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開大學、張伯苓研究會舉行向哥倫比亞大學贈書儀式

作者: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第一和第二所學校之間的聯系,這兩所學校将在未來繼續下去。

9月11日,南開大學和張博軒研究會以網絡電話會議的形式向哥倫比亞大學贈送圖書。

本次贈書儀式由南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張伯宇研究會共同主辦,博凱公共教育管理集團主辦。南開大學黨委宣傳部、國際合作交流處、校友工作室、檔案館、曆史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張伯宣研究會、闫秀研究會代表、公共教育管理集團代表、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代表等20餘人,在南開大學八裡台灣校區場地現場 參與。

南開大學、張伯苓研究會舉行向哥倫比亞大學贈書儀式

南開大學八裡校區

南開大學、張伯苓研究會舉行向哥倫比亞大學贈書儀式

南開大學八裡台灣校區的場地,現場印有薄熙來的語錄,以及哥倫比亞相關的Elapo照片

據悉,為紀念著名教育家張伯宣先生入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04周年,以及張伯宣研究會成立15周年,今年7月,張伯宣研究院頒發了《張伯宣收藏書》、《張伯宣神父傳記》, 《重讀張伯宣》等與張伯宣有關的書籍27餘種40餘種。

9月11日是張先生1917年到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的報名日,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舉行盛大的送書儀式更是特别的。

南開大學、張伯苓研究會舉行向哥倫比亞大學贈書儀式

張伯宣研究院向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贈送了與張學良研究相關的書籍

南開大學、張伯苓研究會舉行向哥倫比亞大學贈書儀式

印有書章的"張伯宣 張鵬春,中國戲劇的先驅"

南開大學、張伯苓研究會舉行向哥倫比亞大學贈書儀式

贈書儀式由張先生的曾孫張氏研究會、燕秀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持。

遠眺山海,近城古今。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和中國有着深厚的根基,已有一個多世紀的曆史。哥倫比亞大學可以被稱為現代中國教育家的搖籃,但對現代中國也有很大的影響。

1917年,張輾赴到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學習高等教育,師從杜威、孟璐、克貝克、三德等著名教授學習教育理論,走訪了美國近50所大學和中國小。此後,哥倫比亞大學與張先生、南開的教育就莫名其妙。

回國後,張說,"一年多來,審視自己的國情和人民精神,我們知道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一個國家的人才都是由大學産生的。現在我國的教育不開心,人才匮乏,不禁讓人感慨和思考,馬上就要建一所大學。"

張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學習的經曆給了他更堅定的教育信念。南開大學建立于1919年10月,是東西方文化在教育中的緊密結合,标志着張伯宣教育探索世界的一個階段的開始。

1929年初,張再次通路美國。為期四個月的通路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舉行,得出的結論是,教育改革必須适應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打造"地基"南開,即以中國曆史、中國社會為學術背景,以解決中國問題為目标的教育。這是對當時仍處于"全外化"的中國教育的有力修正,抄襲了西方教育,是張伯宣教育思想的一大進步,标志着他研究歐美教育的轉折點,呈現出中國教育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

1946年,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張先生文學榮譽博士學位。1948年,哥倫比亞大學皇冠出版社出版了《沒有中國:張建宗70歲生日紀念文集》,以紀念張。

曹學濤在贈書儀式上緻辭,介紹了張伯玄、南開、哥倫比亞的起源。曹學濤說,近二十年來,兩校高層互訪和師生交流更加頻繁,今後雙方将加強研究工作的互動,進一步加強兩校乃至兩國的教育文化交流。南開人将繼續秉承張伯宣校長等前幾代教育家的優秀辦學理念,全面加快建設優秀南開,培養更多具有時代作用和全球視野的"公益"人才。南開大學願與哥倫比亞大學繼續加強在師生交流和科研合作領域的深度合作,共同為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張元龍先生在儀式上發言時說:"張伯宣研究會近20年來一直專注于張伯宣教育思想的研究,釋出了大量的出版物和研究成果,為中國的現代教育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并将張伯宣校長的教育理念、規律和經驗融入教育實踐。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借鑒世界教育創新經驗。希望今天的活動能以此為契機,加強南開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合作與交流,開辟全球教育治理新途徑。"

據了解,《方達先生-張伯宣在現代出版社》由張伯宣研究會策劃,首個"公共圖書館",由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曹學濤和張元龍是第一位,南開大學檔案保管員張坡和學史學者梁繼生合著。

這本書共75萬字,由清末、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編輯撰寫的70多篇文章組成,收錄了張先生同時代人發表的296篇文章,曆時40多年(從1908年到1949年),其中幾篇伴随着張先生的終身教育。該書着重于張先生一生中在同時代人眼中相對飽滿的印象及其對社會的廣泛影響,也為現場恢複對張先生生平的了解和研究提供了背景。

曹學濤在序言中寫道:"回顧過去,創始校校長張伯宣以其宏大而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獨特非凡的個人魅力,為南開學校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對中國教育的發展進步産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張總的許多教育性聲明和警句傳達了時代的強大聲音和深刻的内涵,讓這一代人震耳欲聾,對行業,特别是被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贊揚的'愛國三個問題',也讓張伯宣的教育思想大放異彩。

"張先生是中國現代教育的先驅,為中國教育和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國際社會中具有重大影響力,"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兼教務長Stepanie Rowley教授說。我非常高興和感謝南開大學和張伯倫研究會的慷慨捐贈。"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鄭河南教授以"南開與哥倫比亞:中美教育交流與合作100年的典範"為主題發表演講,回顧了南開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深厚根基,分享了張先生在哥倫比亞留學的故事,表達了未來兩校擴大合作與交流的共同期待。

《現代報紙上的鉛字方達-張博軒先生》編輯、南開大學檔案館研究館員張坡發言。"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張先生的無私和勤奮、勤奮的意志。未來,我們将一如既往地繼續研究張先生,為哥倫比亞大學與南開大學、張伯倫研究協會的友好合作做出貢獻。"

張蘭普還代表共同主編梁繼生教授的詩歌《中美學者風聲大,以書為媒》。孟祿波一直是一個長期的聲音,哈德遜河是一種友誼。南開哥倫比亞協會的曆史,合計是當年的第一聲。"

100多年前,哥倫比亞大學的陸萌教授說,教育可以通過互相交流和滋養而互相受益。正如中國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所說:"教育是和平的種子,教育是國際了解的橋梁"。

近年來,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在哥倫比亞大學早期學習中,積極參與和推動對中國教育工作者團體及其與美國相關教育工作者互動的研究。此次捐贈将進一步加強張伯宣研究院與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之間的學術交流,加強南開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合作,促進中美在教育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啟迪當今中國的教育改革。

來源: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