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月26日 黑卷尾

作者:教育非常有前途

Dicrurus macrocercus是一種28cm長的雀形蟒蛇,雖然很常見,分布廣泛,但由于其羽毛顔色不明顯,頭部顔色較暗,頭部小,是以經常被誤認為是小烏鴉的物種而被忽視。

5月26日 黑卷尾

黑色卷尾(照片:smh.com.au)

黑色卷曲的尾巴是黑色的,黑色的羽毛覆寫着一點藍綠色的金屬光澤,虹膜是深紅色的,坩埚較厚,基部有胡須(類似于胡須),較長的尾羽是深叉 - 尾羽從中心到側面依次更長,最外層的尾羽向外彎曲并略微向上。這種彎曲的上翹尾羽非常有特色,很少有鳥類有這樣的尾羽。黑尾雌鳥和雄鳥看起來相似,但幼鳥并不全是黑色的,它們的腹部是白色的,有黑色的鱗片狀斑點。黑色卷曲尾巴的深叉尾羽與烏鴉,桉樹和Dicrurus hotntottus等類似鳥類相比是一個重要的識别特征,這些鳥類都是黑色的。

5月26日 黑卷尾

發冠卷發 (圖檔來源:維基)

5月26日 黑卷尾

發冠卷曲,頭頂上有幾根絲滑的羽毛,有時可以看到,大多數時候并不明顯。尾羽卷起,側面更清晰(圖檔來源:中國野生鳥類手冊,左上角)

尾部的尾羽比較奇特,除了卷曲外,還有外側尾羽延伸絲滑,羽軸一側末端有片狀羽毛,飛起來這飄動的兩條絲帶拖在後面很美觀。例如,Dicrurus paradiseus。

5月26日 黑卷尾

大尾巴、前額基部的小"鳳凰"和外側延伸的尾羽是重要的識别特征(照片:markeaton.org)

黑卷尾廣泛分布于東亞和南亞,是華北、南北大片地區常見的夏季候鳥,雲南、台灣、海南、南亞和東南亞地區有保留鳥類和冬季候鳥。黑卷尾是一種低空栖樹栖鳥類,常站在樹冠和灌木叢的頂部,也經常突然飛下來,掃過灌木叢或草地捕食昆蟲,身體修長的姿勢優美,尾羽張開在一起,使深叉形狀。站立或飛翔像發推文,響亮而引人注目,嘶啞的音節有點類似于烏鴉般的叫聲。黑尾一般是單尾或成對的,非繁殖季節也可以成群結隊地收集,可以在平原,丘陵開闊的林地,森林邊緣和濕地,或在村莊和城市公園中看到。

5月26日 黑卷尾

黑色卷尾(圖檔:sjl.csie.chu.edu.tw)

黑色卷曲的尾巴在樹冠延伸的細枝上建造精緻的碗形編織巢穴,巢的材質一般為死草,每次産卵2~4片,每年建造新的巢穴進行繁殖。黑卷尾巴高度像田地,如果猛禽或烏鴉在繁殖期間侵入黑卷尾巴的巢穴區域,它們會受到黑卷尾巴的持續和猛烈攻擊,直到入侵者最終離開。

5月26日 黑卷尾

黑尾攻擊蛇雕塑(Spilornis cheela)(照片:ngm.nationalgeographic)

(本文合著:smh.com.au)

---------------------------------------- 匿名拆分行----------------------------------------

城市不僅屬于人類,也屬于潛伏其中的億萬美好生活。Fruitshellnet加入阿克蘇諾貝爾,向您贈送最真誠的年度禮物——城市物種月曆。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

p.s. 物種月曆有微信号哦,如果紙質月曆和群貼不能滿足你,掃描下面的二維碼,物種月曆也可以從現在開始随身攜帶!

5月26日 黑卷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