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作者:隴南成縣釋出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成縣高橋黃酒釀造技藝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抛沙鎮位于甘肅省隴南徽成盆地、奇峰聳翠的省級森林公園雞峰山北麓,馳名中外的漢隸明珠“西狹頌”東側。境内不但有稀世珍寶漢代摩崖石刻《西狹頌》、馬融降賬台、紅軍長征革命聖地五龍山遺址等文化名勝。更有衆多的物質文化遺産。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夏亞輝 攝

成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高橋黃酒釀造技藝,就出自抛沙鎮高橋村。當地曆史上稱其為高橋土黃酒,又俗稱其為高橋“夏家黃酒”。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夏亞輝 攝

在曆史的程序中,高橋土黃酒傳承發展到現在,技藝已經非常娴熟。在其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從原料、酒曲、釀造工藝、生産設施裝置上,不斷吸收和借鑒外部的經驗。在傳承的過程中,揉和成縣當地消費者消費喜好,形成了以糯米為原料,加配适量黃酒進行兩段發酵而釀成。其酒質以酒色清亮透明紅豔、酒香優雅怡人、酒味清爽香甜且酸味适中。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夏亞輝 攝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高橋“夏家黃酒”也乘上網際網路發達的電商營銷快車,其産品不但銷售到周邊縣市區域,更通過網絡銷售到了全國各地。

2023年3月16日,成縣高橋黃酒釀造技藝被隴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成縣沙壩唢呐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民間唢呐藝人通過網絡直播吸引網民圍觀打賞。吳庭棟 攝

成縣沙壩唢呐起源于清代,成縣人民間俗稱“咪喇子”, 從業藝人主要來自沙壩鎮桦樹村。當地民間曾有“成縣唢呐出沙壩,沙壩唢呐出桦樹”之說。民國時沙壩唢呐已經非常盛行,當時的唢呐藝人們走州過縣,行藝範圍遍 及隴南各縣及周邊市縣。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傳承人王彥軍家祖孫五代人所用的唢呐。唐虹 攝

成縣沙壩唢呐是以唢呐為主奏的民間樂器演奏形式,其主要的演奏樂器為大唢呐、小唢呐,伴奏樂器為鑼、鼓、二胡、闆胡、竹笛、钹等,主要用于民間紅喜、白喪等活動,紅喜事上所演奏的曲目熱烈、祥和,白事上所演奏的曲目凄婉、纏綿,在民間過年時的吹歌會、秧歌會、地方戲曲伴奏中也都有廣泛應用,深受廣大人民群衆喜愛。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2011年沙壩唢呐在第六個中國文化遺産日上進行演奏。張建文 攝

成縣沙壩唢呐的代表性傳承人王彥軍、王軍平屬于第四代傳人,他們家傳的唢呐演奏事業從其曾祖父開始。王彥軍本人自幼師從其父,其師兄王軍平,系王彥軍父親的徒弟,也是王彥軍的堂兄,兩人長期從事唢呐演奏表演活動,且表演技藝精湛,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

沙壩唢呐于2009年8月20日被成縣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并于2015春節期間被甘肅省電視台選中,參加了甘肅省電視台春節大拜年的現場錄制活動,走上了甘肅省電視台的螢幕。2023年3月16日,成縣沙壩唢呐又被隴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黃渚夜社火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春節期間,成縣黃渚鎮清水村夜社火竄村演出。吳庭棟 攝

社火,是春節期間漢族民間的一種古老的自演自娛活動,其産生的年代相當久遠。

成縣東西南北好多鄉鎮均有春節期間耍社火的民間習俗。其中成縣黃渚鎮夜社火内容形式保留得相對完整。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吳庭棟 攝

黃渚夜社火是典型的神社火,社火從出燈到卸降的儀式都有祭祀神、天的意味。其主要分布在柏灣村、清水村、黃渚村、吳灣村、趙河村等村。晚間以燈火形式表演,亦稱燈社火。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吳庭棟 攝

主要内容有舞龍、舞獅、劃旱船、扭秧歌等。其中龍,獅子,旱船,掌燈,馬,人物頭飾等均為手工自制,其做工精細獨特,形象逼真,活靈活現。劃旱船,扭秧歌時吟唱的小曲,全部來自當地民間,自編自唱。小曲内容健康向上,曲調樂耳動聽。黃渚夜社火在表演時,男女老幼都參與其中,隊伍規模龐大,一般表演者就達一二百人,鑼鼓喧天,燈火輝煌,浩浩蕩蕩,頗為壯觀。春節期間到每個村以及鄰近鄉鎮或縣城巡回演出。

