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乞丐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名叫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由貧苦的小牧童起家,抓住莊元末五世之機,叱咤沙場,轉戰南北、最終稱雄政壇,開創了延續276年的大明王翻。面他本人,則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開創了大明王朝的版圖,并為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乞丐皇帝------朱元璋

傳奇皇帝的苦難人生

床元章,元天曆元年(1328年)九月生于安徽濠州(今安徽風陽縣東),是家中的第六個孩子。父親朱世珍有四子二女,朱元璋是他的第四子。朱元璋初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後來又改名元璋。他的家境非常貧困。朱世珍是一個無地的農民,隻好靠租種别人的田地維持生計。他與妻子陳氏辛勤勞動,卻仍然難以養活一家人。盡管如此,朱氏夫婦對幼子朱元璋還是十分疼愛。朱元璋就在這個貧困而又溫馨的家庭中慢慢長大。

朱元璋自小就聰明伶俐,很讨人喜歡。他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到村邊的皇覺寺玩耍,寺中長老也比較喜歡他,就時常教他讀書識字。小小的朱元璋聰慧過人,幾乎過目不忘,時日一長,他也初通文墨了。朱元璋逐漸長大,他的家境依然貧困。3個哥哥為了生計,早就去地主家做長工了朱元璋也不得不去地主劉大秀家放生,以減輕家裡的負擔。朱元璋自小就膽識過人,又很講義氣。他和一群同樣貧窮的孩子們一起放牛,一次,孩子們實在是太餓了,朱元璋就指揮大家殺了一頭自己放牧的生來炖着吃。填飽肚子後,大家夥就開始害怕了,生怕遭到地主的責打朱元璋就挺身而出,說自己一人承擔責任。他先指揮夥伴們掩埋了生骨等物,然後将牛尾巴插進了石頭縫裡。回去後,朱元璋就對地主劉大秀謊稱生鑽進山洞,被夾在石頭縫裡出不來了。這種小孩子的伎倆實在是很拙劣,劉大秀根本不信,很快就發現了真相。他惱羞成怒,将朱元璋毒打了一頓,并趕了出去。朱元璋放牛的差事沒有了,不過卻得到了小夥伴們的擁戴,成了他們中的孩子王。

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已經是17歲的大小夥子了。這一年淮SHOT ONMMXZ此地區發生嚴重的旱災,而旱災又引發了蝗災和瘟疫、很多農民都被饑餓和瘟疫折磨緻死。朱元璋家也是如此,他的父母、兄長等人相繼離世,最後隻剩下他和大嫂、侄子三人了 朱元璋悲痛欲絕地理葬了兒位親人後,生計又成了大問題。大嫂隻好帶着侄子回娘家求助、而朱元璋隻能靠自己了他見皇覺寺的和尚們還有飯吃,就剃度為僧,進了皇覺寺。

朱元璋做了和尚後,雖然暫時不會餓死,但日子也很不好過。每日不僅要辛苦地勞作,而且要受長老、師父們的氣。就是這樣的日子,朱元也隻過了幾十天。因為皇覺寺是靠收租和善男信女們的施舍度日的,饑荒之年,和尚們也坐吃山空,長老高彬隻好把徒弟們都打發出去雲遊化緣,自力更生。朱元璋就這樣出了皇覺寺,四處流浪謀生。幾年的漂泊生活重,他嘗盡了世間艱辛,目睹了各地百姓的苦難,但同時也開闊了眼界、手富了人生閱曆。

