是“無所求”。總的來講,關系的建立是兩個主體之間平等的交流,是布伯所說的“我—汝”式的關系,也是羅薩所說的共鳴關系;而“有所求”的關系是主體對客體的利用關系。建立關系也是一個主動給予的過程,用弗洛姆的話來講就是要在了解、關心、尊重的前提下去“愛”一個人。這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對馬斯洛來說,人隻有在自我實作的過程中才能發揮出這種創造性的力量,自我實作者的“愛”是成長需要得到滿足的結果。自我實作者自身就是一個動力,他不會過度地依賴别人。是以,這種“愛”就像是杯子灌滿水一樣,是一個自溢的過程。這也說明,隻有在内心整合、能夠獨處的前提下,才能建立好的關系。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