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作者:維達說

如果将喜馬拉雅山脈看成一條由岩石構築的城牆,那麼地球上沒有哪條山脈比它更偉岸、雄壯。它鎮守着中國的西南邊陲,高聳入雲、橫亘東西,是為地球之巅,成為青藏高原腹地與南亞次大陸之間的一道難以逾越的天然障礙。同時作為地球“第三極”,積蓄的厚重冰川,為周遭18億人帶來了生命之水,成為“南亞水塔”,進而成為了印藏文化的源泉,改變了亞洲文明的曆程。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青藏高原邊緣的世界最高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蜿蜒于青藏高原的南部邊緣,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東西跨度達2450公裡,寬在200—300公裡間。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超過7000米的高峰多達110座,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有10座都分布在這裡,其中包括海拔8848.86米(2020年)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瑪峰。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從國際空間站拍攝的珠峰周圍群山,湖泊為佩枯錯,圖檔源自@NASA

但喜馬拉雅山脈并非亘古高聳的,在65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所在的位置還隻是一個名為新特提斯洋的大洋海底。而印度闆塊自8000千萬年前與非洲闆塊“分手”後,在3000萬年的時間裡,以每年25-30厘米的速度一路向北漂移了6400餘公裡,并最終于5050萬年前撞向歐亞闆塊,1000公裡寬的岩石被擠壓到僅有250公裡寬。古老的新特提斯洋脫海成陸,青藏高原地區基本結束海洋時代,這便是學術界所言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也讓整個喜馬拉雅山脈的構成體系泾渭分明,在喜馬拉雅山脈從南到北的200—300公裡跨度中,可分為外喜馬拉雅山、小喜馬拉雅山、大喜馬拉雅山和特提斯喜馬拉雅山這4條橫向的山帶,每條山帶都具明顯的地形特征和地質特點,而在2450公裡的長度中,也可以按照河流劃分為三段:普蘭孔雀河以西為西段,普蘭孔雀河和亞東河之間為中段,亞東河以東為東段。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在這場持續千年的劇烈構造運動中,印度闆塊不斷俯沖到歐亞大陸之下,碰撞導緻的強大擠壓力,新特提斯洋褶皺隆起,于是喜馬拉雅山脈開始形成。最終到15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已經接近如今的高度,之後印度闆塊沿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以每年約5厘米的速度繼續向歐亞大陸的南緣俯沖擠壓,使得時至今日的喜馬拉雅山脈仍在擡升中。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不過,每年5厘米的速度對于全球的地質闆塊來說都屬于高速運動了,這必然會積蓄巨大的能量,而地球釋放能量的手段除了火山爆發,就屬地震了,是以喜馬拉雅山脈也是一個地震高發區域。比如2015年發生在尼泊爾博克拉的8.1級大地震,就給尼泊爾造成了諸多人員死傷和巨大的财産損失。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喜馬拉雅山脈高聳的自然之力

在漫長地質時代隆起的喜馬拉雅山,如同一道高大無比的城牆,綿亘在南亞、中亞、東亞的接壤地帶,也成就了北方青藏高原與南方南亞次大陸之間迥異的地理環境。由于高海拔,以及西南季風和西風帶的影響,喜馬拉雅山脈成為了冰川的發育中心。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夏季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水汽随着南亞季風一路湧向喜馬拉雅山脈,受到高聳山脈的阻擋後爬升,受冷後雲中水汽凝結成雪,從天而降。是以喜馬拉雅山脈的名字,在藏語中的意思便是“雪的故鄉”。降雪經過壓實、融水改造等一系列實體演變過程便形成了冰川。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喜馬拉雅山脈中有現代冰川17297條,總面積約34782平方公裡,主要的山谷冰川長度都在10公裡以上。比如位于喜馬拉雅山中段的幹城章嘉峰東坡的熱母冰川,就是喜馬拉雅山最長的冰川長度達到28公裡;還有卓奧友峰北坡的加布拉冰川,長21公裡,南坡的格重巴冰川,長22公裡。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喜馬拉雅山脈之是以有如此衆多的冰川,除了跟南亞季風和海拔有關外,還跟喜馬拉雅山南北坡的地貌地勢密切相關。喜馬拉雅山南坡山高谷深,森林茂密,自然景觀的垂直地帶性明顯。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而北坡為高寒寬谷盆地,其自然帶迥異于南坡,海拔4000至5000米為高原寒冷半幹旱草原帶,偶見伏地柏等灌叢,5000至5600米為高山寒凍草甸植被帶,5600至6000米間為高山寒凍地衣帶,60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是以北坡的多數冰川,冰面淨潔,表碛薄,且都在多年凍土帶以上。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而南坡具體表現為海拔1600至2500米間為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2500至3100米間為山地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3100至4000米為山地寒溫帶針葉林,4000至4700米間為亞高山寒帶灌叢草甸帶,4700至5200米間為高山寒凍草甸墊狀植被帶,5200至5500米間為高山寒凍地衣帶,5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是以南坡的多數大冰川,中下段布滿表碛、表碛丘陵和冰面湖。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而在降水的水汽補給上,喜馬拉雅山脈的西段克什米爾一帶,受地中海型西風帶降水補給較多,冬春多降雪,多數冰川屬冬春補給型的海洋型冰川,而喜馬拉雅山脈東端,特别是臨近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區域,是孟加拉灣南亞夏季風北上的通道,是以發育了季風海洋型冰川。而這些儲存着大量淡水的冰川也成了衆多河流的發源地。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南亞的水塔,諸河的源泉