乞丐皇帝------朱元璋

從小和尚到亂世枭雄

元至正八年(1348年),流浪三年的朱元璋又回到了皇覺寺。不過此時導空人散,滿目凄涼,他便留下來,暫時當了皇覺寺的住持。但他并不甘心當和尚來了此一生,此時元末的農民起義如滅如茶,其中最著名的是紅币軍起義,朱元璋每天聽着戰事,心裡也躍躍欲試。正好此時,他小時候的夥伴湯和來信邀請他前去投軍。朱元璋就離開皇覺寺,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币軍。由于他智勇雙全,既講義氣、又通文墨,朱元璋在農民義軍中很快就嶄露頭角了。元師郭子興對他非常賞識,還把養女馬氏嫁給他為妻。馬氏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大腳馬皇後,她聰慧過人,與朱元璋情投意合,相敬如賓。而朱元璋成為元帥的女婿後,在軍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了。就在朱元璋身價漸漲之時,義軍内部卻發生了一件大事。元師郭子與副帥孫德崖因戰事發生沖突,孫德崖将郭子興騙至家中,準備殺了他後自己稱王 正好朱元璋出征歸來,聞訊後立即閱人孫德屋家中、将已經翻胭綁下X郭子興解救出來。郭子興對此萬分感激,此後對朱元譚更加器重。不過這次事件朱元璋開始考慮自己的前途。他認為濠州地區統帥太多,将師之間沖突重重,内讧不斷,成不了氣候。經過慎重考慮,朱元章決定自己招兵買馬,加入群雄割據的陣營。朱元璋的決定得到了郭子黑的鼎力支援,他小時候的玩伴徐達、周德興等人聞訊,也趕來投奔。沒過多久,朱元璋就組建了一支700多人的隊伍,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帶着自己的人馬離開郭子興,南下定遠,開辟新天地。定遠的驢牌寨盤踞着一支3000多人的地主武裝,朱元章人少,就決定智取。他發現山寨缺糧,就命手下兵士僞裝成送糧的民天,詐開了寨門,趁着寨中衆人毫無防備,迅速地擒拿下寨主,占領了驢牌寨。朱元璋首戰告捷後,又乘勝夜襲盤踞在橫澗山的地主武裝缪大享。缪大享擁有一支2萬多人的隊伍,他沒想到自己在睡夢中就做了俘虜,隻好向朱元璋投降。兩戰之後,朱元璋的隊伍迅速壯大到幾萬人。這年七月,他又攻占了滁州。随着朱元璋的實力日益壯大,附近的不少小地主武裝紛紛前來歸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才識出衆的讀書人也來投奔,其中定遠的李善長,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很有智謀,他建議朱元璋學習漢高祖的長處,來奪取天下。朱元璋将他引為知己,留在身邊出謀劃策。此後朱元璋一直都很重視文人謀王的函晦方略,而這些人也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乞丐皇帝------朱元璋

群雄逐鹿建立大明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紅巾軍領袖郭子興去世,劉福通的農民義軍在安徽毫州建立了宋政權,尊韓林兒為小明王,任命朱元璋為郭子興義軍的副元師。沒過多久,郭天叙和張天佑兩位副元師先後戰死,朱元璋就成了郭子興義軍的統帥。次年三月,朱元璋親率水陸兩軍,揮師攻留了集慶(今南京),迫使元朝的水軍統帥康茂才等人投降。接着他又改集慶為應天府,并以此作為自己的根據地,迅速出擊,先後攻古了鎮江、常州、徽州(今安徽歙縣)、婺州(今浙江金華)等地。朱元障又設立江南行中書省,他也被部下擁立為吳國公。到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小明王韓林兒又任命朱元璋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的左承相。至此,朱元璋已經擁有了一支強勁的軍事力量,有足夠的實力參與中原逐鹿了。

朱元璋在征伐之餘,十分重視任用儒士。除了早年的李善長、馮國用,馮國勝等人外,在攻占徽州後,朱元璋又親自到石門山(今四川高縣)拜訪老儒朱升,向他請教稱霸良策。朱升送給他三句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意思就是讓朱元璋先擴充兵力,穩固後方;發展生嚴,儲備糧草;同時不要貪功圖名,暫緩稱王,以避開群雄的攻擊。朱元原非常認同,就以這三句話為綱領來建立大明王朝按照朱升的政策,朱元璋首先抓緊軍隊建設,加強訓練,同時又不忘糧食生産。他在義軍中第一次設定了營田司,以康茂才為營田使,專門負

