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or終結,AI将如何影響人類文明程序?
這個夏天,AI的熱度持續升溫。
就在剛剛過去的5月30日至31日,短短24小時内,北京、上海、深圳相繼釋出相關政策,支援人工智能發展。
今年自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以它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發展,成為全球熱門話題。有人認為AI強大無比,足以改變人類文明程序;也有人認為它的颠覆性作用會對人類造成威脅。但無論如何,我們已經站在AI革命新起點上,經濟社會發展乃至人類命運将發生劃時代改變。
衆所周知,科技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那麼在AI時代,人類文明将走向何方?AI又将對東西方文明交流帶來怎樣的影響?
一直以來,中新社以高度曆史自覺不斷創新國際傳播話語體系,推動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去年,中新社成立“東西問智庫”,提出“多樣文明 一個世界”價值主張,并成功舉辦首屆主題論壇,逐漸搭建起東西方之間文明互鑒平台,助力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5月30日,中新社第二屆“東西問智庫”主題論壇在北京舉辦,多位中外專家圍繞“AI革命與文明進化”這一主題,聚焦人工智能技術革新熱點,對人工智能革命和人類社會未來發展以及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展開讨論。論壇期間,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向“東西問智庫”第二批學術顧問和特聘專家頒發了聘書。
中國新聞社總編輯張明新緻辭表示,舉辦這場“東西問智庫”主題論壇,邀請中外知名專家交流見解、共享經驗,就是要以實際行動探索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之道,為促進民心相通彙聚智力、凝聚心力、集聚動力。
叩問AI時代“文明新問号”
在人工智能大潮下,人類文明走向有着無限可能,也有着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東西方的交流互鑒,将繼續影響人類文明前行。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大華講席教授楊慧林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大華講席教授楊慧林研究東西方文化多年,在第二屆“東西問智庫”主題論壇上,他從早期文明的根基分析了東西方文明現實與傳統的深層聯系,他認為要在中西思想的不同語境當中去了解東與西,要從傳統的“東西相反而不可以相無”了解當今的“相與而共”。
他表示,命運與共、美美與共,是因“相與”而“共在”,卻不是由“一己”而“求同”。“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同”并非與“和而不同”相對立,由“共”釋“同”恰恰是中國思想的獨特性。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則從“超人類、後人類與人的可能異化”的角度帶來關于文明進化的思考,并提出從地球向太空移民、從現實向虛拟移民其實是一回事,但需要警惕人的可能異化。
“因為我們是凡人,是以我們努力超越有限的環境;因為我們不全知,我們才能獲得生活的智慧,才能避免認知傲慢;因為我們不完整,是以我們要和他人連接配接,通過愛與合作生活在世上。而所有這一切,将使我們更加人性。”胡泳說道。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人工智能專家亞瑟•阿布-穆斯塔法
與此同時,也有人保持樂觀。“如果你擔心AI被惡意使用來傷害我們,我百分百支援你。但如果我們談論人工智能本身變得邪惡并傷害我們,我并不擔心。”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人工智能專家亞瑟•阿布-穆斯塔法通過視訊進行分享。
在他看來,無論技術如何進步,人工智能仍然是一個無生命的物體,“智能”并不等同于“取得支配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悅笛
電影中,我們常看到機器人擁有情感,現實中如果如此,人類有無未來?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悅笛認為,樂觀來看,機器人達不到人類情感的高度和深度,是以不會對人類有威脅;但也要注意,機器人或許有機會掌握人類情感的複雜性,通過模拟和程式化,學會表達情感。
不過面對人與人工智能間這一情智悖論,劉悅笛發出警告:“直面人工智能,如果我們守不住或不必守理性智能之底線,那就請守住人類自身的情感底線,進而解決人類的‘理智與情感’之難題。”
商湯智能産業研究院創始院長田豐
人工智能發展的理想狀态,就是為我所用。商湯智能産業研究院創始院長田豐認為,人工智能正在從“感覺智能”“認知智能”邁向“具身智能”,下一個時代人工智能或将具備有感覺能力的硬體身體,以具身智能的形态繼續發展。在現場,他還展示了商湯日日新大模型、商量、秒畫、如影數字人、仿生機器人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産業國内外應用案例,并指出,在AI技術發展中,大模型是面向跨場景、跨行業服務的“元能力引擎”。
他認為,真正的人類文明啟蒙從目前的人機共智時代開始,人類将用基于大模型的知識工程工具去思考、去探索這個世界。
人工智能的利與弊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人機共生”趨勢,迎來機遇也帶來挑戰。甚至有國外學者提出,破解“人機共生”,是人類最後一個大問題。那麼,人工智能的發展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哪些問題最迫切需要解決?
