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燕:發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 助推長三角高品質發展

張燕:發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 助推長三角高品質發展

張岩 中國人民銀行合肥市中央支行黨委委員、副主席

本文通過梳理國際、國内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的經驗,重點對比分析安徽與上海、江浙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實踐,分析值得關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進一步提升安徽金融服務科技創新能力, 加快融入長三角融合,促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和經濟高品質發展。

來源|2021年第10期《當代金融家》

長三角地區創新資源豐富,科技企業數量衆多,發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促進知識産權從"知識"向"資産"轉變的重要手段,也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手段。 戰略,加快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

1 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方面的國際和國内經驗

國際經驗

發達國家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起步較早,在發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業務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逐漸探索并形成更加成熟的實踐經驗, 值得參考和反思。

一是有效發揮政府監管作用。在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過程中,政府可以在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平台,實作有效擔保和降低風險的目标。例如,在日本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過程中,政府支援的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EVELOPMENT Bank of Japan)是支援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重要政策性金融機構,它安排專門的評估機構對質押進行價值評估和資産審查,以确定貸款限額,而日本信用擔保協會, 由政府和金融機構共同創立,為企業融資提供信用擔保。

二是建立健全知識産權交易機制。作為無形資産,實作知識産權流通,以市場化手段激活交易市場,提高中小企業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南韓成立的南韓技術交易中心(KTTC)是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的專業場所。技術交易中心實行會員準入制,隻有經政府準許的金融機構和評估機構才能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業務。企業用于開展知識産權融資的标的物在技術交易中心進行管理,并由政府在KTTC平台上進行監管。

三是建構科學的風險共擔賠償機制。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參與者衆多,多方合作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的建立,有利于調動各方參與的積極性,化解後顧之憂。例如,為了支援中小企業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的發展并降低融資風險,聯邦政府、州政府、擔保人和商業銀行以39:26:28:7的比例分擔風險損失。小企業管理局(SBA)作為小企業和銀行的信貸平台,提供評估,信用擔保,貸後管理和其他服務,當公司無法按時還款時,政府會按金融機構的風險按比例進行補償。

國内勘探

我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發展時間短,國家知識産權局自2009年以來一直在全國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試點、投融資服務試點和國家知識産權投融資綜合試點。同時,國家知識産權局、中國人民銀行、财政部、銀監會等部門出台了多項政策檔案,支援知識産權融資發展。根據國家知識産權局公布的資料,2020年中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包括專利權和商标權)将達2110.2億元。在探索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的實踐中,中國逐漸形成了地方政府主導、知識産權營運機構、保險機構主導、商業銀行主導等幾種典型模式。

地方政府主導的模式。這種模式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導,通過為企業、評估機構、金融機構等提供相關的成本補貼、激勵和風險補償,引導市場參與者積極參與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市場化程度低,政府是主要的風險承擔者。在2020年國家知識産權局排名前10位的省份(包括專利質押和商标質押)中,廣東、江蘇、四川、安徽等地地方政府履行了風險補償或貼現、激勵政策的主要職責(見表1)。

張燕:發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 助推長三角高品質發展

Ipsis營運機構主導的模式。在這一模式中,知識産權經營者率先與相關金融機構聯合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服務,創新融資産品和風險分散機制,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知識産權經營者成為質押融資的主導方,承擔主要風險補償責任。以北京知識産權營運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知識産權")推出的"智榮寶"純知識産權質押貸款為典型代表,北京知識産權依托中關村資源優勢,實作銀行、擔保、保險、評估、投資和政府風險補償、民間資本參與,建構"知識産權營運與投資貸款關聯"的服務模式。同時,北京知識産權創新啟動的"智榮保"項目将責任風險處置到保險公司,重點保障保險和保費支付,實施風險上限,增強金融機構的參與度(見表2)。

保險代理主導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為保險機構提供直接資金,為企業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或通過提供保險産品,承擔主要風險賠償責任,降低銀行貸款風險。如"蘇州人民保險模式"将保險公司直接用于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實作保險資金與實體經濟直接挂鈎。"青島模式"引入了保險機構解決銀行貸款風險,保險機構、擔保機構和商業銀行按照6:2:2的比例共同承擔風險補償(見表3)。

