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谁是三国第一谋士

首先界定一下三国谋士。从公元184年黄巾起到281年灭吴止,是为三国。谋士,是出

主意的人。所以凡是有谋士带兵打仗做统帅的,一律不在这个范畴内。参考资料以《三国

志》为准。所以某些李儒之流,不在此内。如果有诸葛亮型的,出得厅堂打硬仗下得厨房

耍花样的,则只算作为谋士这一社会角色时的作为。

下面是加分规则:

1. 大谋:谋国谋军+4分

2. 小谋:谋身,料中+2分

3. 史书无传者算无遗策+2分,有传者算无遗策+5分。

4. 升官一次+0.5分

5. 《三国志》或《后汉书》无列传者,考虑记载疏漏+5分

6. 一开始便选对主子且始终不渝+2分(这里的选对主子,单指曹孙刘三家。但如

果像彭羕之流,在刘手下并不如意的,则不予以加分)

7. 其他,视情况加分。如击败高手、著名计谋,可予以酌情加分。

下面是扣分规则:

1. 跟的最后一个主子不是曹孙刘任何一家的,-2分

2. 未能保全自身的,-2分

3. 谋划失败一次,-2分

4. 未能保全主子基业,-2分(若目的不是护主而是卖主者不受此项限制。如张松

之流)

5. 其他,酌情扣分。

根据以上界定及规则,从每家军阀及三国历史上遴选出以下人物:

1. 曹家: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辛毗、杨阜、桓

范、

司马懿。

2. 孙家:张昭、鲁肃、张纮、顾雍、诸葛瑾、步骘、阚泽。

3. 刘家: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刘巴、马良、李恢。

4. 袁绍: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许攸、郭图。

5. 刘表:蒯越。

6. 吕布:陈宫、陈登。

7. 张鲁:阎圃。

8. 刘璋:张松。

这儿列出三个常见人物. 

终于到天生郭奉孝了,诸位久等。其实三国谋士中人气最高的,是诸葛亮、郭嘉、贾诩、

陈宫、田丰。再等而下之还有法正庞统。而其中与诸葛亮对抗最厉害的,当属奉孝!

1. 看出袁绍是个废物,+2分。

2. 为曹操提出和袁绍相比的“十胜十败”论,+4分。

3. 坚定曹操灭吕布的决心,认为应该一鼓作气灭之,+4分。

4. 劝曹操不要杀刘备以归天下之士,+2分;劝曹操不要放刘备以免贻害一方,+2

分。对于刘备的态度,曹操过于宽,程昱等人过于紧,惟有郭嘉拿捏到位。

5. 料到征讨刘备时袁绍不会袭击后方,+2分。

6. 料到孙策会在官渡之战前死于小人之手+2分——这也太神了吧???当时所有

人都看好小霸王,惟有郭嘉不把他放在眼里称其“必死于匹夫之手”,眼光精准独到特别

鼓励再+1分。

7. 劝曹操假装回征刘表,以使袁家兄弟自相残杀从而坐收渔利,+4分。

8. 料到刘表不会趁机袭击后方,+2分。

9. 劝曹操扔下辎重,轻兵奔袭蹋顿,+4分。

10. 升官1次,封侯,+1分。

11. 一开始就看好曹操,+2分。

12. 史书有传且算无遗策+2分。

13. 死后多次为曹操提起,且视为接班辅弼,再+1分。

总计:2+4+4+4+2+3+4+2+4+1+2+2+1=35分。

十一年的从旅生涯便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确令人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