責屯田和水利等農亞生産事項,軍中将土也利用戰事困暇開荒種地。幾年之後,朱元璋軍糧充足,還有了不少剩餘、他轄下的百姓不用負擔軍糧、百然歡喜萬分,這也便朱元璋的統治更加穩固。朱升的第三句話,朱元璋一直牢記記在心,他雖然實力大增了,印始終行事低調。他一直對小明王稱臣,并便用宋政權的龍風年号,以是免樹大招風。

就在朱元璋卧薪嘗膽,悄然崛起之際,天下局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張士誠占據了以平江(今江蘇蘇州)為中心的太湖流域和長江三角洲的廣大富繞土地,雄霸東方。徐壽輝以武昌為中心,統轄湖廣、江西大片地區,成了西方霸主。朱元璋被夾在中間,并不輕松。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徐壽輝被部将陳友諒殺死,接着陳友諒就在江州(今江西九江)稱帝,建立漢國。沒過多久,陳友諒就與張士誠聯合出兵應天(今江蘇南京)、企圖消滅朱元章,不料卻被朱元璋打敗了,還被奪走了江西的一些地方。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陳友諒卷土重來,要報昔日之仇 兩軍在都陽湖展開生死大決戰,戰平持續了36天,最後陳友譚中流矢而死,朱元璋雖然損失慘重,卻最終赢得了勝利。

鄱陽湖大戰後, 陳友涼的次子陳理繼父位稱帝,支撐着殘破的漢國政權。而朱元璋的實力大增,勢力範圍擴充到長江中下遊的廣大地區,他一統天下的欲望也更加強烈了。1364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吳王,立長子朱标為世子,設定文武百官,建中書省,以李善長為右丞相,徐達為左丞相,俨然是一個小朝廷了。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親征武昌,陳理投降,漢政權滅亡 朱元璋接着就把目标轉向東方的張士誠。張士誠靠販賣私鹽起家,他的手下部衆也多是鹽商、中小地主和部分貧民,他們起義是為了反抗元朝的壓迫,雖然作戰勇敢,但是有了一點成就後,就變得渾渾噩噩,毫無鬥志了,統治集團内部也變得十分腐敗。朱元璋的讨伐戰進行得十分順利,到元至正二幹六年(1366年)年底,張士誠所轄的各個城鎮都被果元璋占領了,連都城平江(今蘇州)也被圍住了。平江城易守難攻,朱元障就采用“鎖城法”,圍城不攻。10個月後,蘇州城破、張士誠被俘、後來自缢而亡。朱元璋在兵圍平江之時,又先後鏟除了浙東的方國珍、福建的陳友定,并攻克了廣東和廣西兩地。至此,除四川和雲南外,朱元璋統一了整個中國南部,與統治北方的元朝對峙。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軍北伐、與元朝展開了最後的決戰。北伐期間,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在應天稱帝,定國号為大明,改元洪武。北伐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所向無敵,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北伐軍攻陷元大都,元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元順帝。倉皇逃往上都(今内蒙古多倫),元朝至此滅亡。接着朱元璋又用了20年的時間掃平各地的小政權,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除漠北、新疆外,朱元璋基本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乞丐皇帝------朱元璋

嚴刑峻法 鞏固皇權

朱元璋41歲稱帝,定都應天,立馬氏為皇後,長子朱标為太子,以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又設定了文武官員,大明王朝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執政之初,朱元璋把文武百官請到身邊,一起分析元朝滅亡的原因并探讨新王朝的治國方針。官員們各抒已見,暢所欲言,最後大家一緻贊同高參劉基的見解:“宋元以來,寬縱日久,當使綱紀整肅,然後才能實施新政。"朱元璋也認為依法治國是首要任務。于是,明王朝首先抓緊制定法律,到了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正式頒布了幾經修訂的《大明律》。該律分六律,460卷,簡于《唐律》而嚴于《宋律》。《大明律》中對謀反的懲處特别嚴厲,不分主、從犯,一律淩遲,從祖父到孫子、兄弟及同居之人,隻要年滿16歲的,都要處斬。對于A錢的處罰也非常嚴酷,隻要查實确認為貪贓者,都要發配到北方荒漠中充軍。若A錢數額達到白銀60兩者,要斬首示衆,并剝下人皮,用稻草填充,放到衙門前,用以警示繼任的官員。朱元璋執政,就以這部嚴厲的法律為依據,并以身作則,堅決依法治國。

