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亞夫

    漢朝興起的時代裡,名将如雲;在盛漢向匈奴讨還公道的時候,也是将星璀璨。作為一位将領,周亞夫比較生不逢時,他錯過了劉邦打天下的時代,也錯過了劉徹向匈奴反擊的時代。但是,他在西漢曆史上仍然寫下了重重的一筆。客觀的講,周亞夫對于漢王朝的貢獻要遠遠的大于李廣、衛青、霍去病等在對匈奴作戰中風光無限的各位英雄們。

    周亞夫,漢代開國元勳周勃的兒子,他的主要貢獻就是幫助漢景帝劉啟在短時間内擺平了“七國之亂”,讓漢王朝能夠獲得文景時代長時間的修生養息,進而養足力氣,有足夠的實力向匈奴開戰。

    公元前180年,周勃夥同陳平等人将漢文帝劉恒扶上台之後,慢慢的就淡出了漢朝的權力中心(周勃這種老實頭怎幺能和陳平這樣陰險狡詐的人對抗呢?)。漢文帝上台後十一年,也就是前169年,周勃在家中安詳去世。考慮到當年對自己的擁戴之功,漢文帝就讓周勃的大兒子周勝之繼承了爵位,還考慮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不過,估計這個周勝之長的不夠英俊潇灑,所有沒有被公主選上。倒黴的事情還在後面,接下來周勝之因為連座獲罪,最後連爵位也丢了。這樣一來,周家的爵位就後繼乏人了。

    此時的周亞夫正當着一個河内守的小官,以他的素質,自然有能力把各項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條。此時就有人向劉恒推薦由周亞夫來繼承周家的爵位,于是劉恒就把周亞夫也封為“侯”,封邑在南條(今德州南十二裡),是以周亞夫就被稱為“條侯”。——這名字真是有夠衰的,像張良的“留侯”、周勃的“绛侯”都聽起來蠻拽的,什幺叫“條侯”啊?

    又過了幾年,匈奴向漢朝發動了大規模的騷擾活動,漢文帝劉恒就在關中地區組織了三支機動部隊已備不時之需。三支部隊的首領分别是宗室弟子劉禮、祝茲侯徐厲以及還在河内守位置上混日子的條侯周亞夫。

    劉禮的部隊駐紮在霸上(也就是鴻門宴的時候劉邦部隊駐紮的位置);徐厲的部隊駐紮在棘門;而周亞夫的部隊駐紮在細柳。部隊備戰很辛苦,是以劉恒就帶着宮室裡的一大票人出來号稱“慰問”士兵(估計是平時在皇宮曆面待得太沒意思了,想出來換換環境)。

    劉恒他老人家的慰問參觀團在霸上和棘門進出自如,飛馳而過,所有的士兵将領都下馬在原地恭恭敬敬的候着并行大禮參拜。但是等到了周亞夫的細柳營前,卻被守營的武士阻攔住了。主子有多大,奴才就有多大——前面帶隊的人頓時就不爽了:皇帝的車仗都敢攔,嫌命長啊?于是就大喊:這是我們皇帝老大的車隊!快開門!

    沒想到門口的都尉毫不含糊,冷冷的回了一句:軍中隻奉将軍的指令,不奉天子的诏書(《六韬》有雲:軍中之事,不聞君命)。然後根本不理睬皇帝的車隊。轉瞬之間,劉恒就自己到了軍營門口了,結果門口的都尉居然對皇帝本人都不買賬。劉恒感覺很沒面子,就讓人拿着節纡(皇帝的信物)去向周亞夫宣聖旨,說皇帝要來勞軍。在接到周亞夫的指令之後,門口的都尉才把皇帝的車隊放了進來,并且告訴皇帝的車夫:軍中不得驅馳。于是車隊緩緩而行,到了中軍,見到周亞夫了,結果周亞夫僅僅是把雙手一拱行了個軍禮,并沒有進行參拜,他說到:甲胄之士不拜,以軍禮見。——哇!如此嚴謹的将軍!劉恒頓時被周亞夫所折服,于是就反過來向周亞夫施禮,感謝他所作的貢獻。