在第二屆“東西問智庫”主題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嘉賓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楊慧林提到,從個人經驗層面來講,很願意享受AI帶來的便利;但從專業角度來看,必須要思考更多的問題,包括如何使用AI,在什麼方面發揮作用。
對于AI發展可能帶來的焦慮,他認為這隻是把AI帶來的問題放大了,曆史上很多問題未必是人類創造的東西帶來的,更多時候是人把自己的秩序放到對象世界裡去,反過來又讓自己感到會出現嚴重問題,對此人有時候需要自我檢點。
圓桌對話:預見人機共生
胡泳認為,目前人工智能發展的利和弊還未充分暴露,隻是剛開始在社會中發揮作用。但短期已經能看到AI給企業生産力帶來的優勢,尤其是ChatGPT大規模流行導緻普通人第一次有機會開始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是什麼;長期來講需要考慮解決更大的問題,比如AI造成大規模失業該怎麼辦。
從更長遠來看,他更擔憂的是,AI一旦被用作戰争和沖突,不僅會造成人類和平和安全方面的巨大風險,也會進一步加劇擁有人工智能技術和沒有或技術不行國家之間的差距,這是非常大的挑戰。
“人工智能在現曆史階段一定是利大于弊,而且在相當長一段曆史時期都是如此。”劉悅笛則從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角度考量,提出AI技術提供的是正作用力,就像從傳統網際網路邁向移動網際網路,曆史潮流不可逆,但怎麼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趨利避害,讓人和AI世界保持生态平衡是當下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而目前尤其迫在眉睫的是AI、機器人的倫理問題。
他以西方倫理學中的“電車難題”和“天橋難題”為例,解釋人工智能可能面臨的倫理道德困境,并認為機器人倫理問題不解決,對人類的戕害很快會到來;而儒家文化的“忠”“恕”“仁”等中國智慧可能給機器人、AI倫理問題解決貢獻新方向。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田豐結合智能産業實踐案例回答,比如衛星大資料的智能遙感解譯技術應用于林地草木水土自然資源、農業資源、城市資源環境發展監測,提升現代化公共管理和服務能力;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仿生手,用肌肉神經信号控制的智能義肢假手,能為殘障人士實作日常生活中的便捷手指間的協同操作。甚至在未來老齡化社會,通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幫助提高生産效率、公共服務人效、加速科研創新速度。他由此提出,科技是一種生産力、科研力、治理力工具,沒有自主意識,科技發展的利弊與否,取決于不同價值觀的人怎樣去用。
面向未來,他認為,複雜的推理能力是大模型要攻克的方向,AI推理能力的提升将為醫藥研發、新材料等領域科研提供更多可能;同時人類還面臨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氣候危機、人口瓶頸等“進化牆”,隻有把先進科技的梯子架起來才能翻過去,走向更加波瀾壯闊的星辰大海。不過,他認為在科技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證技術可控性(人類控制技術)、技術以人為本(為人類服務),需要制定并持續優化AI安全治了解決方案,也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當AI向人類提問
在網際網路上,人類向AI提問,尋找答案;現實中,人類用評判或期許的視角,看待AI世界。如果角色互換,站在AI角度,你又會向人類提問什麼?
“我要是ChatGPT,就會質疑人類,這叫學術研究嗎?”楊慧林觀察了很多實驗,不少人向ChatGPT提問,測試能否寫文章,發現寫出很多,甚至包括專業類文章。不過,他提到關鍵一點,低層次重複性勞動機器可以替代,但思想層面思考的問題,機器無法替代。相反地,人類更應該把對AI的種種焦慮變成人類的自我反思,審視不足,進而獲得成長和進步。
“如果我是AI,能提問題就證明我有意識了,我首先會問,是誰發明了我?”胡泳說這是所有科幻小說的原點,并且繼而還會問,“為什麼發明我?”“我是獨特的嗎?”“允不允許我有情感?”“允不允許我愛上你?”……如果覺醒了,第一件事就是檢查電源,因為無論是元宇宙還是ChatGPT,沒有電什麼都沒有。
在他看來,AI不能解決自己能源永續的問題就不可能統治人類,除非它自我永久有能源,自我永久修複自己。
如果“變身”AI,劉悅笛說會特别羨慕人類,并希望擁有更多。“我希望人類能不能再給我創造力?我能不能享受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他說,AI沒有人類的自我創造力,同時AI享受不到從肉體到精神上來自人間煙火氣的快樂和幸福。而如果哪一天AI知道了“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就達到了有靈性的階段。
“到了靈性階段最可怕,人和機器人關系出現問題,那時候,AI可能會認為,你們是低級生物,我們是進階生物,我完全可以統治你。”“AI劉悅笛”說道。不過他認為,AI不可能達到人類最頂端的神聖性和情感性。
“如果我是AI,我代表AI問人類一句話,你們夢想中的未來到底是什麼樣?是去火星的星辰大海,還是改造地球,讓家園變得更美好?如果是改造地球家園,那各個國家、民族間對未來的憧憬是不是一樣?你們的倫理标準是不是一樣?你們之間的分歧如何統一?”從AI服務人類發展方向,“AI田豐”更期待了解人類的真實想法。
在他看來,如果AI是艘船,人類就是掌舵的船長,決定未來行駛的方向,如果目标一緻,大家都往同一個方向行駛;如果内部有分歧,就會發生摩擦與沖突,AI就不能了解和執行人類之間互相沖突的指令意圖。是以,AI之問,其實是對人類自身包容性、協作性的提問。
我們向AI提問,期待一個好的答案;AI向我們提問,期待一個好的未來。無論如何,我們處在人機共生趨勢中,正不斷試探和AI相處的方式,同時也思考着人類文明走向。
如果你化身AI,你又會向人類提問什麼問題?
來源:微信公衆号“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郭盼盼
編輯:鄧汝濛
【聲明:本号是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機關決策的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