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北朝分裂時期》

作者:獨行的徒行者

漢族在曆史上有一個接近亡族滅種的至暗時刻,在網絡卻曾流傳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身處強漢與盛唐之間整整亂了400多年,荒唐是挺荒唐,美好卻不見得,大漢王朝一過,曆史上就開始了一長段的亂世,是中國曆史上分裂時間最長權利更替最頻繁的一段時期,山河破碎,生靈塗炭,人如草芥,而南北朝就是這段亂世的尾聲。

《南北朝分裂時期》

南朝

南朝(420年~589年),是中國曆史上由漢族建立的四個正統王朝的統稱,上承東晉下啟隋朝,并與北方胡人建立的五個政權對峙,共二十四帝,曆一百六十九年。

《劉宋》

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是東晉末年發展起來的新興力量。他在與東晉四大家族的鬥争中取得了勝利,于420年他廢掉了晉帝,自立為帝,國号宋。為差別于後世趙匡胤建立的宋朝,史學家常稱之為“劉宋”。

《南北朝分裂時期》

宋武帝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裡人,生于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中國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君主。

劉裕自幼家貧,後投身北府軍為将。自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對内平定孫恩起義,消滅桓楚、西蜀及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反抗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鐵騎,收複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複洛陽、長安兩都。憑借着巨大的軍功,得以總攬東晉軍政大權,官拜相國、揚州牧,封宋王。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号“宋”。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加強集權,抑制兼并,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士,振興教育,并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輕徭薄賦,廢除苛法,改善社會狀況,終結了門閥專政的時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并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明人李贽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

永初三年(422年),劉裕計劃征伐北魏,尚未出師,便因病逝世,終年六十歲。廟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甯陵。

422年,宋武帝劉裕卒,宋少帝、宋文帝相繼即位。其中,文帝劉義隆在位的三十年間,鏟除強臣,使宗室掌管朝政大權,又同時任用士族和寒人共同參與朝政,使文帝一朝出現了宗室、士族、寒門互相制衡的平衡局面,在此基礎上文帝繼續實行武帝劉裕的休養生息的政策,使文帝一朝成為宋最繁榮的一段時期,這時江南的經濟、文化才有所發展。450年,宋魏交戰。劉宋軍隊“諸将奔退”,“北伐敗辱,數州淪破”,劉宋的核心統治區飽受摧殘。而北魏禦敵于國門之外,隻是北魏遠征軍受到了損失。

此戰,改變了南強北弱的形勢。從此,南北方相對穩定下來。453年,文帝被太子劉劭殺死。文帝死後,劉劭自立,武陵王劉駿遂起兵讨伐,後殺死劉劭登基稱帝,是為宋世祖孝武帝。

宋孝武帝在位前期在政治、經濟、軍制、戶籍、禮制、稅制等領域均推行了系列改革;其統治時期“寒人掌機要”(士族擔任的進階官職的權力下移,成榮譽職銜,寒人以低級官職掌控實權)的政治局面全面形成;軍事上,先後在458年于青州地區“四戰四捷”、“破七城”擊潰魏軍侵犯;460年于梁州的北陰平地區再次擊退北魏的侵犯;一時“民戶繁育,将曩時一矣”。然其統治末年,一改前期的息兵簡政的風格,開始居傲自滿,大興土木、窮奢極欲乃至恣意妄為,加重了百姓負擔,以緻原本在他在位前期逐漸出現好轉的劉宋,在他統治末年走向衰敗。464年,孝武帝病逝。

其子宋廢帝劉子業是有名的亂倫皇帝,殘暴荒淫,與其姊有染,後被其囚禁的湘東王劉彧殺死。宋明帝劉彧在位前期還算賢明,但很快就變得殘暴不堪,在位期間屠戮宗室,其子劉昱嗜好殺人。接連的暴君昏君導緻朝政十分混亂,在此期間蘭陵蕭氏出身的蕭道成形成了一股強大勢力,并最終于479年取代劉宋自立。

