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作者:澎湃新聞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04:10

視訊加載中...

策展人瑪雅·努庫談“時間的輪廓”展。 視訊:葉紫(04:10)

大洋洲的原住民藝術滋養了現代主義,雖然在19世紀中葉,歐洲人稱來自大洋洲的作品為“原始”,但沒過多久,它們的力量就撼動了西方藝術。

5月31日, 上海浦東美術館與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首次聯手帶來“時間的輪廓: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大洋洲藝術與傳承”。展覽展示了橫跨四個世紀,包括大型雕塑、儀式面具、特色服飾和當代大洋洲藝術家創作的作品等110餘件/組來自大洋洲文明的藝術品。展品诠釋着大洋洲藝術令人着迷之處,不止是它本身,更是它所代表的一種生活方式。

“‘時間的輪廓’通過融入大洋洲本地視角和新的開創性學術研究,重新激發了我們對大洋洲藝術的欣賞和了解,展覽并彙集了非凡的藝術品,講述了有關起源、祖先力量、儀式知識與表演的多元故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馬克斯·霍萊因(Max Hollein)在開幕儀式上說。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

展覽名“時間的輪廓”來自1962年耶魯大學教授喬治·庫布勒(George Kubler)出版的《時間的輪廓》一書,該書以一種“複數的現在”(plural present)時間概念,希望賦予曆史一種内在的主體性。而展覽采用相似的視角,通過大洋洲藝術深入探讨“時間”的物質特性:如大洋洲的島民是如何看待時間的?時間在紡織品、雕塑、繪畫等物質性留存中,以什麼樣的形态呈現?以及人們如何通過這些“物”溝通過去與未來?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馬克斯·霍萊因

據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長馬克斯·霍萊因介紹,大都會博物館的大洋洲藝術收藏,最初由納爾遜 A.洛克菲勒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立,在大都會本館展示了逾四十年。因目前洛克菲勒翼樓正處于修繕之中,館内大洋洲展廳暫時關閉。這些大洋洲藝術品得以來到上海,這也是它們被納入大都會館藏後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地方展出。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面具,巴巴新幾內亞,東新不列颠省,拜甯族藝術家,1972年 竹子,樹皮布,顔料 George與Sarah Corbin于2005年惠贈(2005.460.1)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

“此次展覽是紐約大都會的展覽首次來到上海,也是大洋洲藝術品巡展的第一站。藝術有着一種連接配接的力量溝通着三大洲,傳遞出開放與交流,以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陸家嘴集團副總經理,浦東美術館董事長李旻坤說,“藝術品是船隻,在過去、現在、未來以萬物溝通。”

在大洋洲藝術中了解與他者的聯結

展覽分為“遠航”“祖先”“時間”三大主單元,以島嶼群落為機關貫穿,表現了該地區人們與祖先、時間和環境之間的獨特關系。展覽通過對大洋洲藝術的研究與呈現,并非想要傳遞某種特定的世界觀,而是希望讓觀衆感受到思想的多樣化與開放包容;亦提供一個反思的空間,讓人們看到并更好地了解與他者之間的聯結。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盾牌,西巴布亞,凱皮區,迪古爾河 阿尤族藝術家 20世紀初 木材,顔料,纖維 邁克爾·C·洛克菲勒紀念收藏,納爾遜·A·洛克菲勒于1979年遺贈(1979.206.1598)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瑪雅·努庫(Maia Nuku)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洋洲藝術策展人,她身穿毛利人手工制作的披肩穿梭于滿是大洋洲藝術品的展廳,似乎将太平洋的季風帶到黃浦江畔。