    回去之後,漢文帝劉恒對周亞夫是贊不絕口,很快就把他升為中尉。從此,周亞夫治軍之嚴謹就天下聞名,後世也就把“細柳營”作為精銳部隊的代名詞。國中國文課本的附錄中收有唐代詩人王維的《觀獵》一詩:“風勁角弓鳴,将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裡暮雲平。”在這首詩裡就用到了這個典故。而霸上、棘門軍就隻好作為反面教材了,劉恒自己就這樣評價:霸上、棘門的部隊形同兒戲,随便找些人就可以把他們搞定了;而周亞夫的部隊,是沒有人能夠撼動的。金庸的小說《鹿鼎記》第二十七回:“滇海有人聞鬼哭,棘門此外盡兒嬉”中就用“棘門”來形容禦前侍衛多隆等人跟着韋小寶胡鬧。——呵呵,扯遠了。

    在漢文帝劉恒臨死前,他對自己的兒子劉啟說:如果将來出了什幺事情,需要武力解決的話,可以讓周亞夫去搞定。得到父親的秘訣,劉啟頓時就定心下來,于是一上台就把周亞夫封為車騎将軍。

    漢景帝劉啟原來在當太子的時候就和吳楚等多個諸侯國的國君關系很差,而他上台之後又推行了晁錯同學的“削藩”政策,大大的打擊各個諸侯國的勢力。結果沖突立即激化,結果在漢景帝三年,也就是前154年,由吳王劉濞牽頭,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南王劉辟光、災川王劉賢和膠東王劉雄渠等協從,一共是七個諸侯王一起發動了叛亂,史稱“七國之亂”見到這幺多人造反,劉啟頓時慌了手腳,一開始他還想安撫各位叔伯兄弟,就聽從小人的意見處死了晁錯(因為七國打出了“清君側,除晁錯”的旗号)。結果那邊七位毫不領情,把事情越鬧越大,局勢變的不可收拾。

    這種事情如果處理不好,漢王朝立即就會陷入到無休止的戰亂中,邊境上虎視眈眈的匈奴也會在關鍵的時候給漢王朝緻命的一擊。

    好在劉啟有老爸劉恒給自己留下的殺手锏,他終于下定決心要武力解決,于是任命周亞夫為太尉,率領漢中央軍團平定叛亂。

    前面的皇帝勞軍事件,僅僅表現出了周亞夫練兵、治軍的能力,那幺統兵作戰呢?同樣厲害!在出征前,周亞夫向劉啟有言在先:用忠于朝廷的諸侯梁王的部隊拖住七國的主力——吳楚部隊,然後以精銳斷掉對方的糧道,最後再和敵軍決戰。劉啟倒也沒有多想,就答應了周亞夫。

    周亞夫的部隊到達荥陽的時候,吳楚部隊已經開始瘋狂圍攻梁王了。梁王自然不停地向漢軍主力請求援助,結果周亞夫帶兵跑到昌邑,就龜縮成一團死守不出,面對對面的吳楚軍隊擺出一副畏敵如虎的樣子。梁王望穿秋水沒有人來幫忙,隻好改向老哥劉啟求援。漢景帝劉啟收到梁王的消息,就多次催周亞夫出戰來幫自己的老弟,結果周亞夫把皇帝的诏書向廢紙堆裡一扔,仍然無動于衷,把劉啟同學急得幹瞪眼沒辦法。

    周亞夫繼續按照自己的計劃行動,他派出了大将韓頹當率領漢軍最精銳的輕騎兵部隊襲擊敵人的糧道。韓頹當這個人不是等閑之輩,他曾在匈奴留學過一段時間,對匈奴輕騎兵突襲的戰法了若指掌,是在那個時代漢王朝少有的騎兵高手(韓頹當的老爸就是那個投降匈奴的韓王信,韓頹當在匈奴長大,後來回歸了漢朝)。吳楚部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周亞夫和梁王的部隊上了。韓頹當的騎兵經過并不很激烈的戰鬥就将敵人的補給線切斷了(看來吳楚部隊中真是沒有什幺出色的将領啊)。

