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皮囊》——蔡崇達,讀後感

《皮囊》——蔡崇達

1.書摘

◆ 序:生命中多添一盞明燈

人生際遇的好與壞,關鍵往往在于生命裡碰到甚麼人,隻要能對你有所啟發,都是明燈。

◆ 殘疾

該來的會來,不以這個形式,就會以那樣的形式。但把事情簡單歸咎于我們無能為力的某個點,會讓我們的内心可以稍微自我安慰一下,

◆ 重症病房裡的聖誕節

原來在疾病帝國,也是用武力統治的,誰最殘忍最血腥,誰就站在最高的位置。
死亡不是疾病的目的,疾病是盡可能占有身體,用自己的秩序統治那身體。是以簡單的死和簡單的創傷都是最低級的疾病。

◆ 天才文展

很多事情想大了會壓得自己難受。我隻想着做好一點點的事情,然後期待,這麼一點點事,或許哪天能累積成一個不錯的景觀。起碼是自己喜歡的景觀。
每個人都已經過上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讓許多人在這個時空裡沒法相處在共同的狀态中,除非等彼此都老了,年邁再次抹去其他,構成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标志,或許那時候的聚會才能成真。

◆ 厚樸

我什麼時候成為務實而細膩的人的?我自己也不知道。表面上我大大咧咧、粗心大意。事實上,我講每句話的時候,總擔心會冒犯他人。我總在拼命感覺,人們希望聽到什麼?如何表達到位?說不出的恐懼,恐懼自己成為别人不喜歡的人。為什麼這麼需要讓别人喜歡?或許是求生的本能。
不合時宜的東西,如果自己虛弱,終究會成為人們嘲笑的對象,但有力量了,或堅持久了,或許反而能成為衆人追捧的魅力和個性—
我們是世界,現在聽我們歌唱吧。雖然不願意承認,但在那一刹那,我竟然被觸動到了,竟然很認真地想:自己是否也可以活得無所顧忌、暢快淋漓。
他以為自己做着摧毀一切規矩的事情,但其實一直活在規矩裡。我以為自己戰戰兢兢地以活在規矩裡為生活方式,但其實卻對規矩有着将其徹底摧毀的欲望。
每個人身上都有太多互相沖突卻又渾然一體的想法,他隻是幼稚,還沒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誰
我必須在中場休息時間結束後,繼續扮演起在現實生活中苦苦争取來的角色。

◆ 海是藏不住的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對待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每個人自己去尋找到和它相處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緻,也翻滾着各自的危險。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以前以為節制或者自我用邏輯框住,甚至掩耳盜鈴地掩藏住,是最好的方法,然而,無論如何,它終究永遠在那躁動起伏。
我期許自己要活得更真實也更誠實,要更接受甚至喜歡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歡這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處理、欣賞各種欲求,各種人性的醜陋與美妙,找到和它們相處的最好方式。

◆ 我們始終要回答的問題

或許,生活就是張這樣的問卷,你沒有回答,它會一直追問下去,而且你不回答這個問題,就永遠看不到下一個問題。

◆ 回家

我知道那種舒服,我認識這裡的每塊石頭,這裡的每塊石頭也認識我;我知道這裡的每個角落,怎麼被歲月堆積成現在這樣的光景,這裡的每個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時間滋長出這樣的模樣。
其實我的内心、我的靈魂也是這些構成的。或許不應該說這片土地實際物化了我的内心,而應該反過來說,是這裡的土地,用這樣的生活捏出了這樣的我

◆ 火車伊要開往叨位

即使時光列車拖着我的肉身一路遠行,至少你們的名字和名字牽扯的記憶,被我帶走了,這是我對時間能做的唯一反抗。

◆ 後記:我想看見每一個人

了解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當你坐在一個人面前,聽他開口說話,看得到各種複雜、精密的境況和命運,如何最終雕刻出這樣的性格、思想、做法、長相,這才是了解。而有了這樣的眼睛,你才算真正“看見”那個人,也才會發覺,這世界最美的風景,是一個個活出各自模樣和體系的人。
路過我們生命的每個人,都參與了我們,并最終構成了我們本身。
人各有異,這是一種幸運:一個個風格迥異的人,構成了我們所能體會到的豐富的世界。但人本質上又那麼一緻,這也是一種幸運:如果有心,便能通過這共通的部分,最終看見彼此,映照出彼此,溫暖彼此。這是我認為的“寫作的終極意義”。

2. 讀後感

每個讀者隻能讀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東西。書籍隻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幫助讀者發現自己的内心。

——馬塞爾·普魯斯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