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用過硬的演技親手擊破“童年濾鏡”,或許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星落凝成糖》熱播時,有網友截出一張男主角陳星旭的哭戲圖,覺得他哭得“憨而不仙”。結果,更多網友拿出陳星旭3歲在《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哭戲片段,證明他從小哭得就是這樣真誠。

随着陳星旭的“童星黑曆史”被挖出,女主角李蘭迪的童星哭戲片段也開始被廣泛傳播。有網友甚至把兩人的童星哭戲做成表情包,以此催更番外。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童年時期的陳星旭、李蘭迪

除了《星落凝成糖》啟用童星雙主演,如今,更多的熱播劇也開始由95後童星挑起大梁。比如《星漢燦爛·月升滄海》中的吳磊,《開端》中的趙今麥,《喬家的兒女》中的宋祖兒,《回來的女兒》中的張子楓,《二十不惑》中的關曉彤等等。2019年,CCTV6更是将演技派新生代四小花旦的稱号,全部授予四位95後童星——張子楓、文淇、張雪迎和關曉彤。

不同于釋小龍、曹駿等初代童星長大後的沉寂, 這批95後童星以高顔值、高學曆和高演技,撐起了劇圈的半邊天。這些看似“養尊處優”的95後童星們,既要維持着“弟弟”“妹妹”,甚至是“兒子”“女兒”的公衆形象,同時還要持續推出追得上自身成長的作品。與公衆期待稍有偏差,便馬上會遭到反噬。

那麼,比起上一代童星,95後童星們是如何“等比例”長大的?對于他們來說,“童年濾鏡”究竟是步入大衆視野的橄榄枝,還是未來轉型的“絆腳石”?這些童星長大後的作品,又是否能夠比對得上他們的成長?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上:《開端》趙今麥、《星漢燦爛·月升滄海》吳磊、《喬家的兒女》宋祖兒 下:《回來的女兒》張子楓、《二十不惑》關曉彤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初代童星為何“黯淡”?

改革開放以來,國内第一批家喻戶曉的童星,是在港式動作片中成長起來的。

1993年,導演王晶拍攝動作電影《新少林五祖》時,需要一批會國術的小孩。在少年宮中,一位五歲的小男孩通過層層選拔,最終得到了與李連傑、邱淑貞共同主演電影的機會。這個孩子的名字,叫作謝苗。

随後,謝苗又與吳孟達共同主演喜劇片電影《小飛俠》,與周潤發合作出演電影《賭神2》,還在《赤子威龍》中演了李連傑的兒子,一時風光無二。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新少林五祖》,謝苗

此時,另一個同樣會功夫的小男孩,也開始進入大衆視野。

1993年,自小在少林寺學習國術的釋小龍與林志穎、郝劭文合作主演了喜劇電影《笑林小子》,并由此進入演藝圈。随後,他與吳孟達、郝劭文共同出演的 《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大火,釋小龍與郝劭文“一武一萌”的組合也受到了衆多觀衆的喜愛。1999年,熱播劇《少年包青天》播出,又萌又能打的展昭再次讓釋小龍走進了内地觀衆的視野。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笑林小子》,釋小龍

但在千禧年之後,港式動作片的黃金期不再,大批影視專業人才流失,謝苗、釋小龍等童星紛紛選擇暫停演藝活動,專心求學。

當他們學成歸來後,影視市場早已進入大IP時代。靠真刀真槍打出來的動作戲,遠不及“俊男靓女+摳圖特效”的成本效益高,許多港式動作片導演也搖身一變,成了仙俠古偶的禦用導演。專業是平劇武生,擅長打戲的鄭業成,如今接到的角色也大多是偶像劇角色,一身功夫隻能在綜藝《無限超越班》中展示。

這些靠功夫出身的童星,也是以沒了用武之地——謝苗複出後,多出演動作題材、網絡電影,但始終不溫不火。釋小龍則慢慢轉型幕後,開始擔任導演、動作指導,再未重制兒時輝煌。曾有國術功底,後憑借《寶蓮燈》大紅大紫的童星曹駿,也在綜藝中質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演員。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寶蓮燈》,曹駿

另一批在情景喜劇和兒童劇中長大的童星,則困于外形上的轉型。

同樣是1993年,國内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播出,風靡大街小巷。劇中飾演賈圓圓的關淩因可愛的外表、自然的演技,一夜爆火,成了國内第一個“國民閨女”。

2004年,一部集結了多位童星的電視劇《小兵張嘎》播出。此時的讓張一山“作配”的,是一個長相憨厚的男孩——謝孟偉。這是從國小習平劇的他,出演的第一部影視作品。雖然是翻拍劇,但該劇對少年群像的優秀呈現,成為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嘎子的形象也由此與謝孟偉綁定了起來。

