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是三國第一謀士

首先界定一下三國謀士。從公元184年黃巾起到281年滅吳止,是為三國。謀士,是出

主意的人。是以凡是有謀士帶兵打仗做統帥的,一律不在這個範疇内。參考資料以《三國

志》為準。是以某些李儒之流,不在此内。如果有諸葛亮型的,出得廳堂打硬仗下得廚房

耍花樣的,則隻算作為謀士這一社會角色時的作為。

下面是加分規則:

1. 大謀:謀國謀軍+4分

2. 小謀:謀身,料中+2分

3. 史書無傳者算無遺策+2分,有傳者算無遺策+5分。

4. 升官一次+0.5分

5. 《三國志》或《後漢書》無列傳者,考慮記載疏漏+5分

6. 一開始便選對主子且始終不渝+2分(這裡的選對主子,單指曹孫劉三家。但如

果像彭羕之流,在劉手下并不如意的,則不予以加分)

7. 其他,視情況加分。如擊敗高手、著名計謀,可予以酌情加分。

下面是扣分規則:

1. 跟的最後一個主子不是曹孫劉任何一家的,-2分

2. 未能保全自身的,-2分

3. 謀劃失敗一次,-2分

4. 未能保全主子基業,-2分(若目的不是護主而是賣主者不受此項限制。如張松

之流)

5. 其他,酌情扣分。

根據以上界定及規則,從每家軍閥及三國曆史上遴選出以下人物:

1. 曹家:荀彧、荀攸、賈诩、程昱、郭嘉、董昭、劉晔、蔣濟、辛毗、楊阜、桓

範、

司馬懿。

2. 孫家:張昭、魯肅、張纮、顧雍、諸葛瑾、步骘、阚澤。

3. 劉家:諸葛亮、龐統、法正、黃權、劉巴、馬良、李恢。

4. 袁紹:田豐、沮授、審配、逢紀、許攸、郭圖。

5. 劉表:蒯越。

6. 呂布:陳宮、陳登。

7. 張魯:閻圃。

8. 劉璋:張松。

這兒列出三個常見人物. 

終于到天生郭奉孝了,諸位久等。其實三國謀士中人氣最高的,是諸葛亮、郭嘉、賈诩、

陳宮、田豐。再等而下之還有法正龐統。而其中與諸葛亮對抗最厲害的,當屬奉孝!

1. 看出袁紹是個廢物,+2分。

2. 為曹操提出和袁紹相比的“十勝十敗”論,+4分。

3. 堅定曹操滅呂布的決心,認為應該一鼓作氣滅之,+4分。

4. 勸曹操不要殺劉備以歸天下之士,+2分;勸曹操不要放劉備以免贻害一方,+2

分。對于劉備的态度,曹操過于寬,程昱等人過于緊,惟有郭嘉拿捏到位。

5. 料到征讨劉備時袁紹不會襲擊後方,+2分。

6. 料到孫策會在官渡之戰前死于小人之手+2分——這也太神了吧???當時所有

人都看好小霸王,惟有郭嘉不把他放在眼裡稱其“必死于匹夫之手”,眼光精準獨到特别

鼓勵再+1分。

7. 勸曹操假裝回征劉表,以使袁家兄弟自相殘殺進而坐收漁利,+4分。

8. 料到劉表不會趁機襲擊後方,+2分。

9. 勸曹操扔下辎重,輕兵奔襲蹋頓,+4分。

10. 升官1次,封侯,+1分。

11. 一開始就看好曹操,+2分。

12. 史書有傳且算無遺策+2分。

13. 死後多次為曹操提起,且視為接班輔弼,再+1分。

總計:2+4+4+4+2+3+4+2+4+1+2+2+1=35分。

十一年的從旅生涯便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的确令人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