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美國著名投資大師芒格都承認高估了阿裡系電商,你們還不願承認事實?
芒格說,最初入股是因為被阿裡在網際網路市場的上司地位所吸引
(I got charmed by the idea of their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internet.)
我當時沒有停下來意識到它仍是一家零售商
( I didn't stop to realize they're still a retailer.)
這是競争激烈的生意,網際網路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小菜一碟
網際網路有三座金礦!一是網際網路社交、二是網際網路搜尋、三是網際網路電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網際網路電商也并不見得是一門好生意。
在過去,中國電商行業主要有阿裡和京東開啟的“二人轉”!可随着拼多多的問世,中國電商行業由此進入了“三國争霸”的階段。
拼多多崛起也就算了,現在連一衆短視訊平台也在大力發展電商。由此可見,電商不僅是非藍海,對于各家電商公司來說,這是在未來不得不長期面對的一場“紅海地”!
電商行業需要不斷創新和适應市場變化,以保持競争優勢。從近期阿裡的财報來看,阿裡系電商的話語權逐漸下滑,這已是不争的事實!
如何看待阿裡最新财報?
近日,阿裡巴巴釋出最新财報,包括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2023财年第四季度(自然年2023年第一季度)财報,以及過去一個财年的全年财報。
阿裡巴巴第四财季(截至3月底止季度)營收2082.0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2%;調整後EBITDA為321.2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37%。調整後淨利潤273.8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38%。調整後每ADS收益10.71元人民币,上年同期7.95元人民币。
春公子看了一下,很多人都在說阿裡這份财報的成色很不錯,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作為媒體或者自媒體來說,咱們隻說好話,不好聽的話就不能說?
春公子之前就說過,解讀阿裡這家公司,無非就是看阿裡系電商和阿裡雲計算兩大闆塊。
先說一說阿裡系電商,阿裡一季度總營收2082億,中國零售商業收入為1361億元,同比下滑3%,客戶管理收入為602.7億元,同比下滑5%!
以上資料說明阿裡系電商的話語權逐年下滑,阿裡已經連續4個季度淘系電商收入負增長了。
疫情結束,騰訊靠着遊戲和廣告業務,百度靠着一體化的AI解決方案和廣告,還能維持增長,而阿裡的核心業務還出現了下滑。
阿裡自己的解釋是疫情和春節,但資本市場卻并不這麼認為!阿裡财報發出之後,阿裡的股價随即大跌!資本市場就是認為,現在中國電商行業的格局變了,在一衆電商選手的圍攻之下,阿裡系電商這幾年并沒有拿出實質性的戰績,。
阿裡系電商是阿裡集團的“命根子”業務!别看阿裡現在有那麼多新業務,其實很多新業務還是處于虧錢階段,說白了就是靠阿裡系電商輸血。阿裡現在為什麼要推動子公司上市?說白了就是不想讓阿裡系電商繼續為他們輸血,得讓他們自己上市融資,這個我們下面會說!
簡短說完了阿裡系電商,我們再來看看阿裡的雲計算。雖然阿裡雲已實作了盈利,但這次雲計算第一次負增長。注意,這是在去年同期僅12%增長的基數下出現了負增長。
阿裡雲現在之是以有優勢,是由于阿裡雲起步早,研發投入大所換取的。可随着騰訊、百度、華為以及三大營運商在雲計算的發力,阿裡雲的優勢還能領先多久,這個不得而知!
說白了,阿裡系電商和雲計算未來的增長空間都不大了!說的嚴重一點,阿裡系電商和雲計算未來如果不能繼續增長或者說保持優勢的話,那麼阿裡其他那些虧錢的業務,能有多少想象的空間?
阿裡求變,會變得更好嗎?
