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麼從浩如煙海的書籍論文中找到有用資訊?寫論文、搞研究必看!

大家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經常為了完善論文題目,會去翻很多主題相同的論文或者書籍。

【閱讀的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這一章講的就是,為了解決某個具體題目的問題,而去找很多包括很多相同主題的書來讀的過程中,要用到的辦法。

Interpretation重述

我們在尋找包含相同主題的書目的時候,發現找出來的書太多了,而且并不是一本書都在講這個相關的主題。

并且每一個作者使用的語言或者術語都不盡相同,我們有時候讀着讀着就被作者繞了進去,讀了多半本書,卻發現解決不了自己面對的問題。

或者隻是自認為解決了問題,但實際引用的隻是某一個用詞比較激烈的作者一直在強調的結論,我們完全被帶跑偏了。

說實話,在讀這一章之前,我一直沒想到這裡面有這麼多彎彎繞。

作者用比較簡單的幾個步驟,就幫助解決了上面的這些問題。

分别是:

準備部分:

  1. 針對主題,列書單書目。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的建議與書中的書目索引。
  2. 檢視閱讀,篩選與主題相關的書,并再次确認研究主題。

閱讀步驟:

  1. 檢視閱讀,找出最相關的章節。
  2. 确認每個作者使用的不同語言,但是表示的相同含義。
  3. 厘清你想要作者們回答的關于主題的問題,并排序。
  4. 整理各個作者關于問題的不同看法,将其解讀出來。
  5. 按照順序分析問題,說明問題的不同答案并說清楚原因。

需要注意:

  1. 主題閱讀就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預設立場;
  2. 進行主題閱讀的目标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對于主體的分析;
  3. 即便找到了也是在一些互相沖突的答案的沖突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而且有确切理由。
怎麼從浩如煙海的書籍論文中找到有用資訊?寫論文、搞研究必看!

Action1之前的案例

我這些天在研究金字塔式思維導圖,是以閱讀了大量關于思維導圖的書籍。

但是在閱讀之前,我并沒有有意識到我閱讀的目的,其實并不是為了看完每本書。

而是為了去找思維導圖相關的方法論,看看别人的描述,是否有借鑒的地方。

于是我就開始了大量盲目的閱讀,雖然能獲得一些有效資訊,但是浪費了大量時間。

主題閱讀的步驟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能夠幫我快速篩選有效資訊,綜合對比多個作者之間的不同意見。

後悔沒有早點讀到這一章。

Action2計劃的活動

在每次要針對某一主題進行閱讀的時候,要遵從相關方法論。

帶着問題,去讀篩選之後的内容,這樣能夠幫助節省時間,提取足夠有效資訊,得到足夠有效的結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