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幹貨:實時渲染和離線渲染的差別?實時雲渲染又是什麼?

常見的渲染類型有以下幾種:實時渲染、離線渲染、實時雲渲染、混合渲染。那麼什麼是實時渲染?實時渲染和離線渲染有哪些差別?各自有哪些典型應用場景......

有沒有人感覺知道了,但又沒完全知道?

今天小編就盡量為大家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先解釋下實時渲染、離線渲染、實時雲渲染這3個概念。

離線渲染

離線渲染,簡單了解就是不需要實時看到渲染的場景。主要應用的領域有建築視覺、動畫、影視、廣告片等。

舉個例子可能更好了解,像華為、小米一些電子産品的新品釋出會,通常會有炫酷精美的産品細節展示視訊,可能你會疑惑這是怎麼制作出來的呢?是直接拍攝的實物與場景和合成的嗎?實際上這些唯美逼真的視訊,從産品到環境到燈光,都是電腦制作而成,做到這麼真實,這就是離線渲染的作用了。

離線渲染是需要先進行物體模組化,用點、線、面、材質、照明等元素,将物體和場景建構得逼真。之後,再根據原先定義好的場景設定,将模型在光線、視點、運動軌迹等不同因素的作用下的視覺畫面用計算資源計算出來。

比如我們熟悉的《阿凡達》,使用了40000個cpu, 104TB記憶體,10G網絡帶寬,離線渲染時間超過一個月。

幹貨:實時渲染和離線渲染的差別?實時雲渲染又是什麼?

離線渲染後的基本是已經完成了渲染的成品作品,大部分CG動畫(Computer Graphics)是通過離線渲染最終呈現的,因為動畫往往是畫面精細的,光影效果是接近真實的。而絕大部分遊戲畫面都是實時渲染的,因為在遊戲中往往不需要過度複雜的光影反射畫面以及材質紋理細節,那就要用到實時渲染了。

實時渲染

實時渲染是邊計算畫面,邊輸出顯示,更多的是關注實時性與互動性。實時渲染的實時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使用者不論操作了了什麼,都是需要得到實時的回報結果的,例如,使用者在鍵盤的輸入,滑鼠的點選等的操作,這些操作都會導緻畫面進行重新計算,得出新的結果。是以為了能夠達到随時調整随時觀看畫面的目的,必要時會犧牲畫面的精細度。

主要應用領域有大型3D遊戲、3D應用(智慧城市、數字孿生的三維可視化項目),在以上這種實時渲染場景中,應用程式安裝并在電腦和手機上獨立運作,通過裝置的本地算力完成實時渲染過程。是以要想流暢的玩大型遊戲,必須有足夠高配置的裝置。

實時雲渲染突破渲染新體驗

實時雲渲染字面上的意思是在雲中渲染。我們上面提到的實時渲染大部分都是在自己的本地電腦或者手機上完成的,是以對終端硬體的要求比較高,否則“卡”在所難免。

實時雲渲染是在5G網絡、雲計算、引擎等技術迅猛發展的基礎上,為了解決終端算力不足、畫質差等問題,能夠實作硬體性能較差的終端也可以實時渲染3D内容,做到延遲低、畫質高的效果。

實時雲渲染,是指将大型3D應用放在雲端流化,以互動操作視訊流的方式,直接投射至終端,讓使用者在内外網、網際網路直接操作互動使用應用。

幹貨:實時渲染和離線渲染的差別?實時雲渲染又是什麼?

使用者不需要在終端裝置安裝3D應用,對終端裝置配置也沒有要求,隻要具備觀看視訊的性能,就能體驗到渲染效果更好的3D應用。

目前實時雲渲染場景主要展現在數字孿生三維可視化等領域。

實時雲渲染有以下優勢,可以提升更好的實時渲染體驗

1.技術方案領先。基于雲計算、虛拟化等途徑達到遠端傳遞的技術方案,由服務端進行實際運算工作,使用定制的通訊協定,實作多終端便捷互動體驗。

2.節省使用者軟硬體成本。

1)節省硬體采購成本,雲伺服器統一部署需流化的應用,使用者端僅接收視訊流,并無實際運作相關應用,無需高性能硬體及大容量存儲支撐。

2)降低軟體授權費用,自研容器化技術,避免中間層衰減及資源消耗,并發數更多;一套被流化的應用軟體(如數字孿生、智慧城市/工廠/園區、仿真教學内容等),搭載雲流方案後,可支援多人複用。

3.極低延遲,近似本地操作的實時互動

不計網絡時間,視訊流延遲總用時5~7ms,小于16.7ms的顯示器重新整理率(以1080p 60Hz為例);大資料量數字孿生應用及内容,将以視訊流方式在使用者端展示,無傳統上傳下載下傳資料的等待時間,即點即閱。

4.标準化運維,資料不落地

工作終端需“千機一面”,而雲流對應用的版本、工作環境等配置部署均在雲伺服器完成,使用者統一以視訊流形式與雲伺服器互動,不因本地裝置系統、軟

件版本等造成内容及結果顯示不同,實作數字孿生内容的統一釋出和使用。

使用者端僅接收雲伺服器顯示結果的視訊流,無法下載下傳/緩存真實資料,實作敏感資料的不落地。

5.相容性強,适用于各類内容及終端

支援網頁/用戶端模式釋出;支援各式網絡(如網際網路/區域網路/專網/4G/5G等)。

内容适配,支援各類引擎制作的數字孿生内容,引擎包括但不限于UE4、Unity、國産自研引擎等。

終端支援,支援市面全部正常終端:Windows、Android、iOS、iMac、iPad、TV、機頂盒 & 浏覽器。支援各式互動裝置:滑鼠、鍵盤、觸摸闆、觸摸屏、遊戲搖桿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