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訓:“三不責子,兩不怨父”,是家庭和睦興旺的表現

心學大師王陽明說,一個人健康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往往來源于一個家庭的家風和家訓。而這些行為和習慣很多時候就會成為一個家庭興旺的延續。

是以如何教育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如何與父母溝通相處很重要,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句事關家風的古訓:三不責子、兩不怨父,一起來聽聽古人的智慧。

中國古訓:“三不責子,兩不怨父”,是家庭和睦興旺的表現

先說一下上半句為人三不責子?是哪三不責?

1、當衆不責。

即使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也不要當着别人的面指手畫腳的教訓孩子,要單獨給孩子溝通。情感專家盧勤老師說,父母當着衆人的面責備孩子,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無形中會毀掉孩子,也會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産生隔閡。

2、飲食不責。

在吃飯的時候,不要教訓孩子。飯桌上責備孩子,不僅僅影響到孩子的食欲,也會影響到家人的食欲,還會造成孩子的腸胃消化不良。

3、悲傷不責。

尤其是孩子考試成績下降,在學校裡當然避免不了老師的批評、如果回到家裡父母又是一頓批評的話、孩子的心靈就會受到雙重的打擊,容易導緻孩子心裡産生自卑,做事沒有信心。

中國古訓:“三不責子,兩不怨父”,是家庭和睦興旺的表現

下面再說一下兩不怨父,說的是什麼?

1、不怨父母平庸。

俗話說,狗不嫌家貧,子不嫌娘醜。不管父母什麼出身,什麼職位,哪怕父母身不健全,或者是一位環衛勞工,也不要嫌棄父母,要為父母的職業感到驕傲。

父母是給予我們生命的人。隻要父母對兒女盡心盡責,即使給不了我們想要的生活、做兒女的也要感恩父母。更不要嫌棄父母平庸。

中國古訓:“三不責子,兩不怨父”,是家庭和睦興旺的表現

2、不怨父母遲緩。

随着自己的年齡增長,父母也在慢慢變老。甚至視覺聽覺都在下降。尤其是在這個資訊化數字化的浪潮下,有很多父母跟不上時代節奏,也是正常現象。

這個時候做兒女的千萬不要嫌棄父母腦子遲緩,要鼓勵父母活到老學到老,讓父母感到社會的進步,科技的便捷。最好手把手的教父母手機上網,就像父母教我們小時候學走路學說話一樣有耐心,不要怨父母腦子遲緩。

中國古訓:“三不責子,兩不怨父”,是家庭和睦興旺的表現

那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評論轉發說說你的觀點。傳承傳統文化,分享國學智慧,我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