《齊》

蕭道成,即齊高帝,字紹伯,小字鬥将,祖籍東海蘭陵,後定居晉陵武進,為南蘭陵人,南朝齊的開國皇帝。

《南北朝分裂時期》

初為宋雍州刺史蕭思話左軍中兵參軍。明帝末,官至散騎常侍、太子左衛率。遺诏以右衛将軍領衛尉,與尚書令袁粲、護軍将軍褚淵、中領軍劉勔共掌機要。後廢帝元徽二年(474年),桂陽王劉休範反,自請屯新亭以當其鋒。事平有功,遷中領軍,進爵為公,與袁粲、褚淵、劉秉按日入值決事,号為“四貴”。五年,殺後廢帝,立順帝,進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沈攸之反于江陵,司徒袁粲、尚書令劉秉反于石頭(今江蘇南京),領軍劉韫、直閤蔔伯興反于宮廷,蕭道成悉擊平之。進位至齊王。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蕭道成迫順帝禅位,年号建元。蕭道成博學有文采,工草、隸,弈棋第二品。身不禦精細之物,每謂:使我臨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同價。嘗诏東觀學士撰《史林》三十篇。死後追谥高皇帝,廟号太祖。

南朝齊是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短的,僅存23年。齊高帝蕭道成借鑒了宋滅亡的教訓,以寬厚為本,提倡節儉。他共在位四年,在他臨死前,要求其子齊武帝蕭赜繼續統治其方針,并且不要手足相殘。武帝遵其遺囑,繼續統治國家,使南朝又出現了一段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武帝死後,齊國的皇帝又走上了宋滅亡的老路,齊明帝蕭鸾瘋狂屠殺蕭姓宗室,至東昏侯蕭寶卷時,因其疑心過重,幾乎将朝内大臣全部處死。這樣一來齊的江山又被動搖了。501年,雍州刺史蕭衍起兵攻入建康,廢掉東昏侯,另立齊和帝蕭寶融,不久廢掉齊帝,結束了齊的統治。

《梁》

梁武帝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東城裡人。南朝梁開國皇帝,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南齊丹陽尹蕭順之之子,谥号武皇帝,廟号高祖,葬于修陵。

《南北朝分裂時期》

蕭衍是南齊宗室,他擅長文學,499年被任命為雍州刺史,他乘齊朝廷内亂,發兵奪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蕭衍是為梁武帝,共在位四十八年,是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在武帝時期,北魏已經衰落分裂為東西魏,再無能力對南方形成威脅。

這本應為南方發展的大好時機,但武帝卻昏庸無能,迷信佛教,縱容大臣剝削人民,卻又以自己節儉為借口,對一些忠臣的建議置之不理。

548年,投降梁的東魏大将侯景倒戈。他以武帝從子蕭正德為内應,攻建康。次年,侯景攻陷台城。此時,梁武帝早已餓死于城中,其子蕭綱即位,是為梁簡文帝。551年,侯景殺死簡文帝,是以梁已完全處于崩潰的邊緣。557年,在讨伐侯景的戰争中發展起來的陳霸先滅梁,建立陳。至此,梁宣告滅亡。

《陳》

陳武帝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下若裡人,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在位三年,享年五十七歲。谥号武皇帝,廟号高祖,葬于萬安陵。

《南北朝分裂時期》

陳霸先青少年時有這樣的評價:倜傥大度,志度弘遠,不理家産,“明達果斷,為當時所推服,”又稱陳霸先“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

陳霸先生逢亂世,盡管身經百戰,收拾的卻是百廢待興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賢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勢漸趨穩定。

陳霸先在抵禦落後勢力摧殘,維護社會穩定,恢複南方經濟,保護華夏傳統文化等方面,做出了曆史的貢獻,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而且,就陳霸先治國、治軍、從政、為人的自身品格來講,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陳霸先不僅是一代開國皇帝,他還具有彪炳千古的賢明人格。

整個南方經曆征戰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注定是短命的。陳武帝與其繼承者文帝、宣帝先後消滅了王僧辯、王僧智等反對勢力,又在建康附近打敗北齊軍,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陳的統治。但畢竟由于國力衰微,北朝趁虛而入占據大片土地,陳的統治被局限于長江以南,宜昌以東的地方。583年,陳宣帝卒。其子後主陳叔寶即位,此時北方已被隋朝統一,全國的統一也已指日可待。589年,隋文帝楊堅派晉王楊廣滅陳,結束了中國東晉以來(317年——589年)的分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