阿裡組織架構變革為“1+6+N”,除了六大業務集團外,還包括盒馬、飛豬、平頭哥、阿裡健康、大潤發、銀泰等多家業務公司。
經阿裡集團董事會準許,雲智能集團将從阿裡巴巴集團完全分拆獨立走向上市,菜鳥、盒馬啟動上市計劃,阿裡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啟動外部融資。
如今,阿裡雲、菜鳥、盒馬都已确定上市,未來還可能有更多的業務集團或公司上市,阿裡集團賽馬計劃已啟動!
在以上阿裡這些子公司當中,目前阿裡雲、菜鳥以及盒馬對上市是最為主動的。
2022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約為1983.4億元,預計到2025年底達到2890億元。雲計算行業投融資資料在2020年迎來爆發,混合雲、邊緣雲、CDN等諸多賽道不斷壯大。
這麼說吧,阿裡雲之是以要急着上市,一方面是因為阿裡系電商不再給阿裡雲資金支援,另一面是因為阿裡雲具備上市條件,必然要争奪國内雲計算“上市第一股”!
今年是菜鳥聯盟成立的第十個年頭,資料顯示,菜鳥在該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18%,達136.19億元人民币,整個财年看,菜鳥實作了21%的收入增速,逐漸成為阿裡巴巴業績增長背後一個值得關注的引擎。
在京東物流與順豐速運等對手成為上市公司之後,菜鳥也在加快上市的步伐,此前更是吸納了阿裡達摩院的自動駕駛團隊,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給資本市場講故事。
除阿裡雲和菜鳥即将上市外,虧損多年的盒馬也按捺不住了。你們如果問春公子怎麼看待菜鳥、阿裡雲以及盒馬的上市,春公子隻能說不看好,因為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并不是什麼“稀缺物種”!
阿裡從此之後會善待阿裡股東嗎?
如果我們把中國網際網路分派系的話,一個叫騰訊系,另一個就叫阿裡!
很多網友都認為騰訊系是勢大欺人,阿裡則自成一派!其實從公司回報的股東的角度來說,騰訊要比阿裡強了好幾個檔次。
騰訊股票被稱為中國股王,這不僅是因為騰訊市值漲幅巨大,而且騰訊這股票基本上沒有怎麼套過投資人,反而投資人還因投資騰訊獲得了巨大回報。
而阿裡就不太一樣了,阿裡的價值觀就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人家馬雲老早就告訴大家了,阿裡向來不是很重視股東利益,你們還指望投資阿裡能賺到多少收益?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及一下當年阿裡B2B業務在香港上市的一段往事。2007年11月20日,阿裡巴巴B2B業務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闆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3.5港元。當天,阿裡巴巴的股價一度飙升至39港元,創下曆史新高。
當時香港交易所要求“同股同權”,而阿裡巴巴的“合夥人制度”和“雙重股權結構”與此要求不符,是以被迫從香港退市。
既然不符合規則,那為何此前又能上市?既然要從香港退市,那為何又不保障已投資了阿裡的中小股東們?對于這段小曆史,中國著名投資人林園每每提及,就認為阿裡是一家對股東沒有責任的公司。
前幾年馬雲趁着阿裡股價在高位之際瘋狂套現,這幾年孫正義也清倉式的減持阿裡。這導緻阿裡股價長期承壓,隻留下一大批阿裡的中小股東們在風中淩亂!
結論:熟悉春公子的朋友們都知道,春公子很早就認為阿裡有衰落的迹象,原因也無他,因為國内電商行業的競争太過激烈了,一旦主營業務不能修複或持續衰落,其他業務也終将成為“無水之源”!這也是為什麼阿裡要急着拆分多家上市公司的原因。
當然了,阿裡雲、菜鳥、盒馬三大版塊若成功上市,阿裡系或将成為國内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公司,可這又有什麼可值得高興的呢?
對于消費者們來說,他們在意的是阿裡系電商真的為消費者省錢了嗎?對于股東們來說,阿裡系電商真的能給他們帶去好的投資收益嗎?不知道諸位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