朱元璋的女婿、驸馬都尉歐陽倫,是馬皇後之女安慶公主的丈夫,他仗着自己的尊貴身份,藐視國家法律,向陝西販運私茶,結果被一個小官吏告發了。朱元璋毫不留情地賜死了他,并封賞了那個不畏權貴的正直小吏。朱元璋的父母兄弟都早亡,朱家子弟中他隻有一個親侄子朱文正。可朱文正犯法後,朱元璋照樣罷免了他的官職。開國功臣湯和,是與朱元璋一起長大的患難兄弟,他的姑夫仗着自己有靠山,隐瞞常州的土地,逃避賦稅,也被朱元璋毫不留情地處死了。

朱元璋稱帝30餘年,還公開懲處了幾起大的A錢案,其中最大的是戶部侍郎郭桓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禦史餘敏、丁舉廷告發郭桓夥同北京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集體舞弊、侵吞官糧。朱元璋下诏徹查此案,結果查實A錢的錢款數額巨大,若折成糧食竟達2400多萬石他頓時雷霆震怒,下令嚴懲不貸,結果牽涉的兒萬大小貪官都人頭落地,受株連抄家的不計其數。經過這樣一番嚴刑峻法,明朝初期的吏治十分消明、社會秩序穩定,百姓也逐漸安定下來。

朱元章出身寒微,曆盡坎坷,對百姓的苦難非常了解。他用法律穩固統治後,就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來發展生産。元朝時期、高官貴族都蓄奴成風,有的人家奴仆竟達數千。到了明朝,為了保證農業生産能有足夠的勞動力,朱元璋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下诏:禁止普通地主蓄養奴婢,違者杖刑一百;已經蓄養的奴婢均放為良民;因饑荒而賣身為奴的人,政府為其贖身。除此之外,朱元璋還控制寺院的發展,道使不少僧尼還俗,成為農業生産的勞動力。接着朱元璋又對墾荒進行獎勵,并實行屯田,還大力興修水利,鼓勵種植棉桑等經濟作物,而賦稅徭役則盡量減輕。這些措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國的稅糧達3279萬石,是元朝一年稅糧的3倍,同時全國人口也增加了700多萬,明初的社會經濟呈現出繁榮氣象。

朱元璋深知稼穑艱難,對百姓非常體恤,就自己帶頭提倡節儉。他身為帝王,服飾儀仗應多用金飾,而他卻一律改用銅飾。他的飲食起居也如同普通的中産人家,宮中後妃等人也從不做奢華打扮。他還命太監們在皇宮牆邊種菜,以取代亭台樓閣。他對兒子們的要求也十分嚴厲,皇子們不僅平日要穿麻鞋,戴竹笠,而且出城辦事,按照路程的遠近,是步行還是騎馬也要按規定确定。朱元璋深感自幼家貧,讀書太少,是以稱帝後一直勤奮好學,還經常向儒生們請教。幾十年下來,他不僅能寫手劄、軍令,還能吟詩作賦。他的這種勤學精神,在曆代帝王中都是少有的。

朱元璋用嚴刑和寬政穩固了大明江山後,對整個政治體制進行改革,極力加強中央集權。元朝時期,地方設行中書省,是朝廷中書省的分支,掌控一個省的軍政、民政、财政和司法,職權非常大。朱元璋自己也做過行中書省的丞相,對這種弊端深有體會。明洪武九年(1376年),他下令廢除了行中書省,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分管行政、司法和軍事,三者地位平等,既互相獨立又互相牽制、都聽命于中央政府。由此,朱元璋将地方大權抓到了自己手中。

