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作者:枕上史書v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自烏克蘭危機發生以來,戰火不斷從頓巴斯地區東西延伸至俄羅斯本土和烏克蘭腹地,沖突不斷更新為戰争程度。

交戰雙方實際變成俄羅斯和烏克蘭背後的美國引導的西方世界的對抗,随着交戰雙方地域擴大和武器使用激烈程度的提升,許多媒體和專家宣稱,世界已到達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

尤其是,歐亞大陸東邊,台獨勢力在美日等國的縱容支援之下,屢屢挑釁大陸,不斷加劇台海緊張局勢,第三次世界大戰論論調在世界蔓延。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美國國際關系大師、曾任美國國務卿的亨利·基辛格博士曾言,倘若第三次世界戰争爆發,二戰的戰敗國日本必将率先對三個國家發動進攻。

那麼,日本進攻的國家中有中國嗎?答案是肯定有的。

但是,其他兩個,我們可能有些難以了解,那就和日本分别有“父子”和“兄弟”之稱的——美國和澳洲。

暫且不說這日本和美國、澳洲和大陸的關系,我們先來說說基辛格為何預測,日本會繼續他在二戰時期的戰略,攻擊這三個國家。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大日本帝國”的昙花

日本,其曆史大概追溯到公元3世紀,在其境内出現大和國開始,長期處于紛亂割據的時代,差不多在公元7世紀前後,神武天皇統一日本後建立日本國,并作了日本第一代天皇,日本首度完成了統一。

沒多久,日本就陷入大名軍閥混戰幕府時代,一直到1590,豐成秀吉打赢了小田原征伐之後,建立統一的日本政權。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此時,日本就已經計劃“走出去”,運用戰争手段,完成他們開疆拓土的藍圖。

在看到大洋對岸明朝政府“積貧積弱”,覺得有利可圖,先是組織日本浪人勾結海盜,不斷侵擾掠奪大陸東部沿海區域,更是在之後舉全國10萬之兵,一度攻占了北韓的平壤。

可惜,這邊腳跟還沒站穩就被身為宗主國的明朝軍隊和北韓軍民聯合殲滅,豐成秀吉也在憂奮中死去。

在經曆了再一次的動亂之後,日本進入250多年的德川幕府統治時代。一直到1854年,日本先後遭到美英得國先入侵,簽訂了各類條約。

在内憂外患下,日本德川幕府的統治被推翻,在各地大名的擁護之下,日本政權回歸了幾百年退居深宮的天皇手中。

此時,日本也是迅速依照歐美,進行了“明治維新”,迅速“脫亞入歐”,成為歐美“最聽話的學生”。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完成了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改革的日本,并沒有忘卻他百年前“走出的”宏偉藍圖,先後制定“三步走”的大陸政策。

當時腐敗的清政府給了日本機會,甲午海戰滅亡了号稱世界第七,亞洲第一的大清北洋水師,割占了北韓、琉球王國和我們的寶島台灣。

至此,越發膨脹到不可收拾,在1931發動侵華戰争,在中國巨額難以計算的各類資源,也給中國造成罄竹難書的傷害。

二戰中,日本鼎盛時期先後占領過中國26省1560餘縣市,控制了包括北韓、汶萊、馬來西亞等,着實成為了“東亞之王”。

但日本貪心不足,蛇吞象。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在占領中東部大部分領土之後,為了進一步打通東南亞,日本趁着美國關注點在歐洲戰場,在向美國放出各種“謀求和平”的煙霧彈之後,與1941年突襲轟炸美國珍珠港。

對美國不宣而戰,擴大了太平洋戰場。雖然偷襲珍珠港讓日本短期内取得了進入東南亞、南亞的海上鑰匙。

但是真如希特勒所說的是“豬隊友的愚蠢行動”,戰争在美國全面介入之後,迅速出現扭轉,在德國法西斯1945年5月滅亡後,日本在不到3個月時間内,迅速敗亡。

看到自己滅亡命運的日本法西斯竟然不顧自己的群眾死活,提出了所謂“一億玉碎”計劃,妄圖讓普通群眾阻止自己滅亡。

終于,他們的作繭自縛招緻了長崎和廣島上空的兩顆蘑菇雲以及20萬人的無辜死亡後,很不甘心的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二戰之中,日本基本上執行他所謂的“大陸政策”,先取北韓、台灣,再以此為跳闆,侵略中國,之後是東南亞和南亞,可以說是他與生俱來的“島國心理”的不安野心。

至于,當時為何中途把美國這個“惹不起的大國”絞進戰争,就不得不說一下,他的自身條件和地緣位置了。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極具匮乏的海島小國危機

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岸弧形島國,四面環海,西北面分别與俄國、北韓、南韓和大陸隔海相望,南端毗鄰大陸的台灣省,西南則通向東南亞諸國。

全國面積37.8萬平方千米,比大陸雲南省面積還小一些,人口卻高達1.22億,日本國内礦産、能源和陸地資源極為匮乏。

日本國内有儲量的礦種僅12種,多數礦不具備經濟開采價值,能開采的少數礦山也禁止開采,作為國内戰略儲備。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在能源方面,日本是世界上第四大消費國和第三大進口國。

由于國内石油、煤炭資源匮乏,日本基本依靠進口維持經濟發展,能源自給率一直很低不到10%,在陸地資源方面,作為島國日本土地資源不豐富,耕地尤其貧乏。

這些也一定程度上成為影響日本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之後,對于外部資源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雖然在1931年發動對華戰争,侵占我們的東三省,極大緩解了自己能源短缺的問題。