這些冰川消融彙集的19條水系為印度河、恒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供應了珍貴的水源,為中下遊18億群眾提供生産生活用水。比如印度河,其正源獅泉河(藏語稱森格藏布),從神山岡仁波齊峰北面的凱拉斯峰冰川發源後,自東南向西北流經克什米爾,彙集喜馬拉雅山脈西段的水源後,轉向西南貫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奔騰3600公裡後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河,成為古印度文明的搖籃。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還有印度教徒眼中最神聖的河流的恒河,作為印度最長的河流,便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坡甘珂特的根戈德裡冰川,全長2700公裡,橫貫印度東北部。不過據國際上河源唯遠、水量唯大的認定原則,恒河的正源應該是發源于西藏阿裡的甲紮崗噶河。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印度教教徒一生四大夙願:住瓦拉納西、結交聖人、飲恒河水和敬仰濕婆

但不管如何,被稱為“甘伽”的恒河,是印度人人心向往的聖河,根據傳說:聖者拜基拉達終年風餐露宿修行于喜馬拉雅山,他的虔誠和毅力感動了天上的甘伽女神,女神便降臨到濕婆大神頭上,順着大神的頭發流到了人間,變成了聖河——恒河。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印度每12年一度的“宮巴庫會”,即恒河聖水沐浴節

是以千百年來,恒河像血脈一樣流淌在印度教徒心中,接受他們的頂禮膜拜。每12年一度的“宮巴庫會”,即恒河聖水沐浴節,已經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虔誠的印度教徒在恒河岸邊接受洗禮、朝拜沐浴和迎接死亡。恒河成了他們溫柔的搖籃,也是他們冰冷的墓地。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雅魯藏布江與南迦巴瓦峰衛星三維實景圖。衛星資料來源:天地圖

而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北麓傑馬央宗冰川的雅魯藏布江,則是中國最長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上遊稱為馬泉河,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然後在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迦巴瓦峰轉向南流,經過藏南地區後進入印度阿薩姆邦,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最後在孟加拉國境内與恒河彙合後注入孟加拉灣,這裡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迦巴瓦峰,海拔 7782 米,山腳下是奔騰的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大峽谷是世界最深也是最長的大峽谷,水能蘊藏量極其豐富,其總量在中國也僅次于長江。此外,雅魯藏布江作為青藏高原上的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積雖僅占西藏的20%左右,其養育的人口卻幾乎是西藏總人口的半數,擁有的耕地和糧食産量則占到了全藏的近八成,是藏文明誕生和發展的搖籃。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雅魯藏布江峽谷

超高垂直落差,塑造多樣生機

古老的冰川、厚重的積雪和發源的河流,并非是喜馬拉雅山脈的全部。在這片離天空最近的第三極,既有世界之巅珠穆朗瑪峰,也有海拔僅幾百米的平原峽谷,8000米的超高垂直落差,賦予了喜馬拉雅山區立體多樣的植被群落結構和獨特的生态系統,這裡也造就了大陸最為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帶。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割裂了喜馬拉雅山脈的巨大地形屏障,讓印度洋暖濕氣流得以進入高原,孕育出一片熱帶季雨林

從位于東部墨脫縣、年降水量5000毫米以上的“中國雨都”巴昔卡到巴基斯坦境内不足150毫米的半幹旱地帶,在降水減少的過程中,永久雪線從東部的海拔4800米逐漸上升到西喜馬拉雅的5800米左右。這一系列變化最直接的展現就是地表植被組成,如山腳的植被基帶從東部的熱帶雨林逐漸過渡到中部的粗壯娑羅雙季雨林,再到西部的幹旱落葉林,幾乎包含了赤道到北極的所有典型植被帶類型。

喜馬拉雅山脈:不隻是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天然屏障,更是南亞水塔

圍繞喜馬拉雅山脈分布的印藏文化圈

這就是喜馬拉雅山脈,沉寂的冰雪世界并不是這條巨大山脈的全部,因為冰川成就了河流的源泉,也就在萬物有靈的泛神崇敬中扮演着神聖的地位,進而成為了印藏文化的發源載體,時至今日仍然在影響着山脈周遭億萬生民。

上期回顧:中印邊界中段:未定的國界,卻是距印度首都300多公裡的戰略要地

備注:本文是《中印實控邊界》系列的第6章,僅為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轉發。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地理公社,如有版權私聯請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