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财經新勢力#
“降低人工智能滅絕人類的風險,應該與其它社會規模的風險(如大流行病和核戰)一樣,成為全球的優先事項。”
猶如一桶冷水澆下來,包括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專家,“AI教父”級人物,Open 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和DeepMind首席執行官Demis Hassabis等業界大佬,以及數百名從業者聯合簽署了一封公開信。
在信中,他們呼籲各國政府和公衆對人工智能要保持足夠的謹慎,他們擔心随着AI技術的突飛猛進,可能會對人類構成生存威脅。
這不禁讓人想起馬斯克的警告和呼籲,他希望能夠暫停對大型人工智能的開發和實驗,“先進的人工智能可能代表着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場深刻變革,應該以相應的重視和資源進行規劃和管理。”
前後兩份重量級警告,讓人們不得不認真想一想,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面對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
關于AI,大家其實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
雖然Open AI推出的ChatGPT風靡全球,引領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熱情,業界已經認為AI确實是進入了“iPhone時刻”。
也就是說,就像喬布斯當年推出iPhone手機,正式開啟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樣,人類要開始(或已經)進入了人工智能時代了。
但是,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一樣的地方在于,現在還難說誰是領軍者,不管美國還是中國,包括歐洲,還沒有人敢說自己是喬布斯,因為大家誰也沒有推出一個iPhone這樣的劃時代産品。
風起雲湧的大時代,盡管OpenAI領先半個身位,但它可能也隻是“為王前驅”,現在還沒有哪個公司建立強大的壁壘和護城河,各路玩家相對是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上。
也許用不了幾年時間,就能看出“天命”在誰了。
ChatGPT之父的警告值得重視
作為Open AI的CEO,Sam Altman确實有超越商業利益之上的情懷,他已經多次強調過人工智能的風險了。
ChatGPT等人工智能模型的迅猛發展可能對社會和就業帶來的潛在威脅,如果人工智能走向失控,那跟大流行病和核戰一樣,會造成大規模的人類死亡,甚至會有物種滅絕的風險。
是以,Sam Altman聯合許多人呼籲政府加強監管,但問題在于政府機構對于新事物、新技術的監管往往是落後的,它們也不知道如何去監管,甚至很多官員并不清楚AI意味着什麼。
人的認知有個不斷提升的過程,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看見才相信,但悖論在于,如果等到AI真正對人類構成生存威脅的時候,恐怕就太晚了。
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如果核技術沒有相關的監管、審查手段,那人類社會是什麼樣?從某種意義上講,AI技術的破壞力可能比核技術更大。
人工智能的利與弊
從生産力提升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會有非常大的作用,會大幅度地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很多低價值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不管掃地機器人、做飯機器人,還是工業機器人、挖礦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都會給人帶來很大的便利。在資料分析、圖像識别、精準度和效率等方面,AI都是大有可為。
但随着AI的普及,大量重複性勞動的工作崗位會被替代,很多人都會失業,而且人工智能對隐私的侵占讓人憂慮,另外就是新聞、戰争、安全、法律、算法歧視和倫理道德(如貧富分化)等方面的挑戰。
基辛格說人類還沒有準備好,人類需要重新定義與AI這種新物種之間的關系。這個意見确實值得各界人士重視和深思。
不過大家有個很大的共識,那就是總體而言AI對人類是利大于弊,而且沒有人可以說把AI技術扼殺在搖籃之中,無論如何它都會發展的,是以關鍵是發展和控制的沖突,能夠得其利而去其弊。
對于人工智能,人類确實需要敬畏心
在網際網路時代,網絡上充斥着各種虛假、負面和有害的資訊,這對人們對資訊的辨識力和判斷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而在人工智能時代,真假難分,AI如果要騙人的話無疑會更容易,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了騙子利用AI技術騙人的案例,對着手機裡的親戚朋友,你不知道對方是真人還是僞裝成真人的騙子。
另外跟AI具備的強大數字化思維(越來越強,如AI式的胡編亂造)相比,人類思維的價值和優勢是什麼呢?更嚴重點說,在AI面前,人類文明之光還有多少餘地呢?
但AI競賽已經開啟,似乎沒有多少人願意停下來仔細想一想AI的風險,大家都想要跑得更快一些,至于所謂的安全問題,誰在乎?
未來充滿了不确定性,這種“不确定性”其實更多是由人類自身帶來的。人工智能究竟會把人類推向何方,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現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