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中藥CRO的訂單,開始接到手軟

當中藥CRO的訂單,開始接到手軟

藥企委托研發訂單需要等排期,恍惚之下以為穿越來到了2022年以前的化藥、生物藥CXO研發中心,卻未曾想到這個場景是中藥CRO目前真實的境況。

中藥CRO龍頭博濟醫藥5月好消息頻傳,先是重慶迪康爾樂制藥簽訂5350萬元的項目技術服務(委托)合同,又與盤龍藥業就中藥新藥簽訂了委托協定。

在中藥行業“火熱”的背景下,“賣水人”博濟醫藥的業績增長自然優秀。2022年,博濟醫藥實作營業收入4.24億元,同比增長30.68%,創上市以來營收新紀錄。

2023第一季度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博濟醫藥收入超過1億元,同比增長39%;扣非歸母淨利潤約712.9萬元,同比增長97.55%。

當中藥CRO的訂單,開始接到手軟

(圖源:博濟醫藥2023年一季報)

中藥行業的景氣度,不僅展現在博濟醫藥的業績上,還呈現在訂單層面。

2022年,博濟醫藥新增業務合同金額約8.43億元,同比增長約53%。2022年底,公司在執行的合同尚未确認收入的金額約15.95億元,同比增長24.6%。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業務合同額1.69億元。更細的拆開可以發現,其中新增中藥業務合同約6000萬,同比增長86%。結合目前中藥服務的詢單情況,公司預計今年中藥研發服務的訂單能夠突破2億元,這個體量接近公司2022年一半的收入。

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以此來透析中藥行業的機會和相應CRO的商業機會。

1、稀缺性導緻了高溢價?政策受益加速業績爆發

盡管博濟醫藥被市場冠以“中藥CRO龍頭”,但公司實際上并非全面專注于提供中藥研發外包服務的公司。

博濟醫藥緻力于為國内外醫藥企業提供藥品、醫療器械研發與生産全流程“一站式”外包服務(CRO+CDMO),其服務涵蓋新藥研發各個階段。

可以看到,臨床研究服務是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公司承接的臨床研究項目非常多樣化,包括中藥、生物藥、化藥等創新藥藥物,且子公司九泰藥械開展了60多項醫療器械臨床研究服務。

當中藥CRO的訂單,開始接到手軟

不同于市場所熟知的創新藥CXO,博濟醫藥的盈利能力和利潤規模一直較低,2018-2022年淨利潤在0.11-0.44億區間波動,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别在40%和10%左右。

但是,市場依舊常年給博濟醫藥超過100倍市盈率的估值,可能由多方因素導緻,今年開始更高的估值體系或許會形成。

首先是中藥CRO的稀缺性,據戊戌資料臨研人之家統計,全國醫藥\器械CRO服務公司超過132家,僅有5家CRO公司提供中藥臨床服務,博濟醫藥是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

當中藥CRO的訂單,開始接到手軟

政策驅動方面,可以預見中藥CRO公司業績将迎來強硬支撐,尤其是臨床CRO服務。國家藥監局頒布《中藥注冊專門管理規定》,提出說明書【禁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的任何一項在2026年7月1日後仍為“尚不明确”的中成藥依法不予再注冊。而說明書修訂,需依據Ⅳ期臨床和上市後臨床研究收集資料作為支撐。

據國聯醫藥統計,2023年2月現僅有335個中藥制劑說明書安全性項内容已完善。米内網資料顯示:國内目前有9795個中成藥品種、58388個生産批文,預計或将有90%以上品種的說明書需要修訂。

中藥上市後臨床研究服務訂單将迎來快速井噴。另一方面,上市後臨床研究周期較短,普遍能夠在2年内完成傳遞,保證了中藥CRO合同尾款可在較短時間内收回。

2、C位的中藥

無論是在投融資,還是研發熱情、審批通道層面,中藥行業都迎來了“複蘇的時代”。

在創新藥CXO估值下行、投融資熱度下降的背景下,3月中藥CXO易能醫藥逆勢獲得了超億元A輪融資,是中國最大中藥CRO企業之一。

自2020年中藥注冊管理辦法改革以來,2021中藥新藥獲批上市數量顯著提升,單2021年獲批中藥新藥數量超過之前4年。

當中藥CRO的訂單,開始接到手軟

從2020年底以來的中藥IND&NDA申報資料來看,2021-2022年中藥申報IND和NDA數量顯著提升,2023年1-3月更是創下了一個2020年初以來的小高潮,為未來更多的中藥新藥上市進行儲備。

當中藥CRO的訂單,開始接到手軟

3、中藥創新藥研發,與西藥創新藥的差異

中藥的火熱,與研發難度&周期、投資成功率&回報率不無關系。

往往全球創新藥行業有一個著名的“雙十定律”,研發一款新藥需要10年的時間和10億美金。

相對來說,中藥新藥的研發固然耗費不菲的研發經費和時間成本,但代價并未到大部分上市藥企難以承受的程度。

一款中藥創新藥的研發,需要經曆立項、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申報上市等階段,其中最耗費時間的是臨床前研究(1-2年)、臨床研究(3年左右),整體研發周期也需要6-8年。不同的是,國家支援古代經典名方免臨床上市(目前公布107首經典名方資訊),藥企按現代工藝研制的相應複方制劑,可能将縮短一半以上的研發周期(3-4年)。

當中藥CRO的訂單,開始接到手軟

從項目研發投入的角度看,2020-2022年獲批的中藥新藥研發總投入普遍在2000-3000萬。

當中藥CRO的訂單,開始接到手軟

從回報的角度分析,以以嶺藥業的蓮花清咳片為例,其2020年5月獲批,僅2022年上半年蓮花清咳片就實作了銷售收入近5000萬元。

當中藥CRO的訂單,開始接到手軟

這樣看來,相對西藥創新藥來說,中藥創新藥算不算是一個相對風險較低,回報不俗的行業?

結語:目前而言,中藥行業處于政策支援、行業景氣度提升、業績兌現“三擊”的上升周期中,但中藥CRO能承接到多少紅利及能轉化為多大規模的盈利,卻又是另外一個故事。

創新藥這個時候跳出來插了一句:打是打不過中藥的,等市場炒作過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