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千多年前,柏拉圖的“洞穴之喻”對于今天有何現實意義?

作者:叨叨吐字

柏拉圖的《理想國度》是西方文明開端的經典之作,它的邏輯又回來了,想象力豐富而深刻,讓兩千年後的今天,"今天,我想介紹一下其中的經典作品之一《洞穴之道》。

兩千多年前,柏拉圖的“洞穴之喻”對于今天有何現實意義?

洞穴的比喻是,曾經有一群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個黑暗的洞穴裡,洞穴裡有一條小路,但是很偏僻,太陽不進來,這群人從出生起就被鎖在山洞裡,他們的手腳、脖子都緊緊地鎖着,讓眼前的眼睛隻能直視洞壁, 不能回頭看,不能環顧四周,像囚犯一樣,是以他們看不到别人,甚至看不到自己。

兩千多年前,柏拉圖的“洞穴之喻”對于今天有何現實意義?

這些人的身後有一場大火,在大火之前往往人們随身攜帶着這種雕像,這些囚犯每天隻能看着洞穴牆壁上雕像的影子,因為這些囚犯根本無法移動,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是以,認為洞穴牆壁上的陰影是事物的全貌, 他們是真的。突然,有一天,其中一名囚犯不小心掙脫了鎖鍊,轉過身來,看到了一幕他從未見過的場景,耀眼的光芒刺痛了他的眼睛,才意識到他隻看到了洞穴牆壁上真物的投影。

兩千多年前,柏拉圖的“洞穴之喻”對于今天有何現實意義?

當他繼續前進,漸漸地走出山洞時,另一道耀眼的光芒照進了他的眼睛,就像在看電影一樣,這是一個新的、色彩缤紛的世界,有山、河、鳥、獸,他意識到他所生活的世界隻不過是一個山洞,而那些被人們認為是真實的,隻不過是意象。此時,囚犯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留在現實世界之外,另一個是回到洞穴的世界,告訴他的同伴現實世界,這樣他們也可以走出洞穴。但當他回到山洞,告訴他的同伴關于世界的真相時,他的同伴認為他在胡說八道,如果可能的話,甚至殺了他。這就是洞穴隐喻的全部意義。

兩千多年前,柏拉圖的“洞穴之喻”對于今天有何現實意義?

蘇格拉底之死

這就引出了柏拉圖重要的哲學概念,"可感覺的世界"和"認識的世界",柏拉圖認為世界可以一分為二,一個是我們用肉眼可以看到的由特定事物組成的世界,作為"可感覺的世界",另一個由一個概念組成的思想世界, 柏拉圖稱之為"知識世界"。柏拉圖認為,感覺世界和知識世界就像"影子"和"雕像"之間的關系,我們的現實世界是知識世界的影子。你可以把感悟的世界想象成我們認知中的世界,而世界本來的樣子,當我們認識事物的時候,總會把我們看到的"影子"想象成整個事物,把"井口"的大天空想象成世界,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事物本身。

兩千多年前,柏拉圖的“洞穴之喻”對于今天有何現實意義?

人類文明的發展就像洞穴人,有些人首先掙脫了"鎖鍊",他們可能是"科學家"、"哲學家"等等,試圖告訴我們更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回顧我們的過去,才發現它是多麼可怕,就像書中所說的"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的關鍵,關鍵在于了解"明德"的真理,它要求我們跳出"明德"的束縛,走向"明明德",而不是像"神規"一樣。"門徒的規則,聖徒的教誨......"。

我唠叨着,一個試圖用流行語言談論哲學的手,期待你的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