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鈣钛礦型锂離子固體電解質摻雜改性對新能源汽車的價值
锂離子電池是目前便攜式電子産品和電動汽車使用最廣泛的電源,锂離子電池的安全性和性能主要取決于所用電解液的選擇,固态電解質是锂離子電池中傳統液體電解質的一種有前途的替代品。
在固态電解質中,反鈣钛礦锂離子固态電解質(Li3OCl)由于其高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穩定視窗和低成本而受到廣泛研究,然而,Li3OCl對水分的穩定性較差,這限制了其在锂離子電池中的實際應用。
在這種情況下,Li3OCl 的摻雜改性已被提出作為增強其穩定性和改善其電化學性能的潛在解決方案。
Li3OCl 的化學式為 Li3OCl,屬于反鈣钛礦晶體結構家族,Li3OCl 在室溫下表現出約 10^-3 S/cm 的高離子電導率,可與液體電解質相媲美。
Li3OCl 的高離子電導率歸因于其對锂離子傳輸的低活化能以及可幫助 Li+ 離子擴散的移動 Cl- 離子的存在。
此外,Li3OCl 具有高達 6 V 的寬電化學穩定性視窗,這使其适合用作高壓锂離子電池中的電解質。
盡管 Li3OCl 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其對水分的穩定性差限制了其實際應用,當暴露在潮濕環境中時,Li3OCl 會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锂 (LiOH) 和氯化锂 (LiCl),這會導緻其離子電導率和機械穩定性降低。
此外,Li3OCl 的分解産物會與電極發生反應并降低其性能。是以,提高Li3OCl的穩定性對于其在锂離子電池中的實際應用至關重要。
Li3OCl 的摻雜改性已被提出作為增強其穩定性和改善其電化學性能的潛在解決方案,摻雜是指有意将雜質或外來原子引入 Li3OCl 的晶格中。
摻雜元素可以取代 Li3OCl 晶體結構中的 Li+ 或 Cl- 離子,并改變其電子和離子性質,摻雜改性可以通過降低Li3OCl與水分的反應活性和提高其機械強度來提高其穩定性。
此外,摻雜改性還可以通過優化 Li+ 離子擴散路徑和降低 Li+ 離子傳輸的活化能來提高 Li3OCl 的離子電導率。
固态反應涉及将摻雜劑前體與 Li3OCl 混合,并在高溫下加熱混合物以促進摻雜劑原子擴散到 Li3OCl 的晶格中。
基于溶液的方法包括将摻雜劑前體添加到 Li3OCl 前體溶液中,并通過合适的方法(例如共沉澱法、水熱合成法或溶膠-凝膠法)沉澱摻雜的 Li3OCl。
最近的幾項研究集中在用于锂離子電池的 Li3OCl 的摻雜改性,在一項研究中,Al 摻雜的 Li3OCl 由一種溶膠-凝膠法,并以其電化學特性為特征。
結果表明,與未摻雜的 Li3OCl 相比,Al 摻雜的 Li3OCl 表現出更高的離子電導率和更好的抗濕穩定性。
Al 摻雜 Li3OCl 穩定性的提高歸因于 Al-O 鍵的形成,降低了 Li3OCl 與水分的反應性。摻雜鋁的 Li3OCl 增強的離子電導率歸因于鋁摻雜劑創造了額外的 Li+ 離子擴散通道。
在另一項研究中,通過固态反應合成了摻雜 Ta 的 Li3OCl,并評估了其電化學性能。結果表明,與未摻雜的 Li3OCl 相比,Ta 摻雜的 Li3OCl 表現出更高的離子電導率和更好的抗濕穩定性。
Ta 摻雜的 Li3OCl 的穩定性提高歸因于 Ta-O 鍵的形成,該鍵降低了 Li3OCl 與水分的反應性。Ta 摻雜的 Li3OCl 增強的離子電導率歸因于 Ta 摻雜劑對 Li+ 離子擴散路徑的優化。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F 摻雜的 Li3OCl 通過固态反應合成,并表征了其電化學性質。結果表明,與未摻雜的 Li3OCl 相比,F 摻雜的 Li3OCl 表現出更高的離子電導率和更好的抗濕穩定性。
F 摻雜的 Li3OCl 的穩定性提高歸因于 F-Li 鍵的形成,降低了 Li3OCl 與水分的反應性。F 摻雜的 Li3OCl 的增強離子電導率歸因于 F 摻雜劑降低了 Li+ 離子傳輸的活化能。
總之,Li3OCl 的摻雜改性已被提出作為增強其穩定性并改善其用于锂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的潛在解決方案。
已經研究了用于修飾 Li3OCl 的摻雜元素,例如 Al、Ta 和 F。摻雜改性可以通過降低Li3OCl與水分的反應活性和提高其機械強度來提高其穩定性。
此外,摻雜改性還可以通過優化 Li+ 離子擴散路徑和降低 Li+ 離子傳輸的活化能來提高 Li3OCl 的離子電導率。
摻雜的 Li3OCl 的電化學性質取決于摻雜濃度、合成方法和使用的表征技術。需要進一步研究來優化摻雜參數并了解 Li3OCl 中的摻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