“希望觀衆以全新的視角擁抱大洋洲的多樣文化,了解南島和島民之間根深蒂固的聯系,他們是地球上最後一批在廣闊海洋中航行的民族,并在地球的三分之一土地上定居。”瑪雅·努庫說。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胸飾,所羅門群島,泰莫圖省,聖克魯斯島 恩登德族藝術家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在此次展出的百餘件藝術品中,瑪雅·努庫個人最喜歡的是來自紐西蘭奧特亞羅瓦地區的綠玉吊墜(Hei-Tiki)。“我的祖母和母親是毛利人,我也是毛利人,是以我與Hei-Tiki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系。一年前我作為策展人在浏覽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館藏時,在一堆亞洲玉器收藏中發現了它。”瑪雅·努庫告訴《澎湃新聞·藝術評論》說,“這件綠玉吊墜展示了來自不同文化的玉器,對于紐西蘭奧特亞羅瓦地區的毛利人而言,Hei-Tiki表達了生命的活力和潛力,它的頭偏向一邊,如同一個新生兒的胚胎,讓人感受到新的生命在黑暗的神聖中誕生。”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綠玉吊墜,紐西蘭奧特亞羅亞,毛利族藝術家,19世紀,毛利綠玉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吊墜 所羅門群島,西部省,新喬治亞島 20世紀早中期 芋螺殼 邁克爾·C·洛克菲勒紀念收藏,納爾遜·A·洛克菲勒于1969年惠贈(1978.412.767)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

講述大洋洲生活有關起源、祖先力量的故事

約3500至5000年前,航海者駕船穿越東南亞各島嶼海峽,架起了一條通往巴巴新幾內亞北部海岸線的通途,并繼續向東定居于沿海群島。他們身處蔚藍海洋和閃爍群星的景觀之中,在星羅棋布的島嶼間遷徙,以共同的祖先為紐帶,用木材、樹皮、纖維、貝殼和骨頭等多樣化的物質為媒介編織交換與相遇之網,藝術則賦予了大洋洲的生活以輪廓和形式,講述着有關起源、祖先力量、儀式知識與表演的衆多故事。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

大洋洲藝術最早的歐洲收藏者是18世紀英國航海家、探測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以及随他一同踏上劃時代發現之旅的藝術家和科學家(需要指出的是,他們的收藏大多來自友好的碰面中作為禮物的交換)。但大洋洲藝術之美真正被世人關注則要到20世紀初,歐洲現代主義藝術家畢加索、馬蒂斯将這些來自太平洋島國的藝術品作為他們創造性靈感的“原材料”。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槳 布幹維爾島或布卡島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木材,顔料 邁克爾·C·洛克菲勒紀念收藏,納爾遜·A·洛克菲勒于1966年贊助購得(1978.412.1491)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

在這裡,這些藝術的存在是人類最早、最偉大的探險紀念碑。諸島之間航行的獨木舟、雕刻華美的船和槳,還有用木條做成的航行地圖,這都是人類創造的奇迹。

展覽第一部分聚焦“遠航”,在策展人看來,這是“字面和精神雙重意義上的航行”,這一部分引入了藝術品作為“船隻”的觀念,展現了島民與獨木舟和船隻之間的關系。其中來自不同島嶼的獨木舟船首雕像講述着相似卻又不同的文化。

進入展廳,首先看到的便是和獨木舟有關的作品,在新幾内亞西北海岸,獨木舟的船體、船頭和船尾飾的裝飾性雕刻,常被比作一個身着盛裝的男子。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獨木舟船頭闆(左)和祖先雕塑

這些船頭飾物通常由兩個部件組成,一個固定在船頭的水準部件,和一個可拆卸的垂直船頭裝飾物,即瑪尼(Mani)。瑪尼通常呈現鳥、人和魚的。大多由一個中央镂空垂直的主體組成,頂部是一個較大的、相對自然的鳥形,兩側是更具風格的鳥、魚和人頭。這件藏品可能描繪了一隻海鳥正在幫獨木舟船員尋找魚群。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獨木舟船首裝飾瑪尼。

循着展線往裡走,呈現出的是一個更為寬廣宏大的海上世界。祖先雕塑、獨木舟艏柱、船槳、梳子、儀式裙、祖先柱等,呈現了一個生死空間。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獨木舟艏柱和祖先柱

現實中的海洋和其精神意義上的航道都與時間的概念密切相關。獨木舟将島民帶往新的大陸,而祖先雕像、頭骨和聖骨匣則被視為先祖亡靈臨時栖居的船隻。出自新幾内亞西北部極樂鳥灣的祖先雕像代表的是剛剛去世的人。這些雕像儲存在家族房屋内;每當要踏上危險的航行時,可以攜帶雕像作為精神支柱,以保佑平安順利。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的祖先雕像(局部)

第二部分“祖先”延伸了這一概念。展示了一系列來自巴巴新幾內亞及其沿海島嶼的作品,這一部分将在世的部族與原始祖先聯系起來,強調了儀式建築的作用。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關于巴巴新幾內亞儀式藝術的展品