    沒有東西吃了,吳楚部隊頓時慌亂起來,他們不分晝夜的向周亞夫的營地發動進攻,妄圖拼個魚死網破。當時周亞夫軍營的部隊中留下的多數是沒有經曆過戰争的新兵,遇到敵人這樣的連續進攻之後,精神狀态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的,結果某一天晚上炸營了。炸營的士兵甚至竄到了周亞夫自己的營帳面前,沒想到周亞夫絲毫不擔心,他居然連起床出來看看的興趣都欠奉。——士兵們亂了半天,發現主帥還能夠在那兒高卧不起安如泰山,心裡也就漸漸的靜了下來,很快的這起炸營事件就被消于無形。關于這件事情,則麼說呢?運氣好?在唐朝後期中央和藩鎮的較量中,發生過李朔雪夜襲蔡州生擒吳元濟的戰例:當時吳元濟聽見外面士兵奔走呼号的聲音之後也是高卧不起,結果就當了俘虜。還是那句話——高手和菜鳥就是有這樣的差別(就連挖鼻孔的樣子都要帥100倍)。

    吳楚部隊繼續垂死掙紮,他們派出部隊大張旗鼓的佯攻周亞夫營寨的東南角,同時将所有的精銳暗伏在西北角。等到認為周亞夫的部隊都被吸引到東南角的時候就讓精銳出動全力攻擊西北角。結果周亞夫早就看穿了敵人的把戲,将主力放在了西北角的防禦上,一舉将敵人擊退。在周亞夫面前,吳楚的将領們奔來奔去被耍的就像跳梁小醜一樣。終于糧草徹底消耗完了,無奈之下吳楚部隊決定退兵。

    厲害的将領号稱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周亞夫就是這樣,在昌邑趴了那麼長時間一動不動,但是機會一來,他的出擊猶如雷霆萬鈞。在周亞夫閃電般的追擊下,吳楚部隊幾乎全軍覆沒,隻是吳王濞跑了。周亞夫懸賞千金,很快吳王濞的人頭就被送到了帳前。首惡既除,鬧得雞犬不甯的“七國之亂”也就很快平定了。——此時距離這場全國性的軍事叛亂開始僅僅三個月多。

    仗是打赢了,但除開軍事上的才能來看,周亞夫的政治嗅覺真不是一般的糟糕。這一仗,他得罪了漢景帝劉啟最親密的老弟、窦太後最寵愛的兒子——梁王。而且在戰後周亞夫看來也沒有向梁王做什麼解釋的工作。從軍事上講,周亞夫的戰略完全是最優化的;但是在政治上,疏不間親,得罪梁王必将導緻嚴重的後果。然後,周亞夫繼續犯土:他阻止劉啟封窦姓為侯,進而得罪了窦太後;然後對劉啟改立太子的事情指手畫腳,結果把皇帝也給得罪了。

    唉,周亞夫在政治方面和張良、陳平等人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甚至連自己的長輩周勃都比不上。他繼續在朝堂和皇帝據理力争,反對皇帝将投靠的匈奴王爺徐盧封侯。結果把靠戰功好不容易混到的丞相位置給弄丢了。接下來周亞夫他老人家仍然不識相,居然在皇帝賜宴的時候當面抱怨自己的飲食檔次不夠,終于磨滅了劉啟最後剩下的一點耐性。當時漢景帝劉啟恨恨的說:這種人不能當我的臣子。

    得罪當朝的三個勢力最大的人,周亞夫還有好果子吃嗎?後來,周亞夫的兒子為老爸預先準備陪葬用的物品,其中有衣甲五百,結果這小子居然強賣不付錢。——這可是國家管制的戰略物資啊!這下被抓到痛腳了,在皇帝授意下,國家司法機構介入,案子到了廷尉手中。這個廷尉也不是什麼好鳥,上來就指責周亞夫要造反。周亞夫解釋說,這是陪葬用的東西,怎麼能說我是造反呢?結果廷尉居然振振有詞的說,你即使不在現在造反,那你到了地下(死了之後)還是要造反的。——這簡直讓人無話可說。于是周亞夫就被關了起來,五天沒有吃到東西,最後吐血而死。

    當年還在當河内守的時候,周亞夫遇到過一個老太婆。這個老太婆就是著名的算命先生許負,之前她最著名的一卦就是預言了漢文帝她老媽薄太後将生天子。這次許負的預言同樣驚人:周亞夫三年後将被封侯,八年後為将相權傾一時,九年後餓死。這個預言和周亞夫的命運驚人的吻合,或許冥冥中自有注定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