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家沒個五十萬現金啊,中國沒那麼窮,現在家庭平均資産300萬”看到此番言論,我老淚縱橫,真的是這樣嗎?說這話的是某位經

作者:佳甯說曆史

“誰家沒個五十萬現金啊,中國沒那麼窮,現在家庭平均資産300萬”看到此番言論,我老淚縱橫,真的是這樣嗎?

說這話的是某位經濟專家,我感覺這話怎麼那麼刺耳,深深的紮痛了我的心,中國家庭平均資産300萬,沒有的怎麼辦呢?

要我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每個家庭平均300萬資産,随時能拿出50萬現金,這個我還是比較信服的,除了這幾個城市的土著以外,能在這裡立足的也是人中龍鳳,别說300萬甚至 3,000萬都是毛毛雨。

可是,除了這4個一線城市以外,還有二線、三線、四線,甚至還有大量的農村人口,這些人都能保證有300萬資産,随時随地拿出50萬現金嗎?專家的話是不是以偏概全了?

專家的言論總是語出驚人,其實這也可以了解,畢竟在高處站的時間長了沒辦法也無法設身處地的了解底層人民,很多人每天疲勞拼命,半刻也不敢停歇,最後卻僅僅隻夠溫飽,得一場病立馬回到解放前。

我記得有一次《魯豫有約》有三個來自山區的小朋友做客直播間,小朋友們告訴魯豫,他們那裡吃菜很困難。

“那你們為什麼不吃肉呢,是因為肉容易壞還是其他的原因。”魯豫有些疑惑的問道。

魯豫的話一說出口,一個小朋友低下了頭。

沉思片刻之後,其中有一個年紀大一點的小女孩,怯怯地說道:“肉太貴了,爸媽買不起。”

“是嗎?我現在都不知道肉價,你們怎麼知道這種小事。”

看完這個節目,我是又難過又心疼,心疼那幾個孩子。

這就是“何不食肉糜”的再版,晉惠帝此言一出,被後人笑話了2000年。

有一年,某些地區發生了水患和嚴重的災害,大臣着急忙慌的來上報:“陛下很多災民都吃不上飯了,餓死了不少人,怎麼辦?”

晉惠帝司馬衷聽後,頭也沒擡,漫不經心的說了一句:“何不食肉糜?”

“肉糜”就是肉粥,相當于現在的皮蛋瘦肉粥,這種食物在當時的晉朝的皇宮是最低級的食物了。

現在想起來也不能怪晉惠帝,畢竟他從小生在皇宮,長在皇宮。

可是現在那些所謂高層的人,一遍又一遍的演繹着“何不食肉糜。”真是讓人笑掉大牙,贻笑大方。

其實那位經濟專家我說的50萬現金特指的股民,他們人均300萬資産,有人就偏較這個真,于是,就開始運用各種方式測算,最後的結果也是被現實狠狠的打臉。

“誰家沒個五十萬現金啊,中國沒那麼窮,現在家庭平均資産300萬”看到此番言論,我老淚縱橫,真的是這樣嗎?說這話的是某位經
“誰家沒個五十萬現金啊,中國沒那麼窮,現在家庭平均資産300萬”看到此番言論,我老淚縱橫,真的是這樣嗎?說這話的是某位經
“誰家沒個五十萬現金啊,中國沒那麼窮,現在家庭平均資産300萬”看到此番言論,我老淚縱橫,真的是這樣嗎?說這話的是某位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