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污泥中毒不要怕,讀完本文心裡就有數了更多關注公号:環保水處理(hbscl01)

作者:環保水處理hbscl01

< h1級"pgc-h-arrow-right"data-track""1">更加關注公衆名稱:環保水處理(hbscl01)。</h1>

污泥中毒主要表現為其突如其來、不可預測、難以判斷、難以恢複!是以,污泥中毒的運作尤為重要,本文總結了污泥中毒後的應急操作步驟,可作為污水處理污泥中毒的應急預案!

污泥中毒不要怕,讀完本文心裡就有數了更多關注公号:環保水處理(hbscl01)

一、污泥中毒原因的判斷

生物處理系統中毒事件發生後,為了避免情況的進一步擴大,我們可以在判斷生物系統是否中毒時,從感官、理化、特殊三種方法,從中醫知識中學習,觀察其"臨床表現",進而分析和判斷其"原因"。

1、感官名額分析

生物處理系統的微生物特性是好是壞,這可以從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結構,曝氣池和最終沉沒池的運作中看出。在曝氣池中,大量絮狀污泥位,稱為活性污泥絮狀物,懸浮在肉眼中。每個絮凝物含有數千種活性微生物。當操作檢查員檢查現場時,他們可以定期觀察活性污泥的"面"。用中醫看病人,從"看、聞"字開始。首先,從顔色、氣味、泡沫、流量、透明度等主要項目對曝氣池進行檢視和分析,即可以快速确定生化系統是否中毒,時間最短,有利于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迅速采取對策,避免情況進一步擴大。

1、正常狀态

當曝氣池正常運作時,活性污泥通常呈黃褐色,略帶泥土味。在充氧過程中,正常的曝氣泡沫是少量細小散落在曝氣池中,總面積約為1/10,可以聽到曝氣池的沙聲,泡沫呈乳白色。最終下沉的液面狀态也與整個系統的正常運作密切相關,應注意觀察泥漿表面的高度和低,上層液體的透明度,是否有漂移,泥漿大小等。當最終沉澱池正常運作時,上層液體清澈透明,活性污泥沉澱特性好。

2、中毒狀态

在微生物中毒生物處理系統的早期階段,操作人員可以發現,曝氣池的活性污泥一般會從原來的黃褐色急劇變為土,泡沫變黃,個體增加,而數量增加,占池面的30%~50%;在中後期,操作人員可以發現,曝氣池的活性污泥一般會從黃褐色急劇變為黑色,有異味,泡沫數量急劇增加,覆寫池表面90%以上;

在接到操作人員的水質異常報告後,技術人員還結合COD、氨氮、全氮等線上儀器資料進行對比。一般中毒後,水質名額會異常變化,呈現線性變化關系。

2、理化名額分析

污水處理廠管理人員在運作中檢查員報告異常情況,一般會立即要求水質化學家對生物系統水樣進行檢測,加強對污泥樣品進行實驗室分析的頻率,采取活性污泥生物相位觀察,監測活性污泥的耗氧率、DO、污泥沉降率、污泥體積指數和密度指數, 污泥沉降率等措施要做進一步的理化分析,可以大緻确定生物系統中微生物是否中毒、中毒程度、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變化過程。

雖然這種分析需要很長時間,一般需要2~3h,但資料的可靠性很高,多能源判斷廢水的淨化程度和活性污泥的狀态,往往作為污水處理廠生化系統應急控制的基礎。

3、重金屬名額專項分析

重金屬分析儀器較昂貴,一般的污水處理廠沒有配置。污水處理廠必要時可以對污水和污泥進行取樣并送往國家标準化實驗室(城市排水監測站)進行重金屬名額的專門分析,類似普通醫院醫生對特殊患者進行大醫院專項檢查,以便獲得最終資料,确認上述感覺檢查, 理化分析結果真正可靠。生物系統中微生物中毒後,可以用重金屬分析水和泥漿樣品,并獲得實際資料。

這個過程一般需要最長的時間,1~2d,但資料最準确,要确認生化系統是否中毒,主要是重金屬進入,具體用量、程度,還要确認以上兩個步驟的分析精度。通常,這種監測資料被上報上級和環保監督部門,作為污水處理廠生化系統中毒的依據。