同年,古裝情景喜劇《武林外傳》爆紅。在《小兵張嘎》中初露頭角的王莎莎,憑借劇中古靈精怪的莫小貝變得家喻戶曉,成為新一代的“國民閨女”。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依次為:《我愛我家》關淩,《小兵張嘎》張一山、謝孟偉,《武林外傳》王莎莎

這三位童星在爆火之後,同樣選擇了專注學業。關淩21歲時被保送進北京理工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大學,同時還考取了本校的管理與經濟學碩士研究所學生。謝孟偉以全國生、旦、淨、醜專業總排名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國戲曲學院。王莎莎則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并讀到了碩士畢業。

當他們再次回歸演藝圈時,情景喜劇在短視訊、綜藝等内容的沖擊下,漸漸走向沒落。當年憑借可愛、憨厚等外形條件出圈的他們,已難以在IP劇遍地的市場中擁有一席之地了。

與此同時,楊紫則是情景喜劇類童星轉型最成功的代表。曾經被宋丹丹說“不夠漂亮”的她,先用《戰長沙》《歡樂頌》等主流題材劇集證明演技後,又積極擁抱了《香蜜沉沉燼如霜》《親愛的,熱愛的》等偶像劇集,不斷證明自身在當下影視市場中的号召力和可塑性。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親愛的,熱愛的》,楊紫

其他童星的轉型之路就并沒有這麼成功了。意識到戲路受限後,關淩選擇轉戰主持行業。謝孟偉做起導演後,又投入到直播帶貨的浪潮中。王莎莎在嘗試愛情劇《愛上鄰家主廚》失敗後,選擇先退一步,在《山海情》《底線》《情滿九道灣》等正劇中演配角。

這些記憶中的童星,就這樣随着港式動作片和情景喜劇的沒落,漸漸地“泯然衆人矣”。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山海情》,王莎莎(左)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順風順水的95後童星

比起憑借國術功底、親和力火爆的初代童星,95後童星更多是從廣告中走出來的,高顔值是他們最初的“武器”。

1999年,年僅3歲的陳星旭和父母去動物園玩耍時,因出衆的氣質被星探發掘,随後便拍攝了一系列廣告片。2000年,4歲的陳星旭被選中參演《激情燃燒的歲月》,扮演小石海一角,由此正式步入演藝圈。2006年,電視劇《閃閃的紅星》制片方通過小石海這一角色找到了陳星旭,通過試鏡後,他成了新一代“潘冬子”。

無獨有偶,2002年,同樣3歲的吳磊被廣告導演選中,在接下來的兩年内拍攝了50餘支廣告片。《封神榜之鳳鳴岐山》劇組去藝校挑小演員的時候,6歲的吳磊出于對表演的熱愛,鼓起勇氣毛遂自薦。導演看到他的資料後,便把角色定了下來,此後便有了劇中眼睛大大,萌動可愛的小哪吒。

2005年,四歲半的張子楓在超級寶貝比賽中表演了獨幕喜劇《小盲女找媽媽》。比賽結束以後,一位北京電影學院的評委找到張子楓的媽媽,希望她帶女兒去北京發展。來到北京後,張子楓便開始接拍多條廣告。2009年,張子楓通過電影《唐山大地震》的試鏡,出演小方登,而這一角色也讓年僅9歲的她,成為彼時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的最小獲得者。

這批從小在廣告和戲約中摸爬滾打的童星,也是成長在網際網路時代中的年輕人。他們在最好的年華裡,迎來了國産影視行業的快速爆發期。“等比例長大”的面容和從小打磨的演技,讓他們在如今的影視市場中,擁有比同齡演員更多的優勢和選擇。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依次為:《激情燃燒的歲月》陳星旭,《封神榜之鳳鳴岐山》吳磊,《唐山大地震》張子楓

《星落凝成糖》制片人劉甯曾在與娛理工作室的對話中提到,之是以選擇陳星旭和李蘭迪出演,不僅僅是因為外貌氣質,更是因為夜昙和玄商的演技難度較高,童星出身的他們專業能力強,足以駕馭這兩個角色。

其他95後童星們,也在“大IP時代”擁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吳磊因《神雕俠侶》中的小楊過被觀衆熟識,之後憑借《琅琊榜》中的飛流出圈,成為古裝美男的代名詞;張子楓因《唐人街探案》《我的姐姐》《天才基本法》成為“國民妹妹”;趙今麥則在《流浪地球》《開端》中證明了演技;宋祖兒曾憑借《九州缥缈錄》驚豔觀衆,後又在《喬家的兒女》中展示出了不限于偶像劇的演技。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依次為:《東宮》陳星旭,《你好,舊時光》李蘭迪,《琅琊榜》吳磊

