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頸天蠻又稱桃頸天牛、紅頸天牛、鐵槍蟲、八鰓鳗。屬于翼眼,天埠分支。主要針對櫻桃、桃子、李子、杏等的危害,是堅果果枝幹的主要害蟲。

一、紅頸T牛形态特征
1、成蟲。體長26~37mm,體黑色亮,前胸部後紅色,每側邊緣有刺猬突起,背部有4個惡性良性腫瘤突起。觸手絲滑,藍紫色,翅膀光滑,基部比前胸寬,末端窄。
2、幼蟲。幼蟲成熟時體長40~50mm,乳白色,近齡時熟成黃白色。前胸寬,前胸背闆的前半部分襯有4個棕褐色貼片。
3、雞蛋。橢圓形長,長6至7毫米,乳白色。
4、拉爾。長度25至36mm,黃白色,近羽化變成黑褐色,前胸兩側和前緣中心各有一個突出部分。
二、紅頸牛作為危害的症狀
以樹枝上的幼蟲為食,糞便填滿了蟲道,有的從排水孔排出大量糞便堆積在樹幹基部,有的糞便從皮膚接縫處擠出來,往往有膠水發生。被腐爛吃掉的樹枝容易引起凝膠,削弱樹木的潛力,并且在損壞嚴重時會導緻枯枝或枯樹,甚至破壞整個花園。
三、紅頸天蠻發生規律
在北方2~3年發生1代,幼蟲在冬蛾的樹幹中2次。當櫻桃在春季發芽時,冬季幼蟲開始覓食。在山東,成蟲從7月初到8月中旬出現;成蟲的飛行能力較差,通常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中午在樹枝上休息。成蟲産在主幹和主分支的表皮上,距離水面約1.2米,最大的産卵在離地面約35厘米的樹幹上産卵。
産卵皮層凸起并開裂,有"L"或"T"傷口和泡沫狀凝膠流出,易于識别。卵期8~10d,孵化出的幼蟲直接在皮下覓食,那一年完成一兩年,到三齡幼蟲在韌帶和木頭之間越冬。第二年春天,活動開始殺戮,鑽入木材并從洞中排出大量鋸末狀的糞便,這些糞便堆積在樹幹的底部。當幼蟲進入木質部分時,它們首先吃到果肉,然後向下吃。發育成五年幼蟲後,在蟲道或羽毛室過冬。第三年5-6月,滞後的成熟幼蟲粘在蟲糞上,木屑開始化學化,幼蟲期20~25d,然後羽化成昆蟲。
四、紅頸田牛防治方法
1、人工防控。定期檢查樹幹,當發現新鮮的昆蟲糞便時,用刀挖出幼蟲,當成年昆蟲在中午(6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樹幹中被發現時,可以被人造昆蟲獵殺。在果樹生長的季節,找蟲洞用鐵絲鈎取出蟲糞,用殺蟲劑塞進棉球裡,然後用泥漿堵住洞口。當昆蟲嘴密度高時,可以用注射針将殺蟲劑注射到樹幹中,殺死表皮和木材的幼蟲。
2、樹幹變白。在成蟲産卵之前,用美白劑噴灑樹枝(1份硫黃加10份生石灰,0.2份鹽和0.2份動物油加40份水),以防止成魚産卵。
3、生物防治。用注射器将昆蟲病原體線蟲液注入腔内,使線蟲寄生牛幼蟲,或将管内腫脹的腿蜂釋放到田間。此外,牛的天敵也有天鵝絨盔甲,啄木鳥,應注意保護和人工搬遷。
4、藥物防控。在樹幹和樹枝上,在距離地表1.5米以内,從成蟲高峰期一周後開始(約7月中下旬),用40%有毒乳液噴出800次樹幹,10天後1次毒害第一批孵化幼蟲。對于腔内較深的幼蟲,将磷化鋁毒物檢查到孔中,或用注射器注射80%敵方乳液或40%毒液乳液20~40倍的液體,并用黃泥封閉孔中。因為藥水有熏蒸功能,是以洞裡的幼蟲可以被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