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ET代碼在加速器驅動系統中的臨界搜尋應用
引言:ANET(Advanced Neutronics with Evolution and Thermal hydraulic feedback)是一種正在開發中的随機中子學代碼,能夠涵蓋涉及ADS系統的廣泛中子能譜,是以能夠模拟傳統和混合核反應堆并計算重要的反應堆參數。
在ANET中,對GEANT3.21進行了主要的修改和增加,以涵蓋20MeV以下的中子能譜,并包括中子學分析和裂變反應。代碼算法在跟蹤過程中檢查粒子能量,并根據能量的不同應用FLUKA或INCL/ABLA(對于20MeV以上的能量)或标準ANET程式(對于20MeV以下的能量)進行處理。目前在ANET中包括彈性碰撞、俘獲和裂變的中子學互相作用,使用JEFF庫的點态截面資料以及S(α, β)和機率表。
對于中子增殖因子(keff)的計算、中子通量和反應速率的估計,采用了标準的蒙特卡洛方法。在ANET的開發過程中,進行了多個測試,使用國際基準和來自各個設施的資料,以驗證其對臨界和亞臨界反應堆系統(包括ADS)的基本參數的可靠計算能力,如增殖因子、中子通量和中子反應速率。
ANET代碼正在不斷發展,旨在成為一個增強的蒙特卡洛代碼,還能夠對傳統和創新反應堆進行核心同位素演化計算,并可以與熱工水力求解器耦合。ANET代碼在動态反應堆核心分析方面的性能經過初步測試,顯示出非常有希望的結果,表明該代碼能夠在本質上對核心庫存演化進行合理預測。
京都大學臨界裝置(KUCA)是全球第一個運作的加速器驅動系統(ADS)設施。自2008年以來,該設施采用固定場交替梯度型加速器,并與具有水或固體調節劑和反射劑的亞臨界堆芯集合體相結合。通過将100MeV的質子束照射到鉛铋金屬靶上,産生散裂中子,并将其引導到亞臨界堆芯中。
亞臨界性研究是在A堆芯中進行的,特别是在配置1、2和3中進行的研究,其中分别完全插入了三根、四根和六根控制和安全棒。A堆芯包括三種類型的燃料元件,即正常燃料元件(F, 3/8" P36EU)、裝載Pb-Bi的燃料棒(f)和類似于F的燃料元件,但燃料單元數較少(16, 3/8" P16EU)。
F元件在兩個棒端都有聚乙烯塊,中間有36個燃料闆(單元)。
ANET使用JEFF3.1.2和MCNP6.1使用ENDFBV-II和JENDL-4.0庫進行了KUCA堆芯的三維幾何形狀和ADS的完整分析,包括質子束的模拟、靶上的散裂反應、散裂産生的中子以及最終的中子倍增因子的計算。具體而言,FLUKA子產品進行了100MeV質子束和Pb-Bi靶的模拟,以獲得散裂中子。
由ANET和KUCA實驗室進行的MCNP6.1模拟所獲得的三個堆芯的keff結果。相關的ANET與MCNP結果的差異分别為697 pcm和331 pcm(Case 1),687 pcm和308 pcm(Case 2),以及695 pcm和322 pcm(Case 3),用于MCNP/ENDFBV-II和MCNP/JENDL/HE-2007。
ANET/MCNP的差異仍然等于或低于典型基準測試中的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當使用JENDL/HE-2007時,ANET和MCNP6.1的結果與MCNP6.1/ENDFBV-II獲得的結果相比更為一緻。MCNP6.1使用ENDFBV-II和JENDL/HE-2007進行的keff計算互相比較顯示,變化範圍在366 pcm到379 pcm之間。keff的模拟結果表明,中子庫對結果的影響應進一步研究。
結論:為了測試ANET在核堆芯中完全插入安全棒情況下計算keff的可靠性,選擇了全球唯一的運作中子激發系統KUCA設施(位于日本)。質子束和散裂反應的模拟由FLUKA完成,然後由ANET進行了完整的中子學分析,包括有效倍增因子的計算,僅使用内置的标準随機估計程式。在日本實驗室,利用成熟的代碼MCNP6.1和ENDFBV-II、JENDL/HE-2007中子庫進行了所有三個案例的獨立模拟。
将ANET的結果與KUCA實驗室的結果進行比較驗證了ANET成功地模拟了包含完全插入控制棒的中子激發系統的臨界性,因為在所有情況下,ANET與MCNP6.1的差異都在國際基準測試中接受的範圍内。此外,MCNP6.1在使用不同庫進行keff計算時的顯著變化揭示了中子庫對臨界性計算的影響。
未來計劃進行進一步的中子激發系統模拟敏感性測試,以評估可能的誤差源對keff估計的影響。主要研究因素将包括ANET中的各種高能實體(如FLUKA、INCL/ABLA)子產品和中子庫(如JEFF、ENDF、JEN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