此外,早期童星生存的影視環境較為艱苦,沒有替身、摳圖、配音,小演員們要花大量的時間投入到拍攝中。這讓許多童星意識到,學業和表演是不能同時進行的。在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釋小龍、謝苗、曹駿都選擇了暫停演藝事業,專注學業。但等到學成歸來,影視行業環境早已大變,他們也失去了自己原有賴以生存的市場。

95後童星們更多選擇“半工半讀”,一邊拍戲一邊學習,并大多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專業院校。陳星旭、趙今麥都以表演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李蘭迪以專業全國第二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吳磊以表演專業全國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宋祖兒、張子楓以表演專業全國第三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在錄制《向往的生活》時,備戰聯考的張子楓還在蘑菇屋有一個專門的學習桌,鏡頭下也能經常發現她刷題的身影。

95後童星的崛起,既有時代給予的機遇,也有自身的努力加成。這讓他們比同年齡段演員,更能早早地站在較高的起點上。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雙童星”主演劇集:《星落凝成糖》《在暴雪時分》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困于“童年濾鏡”?

盡管這批95後童星大多都有經典形象深入人心,但也需要一直有高品質的作品來承接成長,讓他們始終能以最好的樣貌呈現。因為一旦遇到不合适的角色,出現作品數量或者品質的斷檔後,他們的口碑和熱度就會急轉直下。

以開篇提到的演技派新生代四小花旦為例。在《唐人街探案》《我的姐姐》等電影中表現驚豔之後,張子楓主演的《天才基本法》于2022年7月播出,這是她時隔四年之後回歸小熒屏的首部作品。但這部作品的改編效果不及預期,張子楓也被質疑是在演自己,表演風格和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中如出一轍。到了2022年末播出的《回來的女兒》時,張子楓再次遭遇了相同的演技争議。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天才基本法》,張子楓

小時候在片場被劉曉慶發掘的張雪迎,17歲時主演的電影《狗十三》,榮獲了柏林電影節水晶熊單元國際評委會特别推薦獎和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但在《狗十三》之後,張雪迎卻再未有高品質作品上線。《暗戀·橘生淮南》《墨白》《擇君記》等作品不但熱度平平,豆瓣評分也均未超過6分。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狗十三》,張雪迎

在《好先生》《一仆二主》等生活劇中有出衆表現的關曉彤,也曾憑借其獨特的氣質、靈動的演技,被稱為“國民閨女”。但在《甜蜜暴擊》《極光之戀》《鳳囚凰》等一系列偶像劇的傻白甜角色中,她的靈氣卻不見了。直到在《二十不惑》開播後,那個敢愛敢恨、性格直爽的梁爽,才讓關曉彤的靈氣再次顯現了出來。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二十不惑》,關曉彤

憑借電影《嘉年華》曾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憑借電影《血觀音》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文淇,同樣是天才童星的代表。但到了小熒屏的《生活家》《緻命願望》中,她在電影中的神秘少女濾鏡被打破了,生活化的演技不自然、台詞不清等問題,也逐漸暴露了出來。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血觀音》,文淇

這些從小生活在片場的童星們,缺少觀察生活的機會,也缺少豐富的社會閱曆,比其他演員更容易陷入模闆化表演的困境。一旦遇到不合适的角色,便很容易“劍走偏鋒”。在有較長拍攝周期、豐富鏡頭語言的電影中,他們或許可以用天賦和技巧補足。但在較短拍攝周期、聲光畫簡單的劇集中,這些缺憾就會暴露出來。

網際網路時代下,過多的私生活曝光也成了一把雙刃劍。網友們像是一個個“中國式家長”,他們津津樂道于童星外貌的“等比例長大”,聯考成績的“名列前茅”,但卻不接受“弟弟妹妹”濾鏡之外的長大方式。

當童星們有了一段看似不“根正苗紅”的戀情,網友的濾鏡就會大幅破碎,并帶着有色眼鏡去審視他們接下來的作品。比如張子楓和焉栩嘉的戀情傳聞,張雪迎的“胡辣湯事件”,都曾對作為“妹妹”的她們的路人緣帶來了傷害。

不過,沒有人可以真正地“等比例”長大,也沒有人可以一直做“弟弟妹妹”。把演員作為主要事業追求的童星們,更應該将自己隐藏在角色之後。用過硬的演技親手擊破“童年濾鏡”,或許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95後童星“霸屏”劇圈,他們有在“等比例長大”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