但是,由于自身工業水準的限制,在1938年前後,整體對外貿易的依存度高達44%,有超過90%的汽油和75%的鋼鐵需要從美國進口。

此時的美國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戰争,當對于德日法西斯的日益擴張深感憂慮,怕自己居中的獲利由于反法西斯的國家的失敗而遭至引火自焚。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是以在1938年前後,美國逐漸收緊對于德國和日本戰争物資的出口限制,但這也是日本維持和擴大戰争的命門所在。

可以說,為了自己“大東亞共榮”夢想,實作日本奴役東亞諸國的企圖,日本铤而走險,試圖消滅美國在遠東的主要軍事力量——太平洋艦隊,進而占領澳洲,攫取大量礦石能源,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跛腳巨人”的大國追逐,如“三戰”野心必将彰顯

日本不義的侵略戰争,最終失敗了。在接受了原子彈的洗禮之後,日本“慕強淩弱”的本性再一次發揮了作用,自上而下,低眉順目的接受了美國的和平改造。

原本,美國等同盟國計劃将日本完整改造稱一個對外不具任何威脅的農業國家,并大規模的拆除了日本的工業設施。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但是,由于冷戰的開展,美蘇争霸,為了遏制共産主義在遠東地區擴充,美國決心将日本打造成自己在東亞的“橋頭堡”。

這也給将要淪為“不入流”國家的日本,成功抱上了美國人的大腿。

由于美國在東亞的北韓、越南等戰争,經濟迅速恢複到戰前水準,并在上個世界50年代實作告訴發展,迅速超過歐美諸國,在1968年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是,在政治方面,日本由于二戰法西斯戰敗國的身份,政治、軍事、乃至外交長期受到美國限制和本國“和平憲法”的限制,着實成為是“跛腳巨人”國家。

近些年日本一直謀求“正常大國”方向而努力,積極參與全球事務,申請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緊随美國開展全球各項軍演和駐防活動。

随着中國軍事實力随着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而持續增強的時候,美國想通過支援日本成為“正常國家”進而遏制“中國改變地區平衡狀态”,默許了日本修改和平憲法,增加軍費開展及海外“駐軍”等一些列“突破二戰秩序”的限制,謀求美日主導的印太戰略。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二戰後不徹底的改造,使得軍國主義思想死灰複燃。“大東亞共榮圈”癡夢在日本也有深的土壤。

從篡改二戰曆史,否認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的事件,到“購買”我們的釣魚島、索要“北方四島”,與朝韓争奪海域等等,積極謀求地區話語權。

正如許多學者所言“日本是一個貪婪的大國,二戰的失敗并沒有讓日本真正反思自己的錯誤”,不依靠自身科技發展而是通過擴張建立自己所謂的“共榮”秩序,雖有掩飾,但自始至終未曾改變。

如若世界局勢發生重大變化,日本必将趁勢而起,完全突破二戰戰敗給予的枷鎖,重建“大日本帝國的榮光”。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基辛格所言,率先進攻的美國、澳洲和中國是給予日本自身曆史調性和先進行為的綜合考量,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秋田犬的背主,利益之下的“盟友”

自從1945年日本戰敗接受美國改編以來,日本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似乎都是跟着美國的國際戰略走。

從為美國在亞洲軍事行動提供各類物資、到對于社會主義國家的各種政策。

乃至自己美國讓自己日元升值的《廣島協定》,到現今日本與澳洲、南韓、越南等國家的和解都由美國牽頭,日本完成,幾乎是一直忠誠的“犬八公”。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但是,在此順從之下,日本也有極大的國家利益擷取,在美國政策的大方針之下,也是日本乘風而為的國家利益的考量在裡面。

雖然日本在過去的78年裡日本向美國妥協了,但這并不意味着日本對美國忠誠。

正如二戰前日本是歐美出了名的“聽話的學生”,但當感覺美國要切斷自己戰争能源供給線的時候,日本在笑着臉給美國人頒發和平獎章的同時,千餘架轟炸機已經飛往珍珠港的途中了。

再忠誠的秋田犬,也會因護食而咬任何人。

關于進攻澳洲的預期,更多的是日本本身的自然資源短缺問題決定的。雖然現在兩國早美國的牽動之下,是“準盟友”,但是澳大利有日本所緊缺的戰略物資。

澳洲的礦産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産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鋁土礦儲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總儲量35%。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钽生産國的同時,澳洲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

這些無疑對于日本來說就是後勤倉庫的存在。

在正常狀況之下,日本面對周邊的中國和俄羅斯都是難以單獨撼動的存在。

而澳洲出去太平洋上的美國駐軍之外,其軍事力量在前面提及的國家中是比較低的。

比起二戰中同時撲向東南亞和大洋洲,首先占領澳大利再圖東西,似乎是更為合适的選擇。

結語

日本“慕強淩弱”幾乎是深刻民族脊髓裡面的,在古代大陸中原王朝強盛時期,日本是極為的“識時務”。

如在唐朝繁盛時期,日本多次作為藩屬國進行朝貢,派出大量的高幹子弟來中原學習各類技術知識,也不乏各類稱頌之調。

但在元初、明末等時期,就是趁火打劫,狂妄的想與大陸争雄。

在近代給大陸造成的災難,樁樁件件都是刻入中華民族曆史之中的,就說現在的台灣問題,日本負有難以推卸的曆史責任。

基辛格預測:若三戰打響,日本會先進攻3國,終極目标并非中國?

許多人認為“中日必有一戰”,但是就現在而言,日本不可能單獨對抗中國,存在的可能是在可能的大動亂之中,趁我們不備,給我緻命一擊。

和平與發展雖然依舊是時代的主題,但是我們不因安樂而忘卻憂患,現在世界并不太平,我們應記下基辛格的預言,銘記曆史,方能一往無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