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引領這一模式。這種模式是以創新為基礎的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為主導的直接質押融資,市場化程度最高,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是主要的冒險者。如北京先後推出了"會展業"小企業知識産權和商标專用權質押貸款、"文化創意産業版權擔保貸款"等産品,當面臨風險時,銀行等中介機構主要承擔損失賠償責任。上海成立浦東科技融資擔保公司,政府不再參與擔保項目的篩選,從早期政府主導逐漸向市場化營運過渡。此外,成都還創新地引入了直接質押融資模式,為科技公司提供純知識産權(見表4)。

2 安徽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實務

近年來,安徽認真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注重建設對科技創新的重要影響,高度重視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工作,制定并印發了《安徽省知識産權保護與應用規劃》、《支援科技創新多項政策》、《安徽省專利轉化實施》 專項計劃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等檔案,并做更多推進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注重部門聯系。知識産權主管部門、财務管理部門、金融機構、高校機構密切溝通聯系,定期召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推進會,積極開展知識産權質押企業融資需求調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和應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省政府"四送一服務"雙千項目平台的作用,通過舉辦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教育訓練班、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銀企對接等方式,不斷優化知識産權金融發展環境,助力"三地一區"建設。

專注于本地實踐。支援合肥國家知識産權示範城市建設和鄧湖市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試點城市建設。合肥市通過計息補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企業通過專利質押貸款融資方式一次性補貼,最高可達20萬元;我市出台多項政策措施,促進全市知識産權高品質發展,對使用質押貸款的企業給予貼現補貼,成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聯合服務機構,在中國人民銀行中央分行聯合組織銀行與企業召開銀行與企業會議,促進銀行與企業對接合作。蕪湖市制定《蕪湖市知識産權促進産業創新發展若幹政策規定》,企業以專利質押貸款按期融資和還款,按貸款利息和專利評估費總額補貼的50%;

專注于财務實力。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央分行以建立長三角支行為契機,打造金融改革試點區,起到貨币信貸政策的引導作用,鼓勵金融機構探索和開發知識産權融資新模式,積極推進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将會同知識産權部門整理高新技術成長型企業名錄,依托省級知識産權交易中心開展知識産權評價和高價值專利評價,引導商業銀行做好對接工作。研究探索建立知識産權金融交易所,推動建行安徽分行實施知識産權"技術流動"融資方案。2020年,安徽省将擁有第五大質押金額1199筆貸款和101.32億元,其中9.06筆貸款和79.12億元質押,293筆貸款和22.2億元質押将是全國第二大承諾額。

3 關注的問題

總體來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在風險共擔等關鍵環節尚未打通,銀行的擔憂也未被消除,相關業務難以大面積推進。

處置和變現的困難導緻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的"異化"。企業知識産權具有專屬特性,必須結合特定的生産裝置、技術、管理團隊,才能達到特定價值,一旦出現貸款風險,質押的價值在處置時就會大幅貼現,商業銀行将面臨處置問題。為了分散處置風險,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貸款逐漸發展成兩種模式:一是"知識産權及其他抵押品",以其他抵押品價值緩沖知識産權處置風險;第二,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貸款;第二,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貸款,以"知識産權及其他抵押品",以其他抵押品價值緩沖知識産權處置風險;第二,"知識産權及其他抵押品",以其他抵押品價值緩沖知識産權處置風險;第二,"知識産權及其他抵押品",以其他抵押品價值緩沖知識産權處置風險;第二,"知識産權及其他抵押品",以其他抵押品價值緩沖知識産權處置風險;

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分擔機制并未被"打破"。商業銀行對知識産權質押貸款的認可度歸根結底不高,因為質押貸款風力控制困難,套現困難,處置困難,風險防範和分擔補償機制不完善。在推進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試點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傾向于通過利息補貼獎勵政策給予激勵,其本質隻是緩解部分企業的"融資成本高昂"問題,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還沒有真正得到解決。同時,雖然一些城市已經建立了政府主導的知識産權風險補償基金,但由于資金有限,風險補償小,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風險共擔的痛點。