2023年3月16日,成縣黃渚夜社火被隴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成縣手工挂面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每到臘月,成縣各地村民開始制作手工挂面。吳庭棟 攝

成縣的地理條件,造就了成縣當地以糧食種植為主的農業生态環境。當地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大豆、小豆、荞麥、高梁、黃豆等十多種。其中以小麥為主要農作物,其種植曆史悠久。從曆史到現在,小麥的種植和産量在成縣當地的糧食作物中一直居于首位。

在民國三十七年成書的《成縣要覽》的“四、經濟:5、工商業之(2)、手工業”中,就有“釀酒、造醋、熬糖、挂面、煉鐵、造紙......”等句子,這足以說明當時成縣手工挂面在當時就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一種手工業了。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切面 唐虹 攝

成縣手工挂面的原材料主要是小麥中的潘林麥,潘林麥具有抗逆性,耐瘠薄,抗條鏽病能力強這些特點,是以潘林麥這個小麥品種在成縣的年産量比較穩定,成縣西片的潘林麥種植是主體,占全縣60%以上。這種種植方式,為成縣規模加工手工挂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是成縣手工挂面産生的首要條件,為成縣手工挂面這一傳統手工技藝的産生奠定了首要的物質基礎,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是成縣手工挂面産生的首要條件。

成縣手工挂面對原材料獨特的要求以及在制作過程中繁雜而嚴格精準的流程,使得所制作出來的手工挂面成品色澤淡黃,存放時間久而不易變質,食用時耐煮耐泡,面條口感筋道又光、滑、柔,且味道鮮美。是成縣當地人冬季的主要友善食品之一,在天寒地凍的冬天,供當地人日常食用,是當地人冬季的最佳面食。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吳庭棟 攝

對于成縣當地人來說,現在的成縣手工挂面不僅僅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面條,而已經成了一種成縣的标志。長大後不管是繼續待在成縣還是外出工作,心中對成縣手工挂面的美好情愫依然存在,那是一種伴随着人生成長過程,從童年逐漸慢慢沉澱于心中的感情。這種感情在成縣人心目中已經形成了一種群體的文化認同性,是一種關于地域性歸屬的感覺和情懷。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成縣手工挂面也乘上網際網路發達的電商營銷快車,将産品通過網絡銷售到了全國各地。

2023年3月16日,成縣手工挂面被隴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成縣牛肉馄饨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隴南傳統名小吃榮譽 馬小龍 攝

成縣牛肉馄饨是成縣當地回族群衆傳統飲食之一。

據1984版《成縣志》記載,20世紀40年代,即有一位叫餘哲的人在成縣西關開設了牛肉馄饨館,餃子皮人工擀成,滑柔可口,座上之客常滿。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包馄饨 唐虹 攝

成縣牛肉馄饨制作牛肉臊子時精選健壯黃牛肉,用純菜油和牛油翻炒後,再盛入用牛骨頭熬制好的老湯裡,細火慢炖,直至軟爛,老少皆可食用為止。制作馄饨皮時選用當地優質小麥面粉,經手工擀制而成,要求口感“滑、筋、柔、爽”。馄饨餡則以牛肉和當地韭菜為主要原料,切碎後調以各種調味料,攪拌均勻後方可使用。

20世紀80代初,改革開放以後,馬占祥在成縣東街開設了牛肉馄饨館,馄饨湯以肉丁佐料烹調,鮮美樸鼻,群衆争相食用。經曆幾代,傳承至今,已經形成一個具有當地特色的品牌名小吃。2016年成縣馬占祥馄饨榮獲隴南市民喜愛傳統名小吃榮譽。馬占祥馄饨講究的是現制作現賣,保持新鮮可口。馄饨在煮熟過程中需加三次涼水,經曆所謂“三沉三浮”。煮熟後,分别加豆芽、蒜苗和香菜,加上牛肉臊子,再澆一勺老湯和油潑辣椒,一碗色香味其全的牛肉馄饨就呈現在眼前了。

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公布!成縣5項~

▲馬占祥馄饨 唐虹 攝

現如今,馬占祥牛肉馄饨不但深受成縣當地各族群衆歡迎,老少婦孺皆喜食用,而且已經形成一種文化品牌,享譽周邊市縣,成為當地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凡來成縣旅遊的外地人,到成縣後,都以食用一碗馬占祥牛肉馄饨為樂事。

2023年3月16日,成縣牛肉馄饨被隴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唐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