二、應對措施

生物處理系統中出現中毒症狀後,首先通過現象觀察,借助理化分析手段,确定中毒原因是否由水中重金屬引起,應對疾病,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情況進一步擴大。污水處理廠一般采取外部和内部措施來應對,具體如下。

1、外部措施

1、向上級報告水質異常情況

污水處理廠發現進水異常後,啟動水質異常應急預案,并立即向上級和轄區環保部門報告相關情況。

2、轄區污染源調查

污水處理廠向上級報告水質異常後,應當立即安排人員從廠外泵站對進水、進水、廠内進水、廠内進水進行24小時抽樣。組織管道人員到廠管網外對污水進行抽檢,并根據進水口的特點對污染源的管轄範圍,特别是排污企業進行重點檢查、抽樣,确定具體污染源,掌握第一手資料,為工廠生産控制提供依據。

3、配合環保局檢查

污水處理廠應積極尋求區環保局的支援,并有力配合其檢查工作,制止企業排污行為過标,盡快在最短的時間内使污水處理廠水恢複正常,符合相關标準,為污水處理廠内部過程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礎。

2、内部措施

污水處理廠在采取外部措施的同時,應根據水質異常情況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對污水生物處理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控制,防止情況進一步擴大。

1、進水量調節

進水發生異常事件後,控制進水進入泵房,根據使用異常程度少進水或間歇性進水,以保證管道污水不溢出,盡量減少進水量,防止高濃度有毒有害污染物進一步毒害生化系統中的微生物, 延長生物系統恢複過程。

2、增加水質檢測頻率

進水異常事件後,水質檢測頻率應從每天1次增加到每天2~3次,加強對曝氣池生物相位的觀察,提供更多全過程的水質資料,進而采取更科學的過程控制措施。在水質檢測中,應注意觀察活性污泥、鈴蟲、單糖、拟除蟲等正常和良好生物的轉子蠕蟲和荔枝中原生動物的變化,如變形蟲、袋鞭蟲和旋轉蠕蟲和蛀蟲。

3、減少回流,增加泥漿的排出量

進水異常事件發生後,在減少進水量的同時,應減少污泥回流,增加惰性污泥在最終下沉池中的排出時間,進一步減少留在最終下沉池中的有毒污泥回充氣池,适當降低曝氣池的污泥濃度, 分離或排放污水中的污染物,控制污泥膨脹和污泥漂浮,将中毒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4、活性污泥微生物馴化培養

上述措施實施後,如果中毒程度不深,可采取間歇性進水、間歇性曝氣池控制方式,好氧池DO保持2~3 mg/l,以加速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長。微生物形成較明顯的活性污泥絮狀物後,連續取水,可采用連續曝氣操作曝氣池,改變鼓風機的開機單元數,使好氧池DO繼續保持在2~3 mg/l,增加回流量,減少泥漿排出量, 可将曝氣池MLSS增加到2500至3500 mg / l,混合液體SVI增加到60至100 mg / l。如果在生物階段觀察到大量的原生動物(如鐘蟲)和少量的來世(如轉子蟲),活性污泥的馴化培養基本成功,生化系統已恢複正常。

5、投出同類型污泥

如果中毒程度較深,可以從近期活性污泥處理廠的曝氣池種子培養中抽出一些活性污泥,以加快植物生化處理系統的回收。微生物恢複、水質表征恢複後,逐漸打開水,慢慢進入水中,在環保部門回報污染源後繼續進行取樣分析和監測。在微生物系統恢複正常并且水質表征恢複後,恢複正常操作。

6、總結經驗

在事态得到控制,應急任務完成後,污水處理廠應及時彙總事故,分析事故原因,編制事故分析報告,找出薄弱環節并加以完善,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7、預防措施

雖然污水處理廠污泥中毒相對較少,但由于其突發性、危害性高、難以發現,應由污水處理廠管理、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予以注意。此類事件計劃應定期排練,以使所有人員熟悉響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