接着,朱元璋又對中央機構進行改革。他稱帝後,設有左、右丞相李善長和徐達二人。李善長理政事,徐達理軍事,兩人都很能幹也很忠心,與朱元璋也沒有發生過什麼沖突。後來李善長将相位傳給了女婿胡惟庸,胡惟庸很有野心,他人朝後就迅速培植黨羽,獨斷專行,逐漸威脅到了皇權。明洪武土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謀反為由将其誅殺,接着又宣布撤銷中書省,不再設立丞相、由吏、盧、禮、兵、刑、工六部分管各種政事,直接向皇帝報告,進而将權力完全抓到了直己手中。不過如此一來,朱元璋要處理的政務也激增,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疲憊不堪。為了減輕負擔,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設定了華蓋、文華、武英、文淵、東閣等殿閣大學士,由品級較低的編修、進讀等官員充任,幫他閱奏章,草文書。由此,朱元璋輕松了不少、皇權也不受影響。

乞丐皇帝------朱元璋

冷血誅功臣

朱元璋的權力欲望非常強,他大刀闊斧地改革,将皇權牢握在手裡,還是不放心,又強化了監察機構,對官員進行監視和控制。他在都察院設立了13道監察禦史,還開創了一個著名的特務機構,就是曆史上臭名昭署的錦衣衛。

朱元璋在位30餘年,錦衣衛遍布全國,對文武官員的一言一行都嚴密監視。甚至有的大臣告老還鄉後,未元璋不放心,還讓特務去監視。而朝中大臣,即使是赤膽忠心的名臣,朱元璋也對他們很猜忌。大學士宋濂在家宴客的菜肴名單,國子監祭酒在家生氣的樣子,甚至有的大臣在家與妻妾玩麻将丢失的一張二萬,朱元璋都了如指掌。他還經常帶着侍從微服私訪,可能會突然出現在某個大臣的家裡。在他的嚴密監視下,大臣們人人自危。好在明初的官員大都比較忠心,是以沒有出現什麼慘劇。不過朱元障開了特務機構的先例,後來被專權的太監等人利用,作為打擊報複大臣的有力武器,為此有許多人深受其害。

朱元璋的猜忌心如此重,對那些追随他打下江山的開國功臣們自然更不放心。 起初他給這些功勳大臣們加官晉爵,并結為兒女親家,以此确他們對自己忠心。他還把自己的兒子們都分到各地去做親王,來監視地的軍事将領。功臣們有了顯貴身份後,不少人就日益驕縱,腐敗堕落了。朱元璋見政治婚姻不起作用,就幹脆大開殺戒。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謀反案,共有近3萬人被殺,已經退休在家的77歲老臣李善長一家70多口人也在其中;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開國老臣藍玉因謀反被誅,受牽連而死的近15000人。開國第一功臣徐達,朱元璋也沒有放過。徐達背上生疽,最忌吃蒸鵝等物,朱元璋卻偏偏賜蒸鵝給他。徐達明白其中的用意,隻好含淚食用,幾天之後就病故了。隻有老臣湯和主動交出兵權,告老還鄉,從此絕口不提任何國事,才得以壽終正寝。朱元璋大殺功臣的行為令大臣們寒心,人人惶恐,不過他也确實為子孫後世消除了篡權的隐患。朱元璋雖然沒有對自己的行為公開忏悔過,但他晚年也曾告誡子孫不要效仿這種做法,可見他還是有悔意的。不過為了鞏固皇權,他還是六親不認、冷血無情。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他的孫子朱允蚊繼位,即明惠帝。朱元璋死後,葬于孝陵,谥号“高皇帝”,廟号"太祖"。他在位30年不僅創立了大明基業,而且形成了成熟MIDX的施政綱領,修訂了完善的法律,規劃出整個明王朝的政治體制。

乞丐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