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廠掉頭!阿裡達摩院調整自動駕駛研發,團隊歸入菜鳥

作者:InfoQ

作者 | 李冬梅

近日,有媒體報道,阿裡達摩院自動駕駛業務線重大調整,自動駕駛實驗室或并入菜鳥集團。這意味着阿裡自動駕駛将從實驗室前沿科技探索,轉入場景業務落地實戰。

阿裡方面确認了消息真實性,并解釋“因業務需要”。

阿裡自動駕駛業務發展史

事實上,阿裡最初的自動駕駛版圖就始于菜鳥網絡 E.T. 物流實驗室。

2015 年年底,菜鳥組建菜鳥 ET 實驗室,菜鳥 ET 實驗室設立的目标是研發物流前沿科技産品,追求符合未來科技發展的物流生産方式,也為研發無人物流車奠定基礎。該實驗室由陳俊波上司。

沒過多久,實驗室就推出一款名叫“小 G”的末端配送機器人,它可以在陸地上行走的機器人,将包裹全自動地配送到使用者的家門口。

小 G 是一台可以在陸地上行走的機器人,強大的算法讓小 G 擁有像人類一樣思考的能力,它會觀察周邊的複雜環境,并在系統中建立自己所看到的多元世界。小 G 執行任務的背後,是研發團隊突破了自主感覺、智能識别、運動規劃等多項關鍵技術,實作智能化的末端配送。

小 G 也就是後來阿裡小蠻驢的雛形。

2018 年,阿裡的物流無人車項目實際上是兩個團隊在同時推進,一個是陳俊波主導的菜鳥 ET 實驗室無人車團隊,另一個是阿裡人工智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上司的自動駕駛團隊。

為避免浪費資源,阿裡決定将兩個團隊進行整合,最終在幾個月内讓兩個部門完成合并。陳俊波的團隊從菜鳥體系剝離後完全并入王剛團隊,組成一個大約 300 人的新團隊。

當時阿裡對于無人車的前景預估顯得十分樂觀,時任阿裡菜鳥 ET 物流實驗室主任張春晖曾表示:“未來三年,阿裡菜鳥無人裝置将達到 10 萬台。”

新團隊成立兩年後,在 2020 年 9 月的雲栖大會上,“小蠻驢”正式和公衆見面。小蠻驢是阿裡為“最後三公裡”研發的自動駕駛産品,服務于快遞、外賣、生鮮及各類即時配送需求。此次達摩院與菜鳥合作,率先針對快遞配送形成服務閉環,将高校、社群、園區的快遞按使用者預約時間送貨到樓。

時任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介紹,在“小蠻驢”産能爬坡最艱難的早期階段,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逐漸克服了技術、成本、供應鍊等多方面的挑戰,驗證末端物流這一垂直賽道。

  • 技術挑戰:無人車技術涵蓋算法、算力、硬體、系統等多個次元,算法能力最能展現無人車的智能水準。算法研發依賴資料驅動,需要處理大規模的場景資料、營運資料。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通過強化學習、智能仿真等手段,掌握了一套對資料進行結構化分析和處理的能力,比如,提出了“小前台、大中台”理念,首創自動駕駛“算法中台”AutoDrive,讓計算機自動學習并找到适合每種算法模型的結構和參數,用更符合計算機思維規律而非人類思維規律的方式處理資料,“以計算換智能”。
  • 場景挑戰:末端物流場景遠比人們想象得複雜。不同于規則明确、參與者有限的公開道路“結構化場景”,末端環境是典型的“非結構化場景”,交通參與者包括人、小動物、非機動車、機動車、各種路障和臨時障礙物等,沒有規範的車道設計和通行規則,無人車與任何道路參與者的互動都是複雜的博弈問題,比如窄路會車,無人車需要辨識對方意圖并作出“你進我退”、“你退我進”等的行車決策。
  • 成本挑戰:以大規模應用為目标的自動駕駛産品,如果不能将成本降低到量産水準,一切都是紙上談兵。從末端場景的社會需求來說,“成本可控”也是無人車的應用前提之一。我們通過核心算法自研 + 核心硬體深度定制的方式,大幅降低了無人車的研發制造成本。小蠻驢的核心傳感器、底盤和嵌入式計算平台全部采用深度定制,達摩院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異構計算單元,能以 1/3 的算力達到同等智能水準。此外,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還逐漸克服了無人車量産和規模化營運過程中遇到的供應鍊、運維等多種挑戰,在從 0 到 1 的階段,逐漸推動産能爬坡。

2021 年 9 月,王剛介紹,小蠻驢已經量産,并進入 200 多所高校和社群,以每天 8 到 10 小時的工作量,接了超過 100 萬包裹訂單。

此後,小蠻驢在園區和社群間承接了更多的物流配送服務,截至 2022 年 3 月底,小蠻驢累計配送物流訂單突破 1000 萬,訂單數較上一年翻了 10 倍。

高開低走,自動駕駛業務敗退有迹可循

盡管在團隊的集體攻堅下“小蠻驢”克服了技術、場景和成本上的挑戰,但想要走到規模化商用這一步卻是非常困難的。

2021 年 10 月,“小蠻驢”推出一周年之際,阿裡宣布“小蠻驢”銷售 350 多台。很明顯,這一銷售資料距離阿裡三年前的定下的目标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而阿裡達摩院想要放棄自動駕駛業務之事,或許早在團隊内部多位技術大牛接連出走後就已有了苗頭。

2022 年 1 月,王剛宣布離職,投身清潔機器人領域創業,并已經獲得融資。

有分析認為,王剛的離開是網際網路公司高估了技術的價值和低估了技術落地的難度,使得技術大牛的付出和産出不成正比,進而導緻技術大牛們出走網際網路。

也有人認為,王剛的離職或與阿裡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多路線擴張有關。他一直主張做産品的時候“應該專注”,而不是“既要又要還要”。阿裡顯然已經不滿足無人配送車的布局,不僅要推出“大蠻驢”入局幹線物流領域,還要布局乘用車自動駕駛方向。

今年 3 月,阿裡自動駕駛的另一位帶頭人陳俊波也官宣離職,和之前的阿裡機器人 CEO 谷祖琳一同創辦了清潔機器人公司。

阿裡的轉向或許隻是自動駕駛變動大潮下的冰山一角。

參考連結:

https://www.time-weekly.com/post/302110

https://www.infoq.cn/article/xDjEL9cUjANcQX3mEyC4

本文轉載來源:

https://www.infoq.cn/article/2aB7mQS5l33WIohSbH2f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