巴巴新幾內亞塞皮克河地區的大型儀式屋被視為創始祖先的化身。其中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品講述了鳄魚祖先所創造的世界,以及人們與生長于土地、用以維系生存的作物和植物緊密的關系。

鳄魚是塞皮克河流域雅特穆爾人和薩沃斯人儀式藝術中最重要的元素。根據一則雅特穆爾人的創世記載,人類栖居的旱地是由一條鳄魚創造的。此外,這裡的人們相信地震引起的電閃雷鳴也是這條先祖鳄魚造成的。展覽有諸多帶有鳄魚意向的作品,不同的作品展示出原住民源自自然的造型能力。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與鳄魚祖先相關的作品。

另有一件名叫“明傑提米”(Minjemtimi)的祖先雕塑,被刻畫成肌肉發達的強壯成年男性形象。他的身上帶有年輕男子在成人禮上獲得的疤痕:胸前有兩枚新月形圖案,左肩向下到背部之間有一塊凸起的切痕,旨在效仿鳄魚鱗甲。這位神靈的形象帶有部族鮮明的鳄魚元素,彰顯超自然神靈作為部族長治久安的守護者。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名為“明傑提米”的祖先雕塑(左)和儀式用闆

此外,規模龐大、裝飾華麗的儀式屋内部為講述故事創造了戲劇性的環境。在持續數天或數周的儀式中,人們在儀式屋裡适時奏響槽鼓和鼻笛,其低沉铿锵的音調被視為祖先發出的“聲音”。展覽中體量最大的作品之一,是一隻出自瓦努阿圖北部、用一棵樹的完整樹幹挖空後雕刻而成的高聳槽鼓。在儀式演奏時,樂手會适時敲打它狹長的豎縫邊緣,鼓腔共鳴産生了铿锵有力的音調,人們将其視為被喚醒的祖先的“聲音”。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巨大的槽鼓,廷 · 姆維倫(活躍于1960年代)受塔因 · 馬爾委托創作,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木材,顔料

同樣醒目的還有1972年拜甯族藝術家創作的樹皮布面具,這是人們在篝火旁徹夜激情舞動時佩戴的。面具架構由劈開的竹子制成,并包裹了一塊原色樹皮布。上面繪有紅色和黑色的圖案,兩件并陳于一個展櫃中的面具,一個圓形的外觀暗示了樹葉之神;而另一個頂部分成兩半,表明它可能代表了一種與特定樹木的樹枝分叉有關的神靈。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面具,拜甯族藝術家,1972年,竹子,樹皮布,顔料

在展覽中,你仿佛能感受到海洋在你的獨木舟下起伏,聽到海鳥的叫聲,看見魚的背鳍。依海而居,還能建立同海洋的其他居住者的親近關系。你能感到被自然世界所包圍,仿佛身處一隻小船中,處處都是對自然的觀察。不過,這些偉大的藝術家不想拘泥于現實主義。于是,世間萬物都可以成為神。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艾勒瑪族藝術家創作的面具

展覽最後一章以“時間”為主題,通過一系列大膽、創新的作品,對太平洋地區藝術的“效力”展開闡述。視覺上充滿活力的創作探索了大洋洲各部族如何利用藝術來操控時間,并確定它在感覺上延展至當下。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來自19世紀複活節島上的“蜥蜴人”雕塑和女性雕像。

19世紀複活節島的“蜥蜴人”雕塑和毛利人的儀式用品,看起來就像現代藝術家的粗創作。顯然,太平洋對于現代藝術的貢獻尚未被證明,或者充分了解。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毛利人的儀式用品

在此,藝術與現代主義不同,不是為美術館或懂得美學的精英制作圖像。這裡的物件表達了一種生活方式。展覽不僅為我們搭建起穿越過去的橋梁,還令我們一窺來自大洋洲祖先的智慧與知識如何對當今生活産生影響。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現場,農吉林加·馬拉威利(馬達帕部落,雍古族,生于約1938年),《閃電與岩石》,2014年;作品有講述其創作過程的視訊。

現場|大洋洲藝術來滬展出:原始的遠航與時間的輪廓

展覽海報

本次展覽由上海陸家嘴(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浦東美術館合作舉辦。展覽将持續至8月20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