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推進智慧工地建設至2035,附建設規劃、建設實施及場景範例

作者:數字菁英網

智慧工地是指依托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能、移動網際網路、BIM及虛拟現實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建立在高度資訊化、智能化基礎上的一種支援對人和物全面感覺、工藝工法智能化、工作互通互聯、資訊協同共享、決策資料賦能、風險智慧預控的建設工程工地。

智慧工地是推動城市“規建管用”一體化閉環運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住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集中展現之一。智慧工地建設需聚焦目前監管需求,展現智慧賦能,提升現行監管水準。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十四五”建築業發展規劃》和《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十四五”規劃》的有關要求,促進智慧場景應用與業務流程再造融合,提升建設工程品質安全全過程管理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準,上海住建釋出了《上海市智慧工地建設指引(試行)》。

檔案從智慧工地建設規劃、建設實施、持續推進、保障措施、場景範例給出了指引。

海推進智慧工地建設至2035,附建設規劃、建設實施及場景範例

智慧工地指引目标

近期目标(2023年~2026年)

第一階段:完善智慧工地試驗室場景孵化論證機制;建立智慧工地建設的管理機制;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形成智慧工地建設、管理和評價的标準體系;建立全市智慧工地各層級監管平台;工地“智慧安全”建設初見成效。

第二階段:市級智慧工地監管平台實作全市覆寫,并在各企業或工地管理平台接通方面做到能接盡接;采取政策引導和評優激勵措施,發揮智慧工地試點項目引領示範作用;專業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提升,為智慧工地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工地“智慧安全”建設模式基本形成,工地安全品質數字化管理效能顯著提高;智慧監管模式逐漸向安全以外領域融合、推廣。

中遠期目标(2027年~2035年)

智慧工地全市普遍推廣,智慧工地場景培育和應用等管理機制成熟,上海智慧工地發展水準大幅提升,住建行業湧現一批高潛力的數字新型企業,形成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智慧工地“上海品牌”企業。

海推進智慧工地建設至2035,附建設規劃、建設實施及場景範例

指引内容

智慧工地項目策劃

智慧工地項目策劃應綜合考慮政府監管需求、企業管理需求以及項目部實施需求。

海推進智慧工地建設至2035,附建設規劃、建設實施及場景範例

智慧工地策劃和實施不是靜态的,随着動态資料彙集和分級監督管理,不斷驗證和評價工地項目的智慧工地實施水準。通過彙聚分析大量工地項目實施智慧工地的資料和經驗,不斷回報、提升和疊代智慧工地的技術水準和管理模式。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建設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可分為市(區)級、企業級和項目級,并建構“風險分級全管控、隐患排查快治理”的雙控體系。

管理平台利用大資料技術打造在建工程的事件中心(含待辦和預警)、處置中心、評價中心和決策中心,實作對在建工程各方責任主體和施工行為的統一管理,深化決策分析資料支撐能力。

智慧工地基礎條件建設

數字技術基礎條件是實作智慧工地智能傳輸、智慧監管的必備要素。

通過資料采集裝置、資訊傳輸裝置、資料儲存設備、分析運算裝置、軟體系統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應用,加強數字基礎标準化的研究和應用,實作現場資料實時感覺監測,提高資料的及時性、準确性和有效性,提升工程項目綜合管理效率,賦能智慧評估預測,達到實時回報、自動控制、科學分析、智慧決策的目的。

智慧工地應用場景建設

從項目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五方責任主體對工地現場管理的不同訴求出發,對安全管理、品質管理、人員管理、裝置管理、物料管理、生産管理、綠色施工等實作事前預防預控、事中智能管控、事後統計分析、過程智慧決策的管理模式。

并逐漸将管理模式從行業管理延伸至跨方管理、跨企業管理、跨項目管理,打通項目、企業、行業管理層級,實作現場資料互聯互通、項目參與各方的一體化管理。

智慧工地保障資金投入

充分調動發揮企業積極性,制定激勵及限制政策,解決智慧工地建設過程中的資金投入問題。

建設機關要将智慧工地建設費用納入安全文明措施費用中,保障安全文明措施費用支出、督促施工機關制定智慧工地建設費用計劃并加強監管,確定智慧工地建設有序推進。

施工總承包企業要完善智慧工地建設費用計劃,費用從安全文明措施費中列支。按要求自主標明滿足功能規範和接入标準的各型裝置,規範簽訂裝置采購、租賃、運維合同,強化各類裝置運作維護保障工作。

監理機關應積極參與推進智慧工地建設,并有效應用于施工現場實際管理。

海推進智慧工地建設至2035,附建設規劃、建設實施及場景範例

範例場景

揚塵線上監測

本場景通過建設揚塵資料管理平台、工地視訊監測平台、揚塵裝置運維記錄管理平台,對工地現場揚塵防控形成全覆寫、可視化、常态化的管理體系。

項目關鍵崗位到崗履職管理

工地現場關鍵崗位人員人臉識别考勤系統,系統通過定位打卡、人臉識别方式采集到崗資料,通過資訊比對确認施工現場關鍵崗位人員身份,并對不符合項進行自動識别和整改派單,提升監管能效。

基坑線上監測

系統通過自動化傳感器實時監測、人工監測上傳和工況資料的內建應用,對基坑工程安全狀态進行評估和風險管理,有效整合政府管理部門、基坑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監測等多方資源,為基坑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便捷可靠的資料管理和工程資訊化服務。

來源:綜合上海住建、上海人民政府網、數字菁英網整理

編輯:SCOC智城中國

稽核:數字經濟一線

聲明:轉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描述,文章内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或違反微信公衆平台營運規範,請聯系[email protected]删除。

海推進智慧工地建設至2035,附建設規劃、建設實施及場景範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