權利和責任不等,使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存在"套利"隐患。在推進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過程中,部分參與者通過相關管道進行政策套利。在企業方面,部分企業以獲得政策性補貼為目的申請知識産權質押貸款,并連同評估機構一起虛高估值,造成"道德風險"。至于評價機構,目前的市場缺乏統一完善的知識産權評價體系,少數評價機構為了搶占市場,有虛假的評估責任,造成評價競争環境惡劣。在政府方面,一些試點城市為了促進業務,完成任務名額,知識産權管理部門在獎勵和補充方面并不嚴格,發現松散,而審計部門在後期審計中,發現過于嚴格并導緻業務推廣不力。

4 政策建議

雖然安徽省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長三角其他兩個省、一個城市相比,仍存在融資總量有待擴大、融資結構有待優化、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問題。下一步,安徽省應充分把握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打造長三角支線,打造金融改革試驗區和長三角科技創新社群建設,以标準上海、江蘇、浙江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充分利用優質财政資源, 創新金融服務,建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多方參與、各盡責、責任互利"的多元化風險防範與補償機制,形成制衡機制,調動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加強溝通協調,建立知識産權金融協同工作機制。借鑒上海的經驗,知識産權管理部門牽頭組建知識産權金融服務聯盟,與相關政府部門、财務管理部門、金融機構、知識産權經營服務和法制機構作為成員機關,為知識産權提供政策交流、業務協調、資訊共享、價值評估、法律風控等服務。 金融服務,并建立協同工作機制。組織各大銀行、知識産權部門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通過召開聯席會議、研讨會沙龍、融資對接等方式,探索建設"貸前指導、貸前時間有選擇、貸款監控、貸後有補貼"的全鍊條、一站式知識産權金融服務平台。

加強金融創新,建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服務體系。一是加盟商的建立。鼓勵商業銀行設立科技分行,教育訓練熟悉科技企業特點的客戶經理和風控團隊,通過單獨信貸計劃、專項考核獎勵等方式支援業務發展。第二,創新的金融産品和服務。在長三角跨省(市)聯合信貸機制下,推進跨區域知識産權融資服務。支援商業銀行為專利權、商标權、著作權等一攬子知識産權組合發放貸款,努力為商業銀行代表商業銀行線上注冊專利質押創造條件。推進商業銀行與知識産權密集型産業園區的戰略合作,引入園區管理委員會等多元資源,對貸款企業形成限制。第三,完善内部風險管理。商業銀行加強知識産權質押融資貸款預警和貸後跟蹤管理,密切跟蹤企業财務狀況和知識産權轉型情況,對知識産權價值進行分階段評估,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應對可能構成風險的不利情況。

強化風險限制,建構多元化風險防範共享補償機制。一是探索商業銀行和評估機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模式,"協商估值,分擔壞賬",形成利益平衡。二是探索科技企業知識産權使用限制機制,貸款違約後,限制使用企業質押的商标權和專利權,迫使企業自律守信。三是探索知識産權質押評價、擔保整合。質押由合格的保單技術擔保機構或保險公司進行估值,并相應地提供貸款擔保。四是整合中央政府的專項扶持基金,共同設立風險補償基金,由風險補償基金、商業銀行、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知識産權評估機構等參與方約定比例承擔賠償責任。銀行機構知識産權質押融資不良率比自身貸款(含)高3個百分點,并應受到監管容忍。五是完善貼現獎金機制,擴大補貼主體、範圍和限額,建立積極的激勵相容機制。

加強平台建設,優化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營商環境。一是完善知識産權評價體系。加強與上海、江蘇、浙江的聯系,建立政府主導的知識産權評估機構和專家人才庫,長三角知識産權價值評價标準體系相對統一。二是搭建知識産權綜合服務平台。加強與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合作,積極參與建立長三角地區企業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項目動态資料庫和銀行知識産權金融産品資訊資料庫,形成跨區域合作機制和資訊共享機制,促進多方合作。三是依托安徽創新博物館探索建立國家知識産權交易中心,加快安徽聯合技術産權交易所建設。參與建設長三角區域知識産權交易市場和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産權交易市場等多層次互補交易市場體系,助力知識産權流動變革。

本文摘自當代金融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