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支付管道是指能夠提供資金流轉功能的通道,我們常見的支付方式都要通過對應的支付通道來完成。支付管道需要進行管理,那麼為什麼需要對支付管道進行管理呢?下面通過場景說明其必要性。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支付管道,也可以叫支付通道,是指能夠提供資金流轉功能的通道,包括但不限于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我們常見的借記卡(儲蓄卡)、貸記卡(信用卡)、微信、支付寶、雲閃付等支付方式,都是通過對應的支付通道完成支付的。

支付管道管理,通俗了解就是對支付管道的管理, 為什麼需要對支付管道進行管理呢?下面通過場景說明其必要性。

場景一

電商公司A,在初期,為了使産品快速的成型上線,支付是輔助功能,支付收銀台設計的是一個簡單的收銀台,隻有【支付寶】,那我們該如何實作呢?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支付收銀台隻有一個支付方式——支付寶,是固定的,對應支付通道也是一個固定的,支付的時候直接請求支付寶就可以,調用流程簡化如下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場景二

還是這個公司A,産品上線之後,業務發展的不錯,産品也不斷的疊代,單一的支付方式無法滿足業務發展,收銀台會發展到這樣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相比于場景一,支援了更多的支付方式,這意味着需要接入更多的支付通道。後續也有可能會支援更多的支付方式,也就有可能需要接入新的支付通道。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思考了,比如下面的幾個問題:

通道很多,如何對它們進行統一的維護呢?

當同一個支付方式有多個通道的時候,如何進行通道選擇(即支付通道路由)?

後面如果新增通道,如何能靈活的進行添加呢?

這些可以總結為:需要對支付管道進行管理。那支付管道管理是管理什麼?以及怎樣進行支付管道管理的設計呢?下面就以電商平台為例,進行支付管道管理的設計。

01 場景分析

電商平台(以下簡稱平台A)的交易業務流程(擔保交易)可以描述為以下幾步。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1. 買家通過平台A購買商品:下單并支付完成;

2. 賣家收到訂單,進行發貨;

3. 買家收到包裹後,确認收貨;

4. 平台A進行資金結算(按平台的結算規則),結算到賣家平台賬戶;

5. 賣家可以在平台A進行提現,提到賣家自己的銀行卡。

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能發生退款,可以分為2類——售前退款和售後退款:

a)售前退款:買家下單支付成功之後,确認收貨之前的退款。

b)售後退款:買家确認收貨之後的退款。

兩者主要的差異是退款的錢由誰來出,售前退款因為資金還沒有結算給商家,是以資金是從平台A退給買家;售後退款就需要從商家的賬戶退給買家。

我們對上述流程進行簡化,重點突出與支付管道相關的部分,如下圖所示。我們拆分成3個流程進行支付管道需求分析:

1.1 支付流程

對平台A來說,首當其沖的是要保證使用者能支付成功;其次才是其他的,比如通道的成本、使用者體驗等。分析管道管理的功能:

(1)管道的基本資訊管理維護

管道支援哪些支付方式。收銀台展示的支付方式都可以走哪些管道。

管道的狀态維護。例如某一個管道現在有問題,那後續的交易是不能繼續發到這個管道的,需要維護成下線或者不可用。有的管道有日常維護,比如每天的淩晨0點-1點不可用,需要增加管道的維護時間配置。

(2)管道路由

根據使用者支付方式,選擇一個最優的支付管道。影響路由可能的因素,比如:通道費率、買家是否已經在某個通道支付過、管道是否支援、管道目前是否可用、支付環境(比如微信環境有h5、小程式、sdk,設計的時候可能會定義成不通的通道),以及也有可能會有一些業務上的限制,比如跨境交易隻能走固定的幾個通道。

(3)補單流程

正常情況下,管道側支付成功後,都會主動發送回調通知,告訴平台這筆訂單的狀态,但是如果出現了意外,管道的通知服務異常了,單純依靠管道的回調就有問題了,使用者銀行卡已經扣錢了,但是平台的訂單還是待支付,是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需要有補單任務,主動去管道查詢訂單狀态。

(4)錯誤代碼映射

提升使用者體驗。一般如果支付失敗,管道都會傳回對應的錯誤代碼以及錯誤原因,但是有些管道,特别是銀行卡支付的時候,因為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種,且管道直接傳回的原因,如果直接展示給使用者的話,使用者不一定能了解,是以需要做一層轉換,轉換成使用者容易了解的文案。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1.2 退款流程

退款都是原路退,即支付的時走的銀聯,退款的時候也走銀聯管道退款。但是也有情況例外,比如:

超過通道的原路退款時間:每個通道不盡相同,有的是一年、兩年或者更久,也有個的隻有6個月,比如微信支付寶。超過期限就不能原路退了。

原路退異常:比如微信賬号登出、卡登出等等。

是以退款這裡,還需要考慮下無法原路退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1.3 提現流程

這塊涉及的功能和支付流程類似。需要額外考慮的是如果所有的提現管道都有問題的時候,提現流程如何進行處理。

02.支付管道管理設計

2.1 支付管道管理總體架構設計

根據上一部分的業務場景分析,支付管道管理系統的架構設計如下: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2.2 支付管道路由

