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路見七葉樹,一草一木見世界】

作者:來蘇來蘇

題記:昨日杭城正式入夏,氣溫的回升讓心融化,洋溢着溫暖,給人帶來“眼、耳、鼻、舌、身、意”之美好享受。遠方,有“氧氣音樂節”的歡暢;身旁,是人間溫情的流淌。亦如博爾赫斯說的:“花隻是靜靜地開放,卻讓許多眼睛找到了風景。”是的,閑适是忙碌的另一面,生活需要驚喜,也需要出離;每個人都要點亮一盞燈,隻有内心光明的人,才能開啟心靈的智慧,摒棄浮躁和雜蕪,收獲向上的力量。每一天,由着微然的小事,參與點滴的行動,專注于審美的過程,便是納悅自己、滋養身心的過程。平凡之中現生趣,有意境,是為本篇。

【路見七葉樹,一草一木見世界】

晨起,路過小區後面一條樹蔭遮蔽的小道,走着走着,猛然想起這些天常看到的、長出寶塔狀白色花朵的樹就是傳說中的七葉樹。顧名思義,因為它的葉子猶如撐開的手掌,卻有七瓣葉子,很是特别。

再仔細想,這種樹在本地還是蠻多的。隻是有時候路過沒留意罷了。

通常情況下,七葉樹在五月初便進入花期,這會兒,花開得正旺。不過,除了觀賞,七葉樹可是有用之材。它的木質細密可制成各種家用器具,葉芽可代茶飲,樹皮和根可制成肥皂,樹葉、花朵可做染料,其果實如栗,被稱作開心果、猴闆栗。

【路見七葉樹,一草一木見世界】

不過随環境的不同,七葉樹的意義也不盡相同。譬如它在佛門聖地靈隐寺,長成郁郁蔥蔥的一片,每年此時,七葉樹“白花似塔向上開,綠葉七片如手掌”,甚是好看。

說起來,佛門有四種聖樹,其一是佛陀誕生處的無憂樹,二是佛陀成佛處的菩提樹,其三是佛陀居住和講法處的七葉樹,其四是佛陀涅槃升天處的娑羅樹。也許,正因為七葉樹既可觀賞又可利用,生命力強,适應性好,因其樸素無華的特性才會與佛結緣,用作解開衆生疑惑和闡發慈悲情懷之象征。

一草一木,皆見世界;人間萬物,盡顯情意。也許凡事不必都得求解,一朵花的美好,一片葉的奇特,隻要被你我看到,就有了新的意義。

【路見七葉樹,一草一木見世界】

很多時候,人們因為忙碌,見不到四季和陽光,也不會去關注這種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但不可忘記,人須因循“定其心,應天下之變”,以“求知”而“明理”,進而“悟徹”,方可擁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握好自己人生的方向盤。

過去的時候,我有幸當過一陣子的“教壇”師者,猶似七葉樹下講法,與人分享讀書體會。“我蠻喜歡你的誦讀,對我幫助很大,讓我對今後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也希望今後來我老家花果山(江蘇連雲港)玩。”這是老趙出發前對我說的話。望着一臉誠懇的他,我十分感動,也有些心安。

【路見七葉樹,一草一木見世界】

如今回老家,昨日無意中看到一把滿是滄桑味的小木椅,頗感親切。那是我五歲時,家裡正好來了木匠做家具,母親跟父親商量特意勻出木料為我做的,小巧精緻,是給幼時的我看書寫字用的。雖說歲月滔滔地流走,可小木椅依然紮實好用,在平淡中變得真切自然,盡顯一份從容。

【路見七葉樹,一草一木見世界】

六祖慧能說過:“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他說的“方寸”,指的是以當下的現實之心把握好度。人最現實,務須把握。作為被大英博物館收納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的六祖,希望每個人既向内探求,又踏實奔竟,做到内在修養和外在價值兼得,這樣的現實之心才是正确的探求,也是有益的人生。

行事不順遂,說明你的德行不夠圓滿,功夫沒有下足。人隻有充分擴充善良本性,才是基本修養,也是知天命的唯一通道。

走過樹蔭,我回頭看見暖風晴日下的七葉樹,安然若素,不見一絲浮躁和慵懶。

【路見七葉樹,一草一木見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