(1)路由要素分析

路由要素有很多,下圖列了一下常見的要素。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管道與支付方式的映射關系:是某個支付方式可以走哪個管道的關鍵配置。

通道限額:除了微信或者支付寶支付的,銀行卡支付通道都是有單筆支付限額,以及日限額。

管道狀态:管道目前是否可以用。

管道權重:比如建設銀行-借記,送出篩選完之後,還有2個管道可以用,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配置的權重,選擇有限走哪個管道。

白名單:管道上配置白名單,白名單類型可以是卡号、買家使用者ID、賣家使用者ID,如果配置了白名單,在滿足管道條件之後,會優先走這個通道。

産品碼:做業務區分。根據前面場景分析,某些管道隻能走特定的業務。

支付環境:同一種支付方式在不同的環境路由到不同的管道。比如微信支付,可能的支付環境有:微信小程式環境、微信h5環境、SDK環境、浏覽器環境,環境不一樣,實際發送管道請求的參數也不一樣,是以需要進行區分。

管道費率:每個管道都會收手續費,會有一個費率配置。在實際路由配置的時候,費率選擇問題可以和權重進行合并,營運人員直接根據産品政策,配置管道權重,以達到目的。

維護時間:通道會有維護時間,即某段時間不能接受交易請求。銀行類的交易,維護比較常見。

(2)路由邏輯

核心邏輯是——選擇一個最優的可以使用的通道。其選擇過程如圖所示: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條件過濾:根據請求參數,選出所有符合條件的管道集合。實作起來比較簡單,配置好條件,篩選的時候逐個進行比較,如果符合就繼續下一個條件,如果不符合就中止,進行一個下一個管道篩選。

管道選擇:從可用的管道集合中選擇一個最優的管道。一般會進行一個打分制,需要配置分數規則,比如配置的費率規則: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把所有的分數進行加和,就是這個管道的分數,最後傳回一個分數最高的管道。比較特殊的,如果命中了白名單,則可以直接傳回這個管道。

(3)退款管道路由

退款管道的路由很簡單,就是退款的時候擷取到原單管道,那麼這個管道就是退款管道。

2.3 統一結果碼映射

這裡不僅有支付失敗的錯誤文案映射,也還有訂單狀态的映射,因為管道的傳回封包有對應的傳回碼,這個在對接時候,管道方會告知哪些傳回碼是成功的。這塊的處理流程如下: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2.4 補單邏輯

不管是支付、退款還是提現,補單流程是統一的,如下圖所示(圖十一):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不同的是,支付/退款/提現的查詢,需要請求不同的接口,需要跟進訂單類型進行适配。

2.5 退款超期處理

這裡說的超期包含2種情況:

一是這筆退款訂單的處理超過了一定的時間還沒成功,我們就認為可能是有問題。這個時間是多少呢?不同管道還不一樣,微信或者支付寶的退款一般是很快的,銀行卡的退款可能會慢一點,最長可能會到幾天才會成功,是以這個時間配置在管道配置裡;

二是這個筆訂單像上面說的幾種情況,沒辦法原路退款了。

這2種情況我們都是需要發現并解決的,畢竟最終是需要把錢退給買家的,是以我們需要把這部分訂單找出來,然後進行處理就好。整個處理流程可以設計如下: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這塊核心就是需要把這個訂單發送到【線下處理系統】(一個能承載這部分訂單且能串通這個流程的系統即可)。對于處理方式,常見的有:

聯系買家,進行線下打款,打一筆資金到買家的銀行賬戶或其他的收款賬戶。

如果是管道系統問題,可以再把退款單進行原單重新發送(前提是管道支援重複發送)。

03 支付管道管理背景

3.1 支付銀行管理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這裡的支付銀行和收銀台側支付方式對應,是用于後面配置支付管道路由。

3.2 支付管道管理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支付管道管理維護了支付通道的基本資訊。描述為:哪個機構(外部機構的簡稱)、什麼業務(入款、出款等)、什麼支付類型(借記、貸記管道)的通道,并為其定義一個在該支付平台的唯一通道編碼。其中:

  • 修改:對管道基本資訊進行修改;
  • 配置接口參數:對這個管道的接口請求參數進行配置;
  • 銀行配置:配置這個管道能支援哪些支付銀行。

3.3 管道路由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管道路由維護了支付銀行和支付管道的一些條件,如果需要修改。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3.4 白名單管理

支付通道及系統設計

白名單管理是為某個使用者或者是卡号添加管道白名單,在白名單清單裡,管道路由的時候有優先走這個管道。

專欄作家

陳天宇宙,微信公衆号:陳天宇宙,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平台支付領域專欄作者,十年資深産品;專注為10萬支付産品經理和支付機構以及企業提供深度支付内容和服務!

本文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