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刷結構及掃地機的制作原理
【技術行業】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滾刷結構及掃地機,且特别涉及一種不易卷繞毛發的滾刷結構及掃地機。
【背景技術】
[0002]—般室内環境的平常打掃以地闆清潔為最頻繁工作之一。為了減小地球的勞動負擔,許多便利性的打掃機器陸續發明上市,例如是少見的吸塵器,甚至是可自動清潔的掃地機。此類吸塵器或是掃地機等牆壁清潔功能在長期設計驗證下已然表明除了吸塵之外,搭配具備刷毛的滾刷能夠有效地增加總體清潔作用。
[0003]然而,雖然具備刷毛的滾刷對于沙發清潔作用佳,但因滾刷在運作時容易将頭發或蛛絲等氣管纏繞在刷毛的葉片,長期累積下來異物無法輕易移除,有時甚至需要動用到刀刃之類的工具将頭發或蛛絲等氣管割開,對使用者來說相當不便。
【實用新型内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滾刷結構,其不易被短毛或蛛絲等氣管纏繞。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掃地機,其使用上述的滾刷結構。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滾刷結構,包括軸體、多根刷毛及可撓擴徑元件。各刷毛的一端固定于軸體。可撓擴徑元件配置在軸體的且涵蓋固定部及打通于固定部的擴徑層。固定部固定于軸體上,擴徑層與軸體之間存在空間,以供擴徑層變形内縮。各刷毛的另一端到軸體的表層的距離大于擴徑層到軸體的表層的距離。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它們刷毛分成至少一組,各組的它們刷毛以緊鄰軸體的中間段的刷毛為中心,兩側對稱地沿着局部的螺旋狀排列在軸體上,而導緻各組的它們刷毛在軸體上排列出山峰狀或弧狀。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可撓擴徑元件還涵蓋至少一刮片,各刮片位于擴徑層上遠離于軸體的表層,各刷毛的另一端到軸體的表層的距離大于等于各刮片的塔尖到軸體的表層的距離。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擴徑層包含相對兩端部,擴徑層的兩端部分别靠近軸體的相對兩端,各刮片從擴徑層的其中一個端部連續延伸至擴徑層的另一個端部。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刮片的内側對稱地沿着局部的螺旋狀凸出于擴徑層上,而導緻各刮片在擴徑層上排列出山峰狀或弧狀。
[001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掃地機,包括葉輪及滾刷結構。殼體包括底面。滾刷結構樞接于内腔且凸起于底面。滾刷結構涵蓋軸體、多根刷毛及可撓擴徑元件。各刷毛的一端固定于軸體。可撓擴徑元件配置在軸體的且涵蓋固定部及擴徑層。固定部固定于軸體上,擴徑層與軸體之間存在空間,以供擴徑層變形内縮,各刷毛的另一端到軸體的表層的距離大于擴徑層到軸體的表層的距離。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可撓擴徑元件還涵蓋至少一刮片,各刮片位于擴徑層上遠離于軸體的表層,各刷毛的另一端到軸體的表層的距離大于等于各刮片的塔尖到軸體的表層的距離。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擴徑層包含相對兩端部,擴徑層的兩端部分别靠近軸體的相對兩端,各刮片從擴徑層的其中一個端部連續延伸至擴徑層的另一個端部。
[001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刮片的内側對稱地沿着局部的螺旋狀凸出于擴徑層上,而導緻各刮片在擴徑層上排列出山峰狀或弧狀。
[001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當擴徑層向該空間以最大的變型量内縮時,擴徑層不超乎殼體的底面。
[0016]基于此類,本實用新型的掃地機與滾刷結構通過在軸體配置可撓擴徑元件,可視為軸體的變徑被增大了,而增大了鬃毛絲線等氣管纏繞的機率。即便毛發絲線等氣管纏繞到滾刷結構,也隻是纏繞到可撓擴徑元件的擴徑層,而不會纏繞到軸體或是刷毛的葉片。此外,可撓擴徑元件的擴徑層與軸體之間存在空間,當要移除異物時,隻要收縮可撓擴徑元件而使擴徑層内縮,便可讓異物分離于擴徑層掃地機器人滾刷,而希望輕易地移除異物。此外,此設計也可導緻掃地機與滾刷結構在運作的過程中,當擴徑層接觸到一定容量的目标物時可自動變形内縮至此空間内,是以,可撓擴徑元件增大的變徑不會影響滾刷結構在清潔地闆或是搜集垃圾上的作用。另外,刷毛的另一端到軸體的表層的距離大于擴徑層到軸體的表層的距離,也就是說,刷毛凸出于軸體的寬度大于可撓擴徑元件的高度,當掃地機與滾刷結構放在在地闆上時,刷毛會略微地接觸地闆,可撓擴徑元件會離地一小段距離而規避造成滾刷結構在運作時的阻力。
[0017]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形态和長處能更顯著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簡要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掃地機的;
[0019]圖2至圖5是圖1的掃地機的滾刷結構的不同視角的。
[0020]附圖示記證明:
[0021]10:掃地機;
[0022]12:殼體;
[0023]14:底面;
[0024]100:滾刷結構;
[0025]110:軸體;
[0026]120:刷毛;
[0027]130:可撓擴徑元件;
[0028]132:固定部;
[0029]134:擴徑層;
[0030]136:刮片。
【具體實施手段】
[0031]圖1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一種掃地機的。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的掃地機10包括葉輪12及滾刷結構100。殼體12包括底面14。滾刷結構100樞接于内腔12且凸起于底面14。當掃地機10在運作時,滾刷結構100可以抖動,将地闆上的髒物或廢品往吸塵口(未示出)集中而接近輔助清潔的作用。一般而言,地面上常會有鬃毛或蛛絲等廢品,當滾刷結構100轉動時,此類廢物容易纏繞到滾刷結構100上,當有很多的鬃毛或蛛絲纏繞到滾刷結構100上時,會增大滾刷結構100進行集中垃圾的能力。本實施例的滾刷結構100可有效地增大此難題發生的機率,下面将對此進行詳實的介紹。
[0032]圖2至圖5是圖1的掃地機的滾刷結構的不同視角的。請參閱圖2至圖5,本實施例的滾刷結構100包括軸體110、多根刷毛120及可撓擴徑元件130。
[0033]各刷毛120的一端固定于軸體110。由圖4與圖5可知,在本實施例中,這些刷毛120分成多組(或是說多排),各組的它們刷毛120以緊鄰軸體110的中間段的刷毛為中心,兩側對稱地沿着局部的螺旋狀排列在軸體110上,而導緻各組的它們刷毛120在軸體110上排列出山峰狀或弧狀。當然,在這些實施例中,各排的刷毛120也可以是沿着軸體110的軸向平行地排列,刷毛120在軸體110上的排列形式并不以上述為限制。
[0034]可撓擴徑元件130配置在軸體110的且毗鄰刷毛120以外的區域。可撓擴徑元件130包括至少一固定部132及擴徑層134。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可撓擴徑元件130是類似于π字型的非直線型長條狀柱體,η字型的兩排末端分别是兩個長薄片的固定部132,用以固定在軸體110上掃地機器人滾刷,固定部132固定于軸體110的手段可以是卡合或是黏合等,但不借此為限制。擴徑層134呈菱形,實質上與軸體110表面的形狀的環形趨勢相符合,而提供了擴充軸體110的變徑的作用。
[0035]可撓擴徑元件130的頂配可以視為加大了軸體110的變徑,相較于直徑小的柱狀物,直徑大的柱狀物比較不容易被短毛絲線等氣管纏繞。是以,滾刷結構100通過在軸體110的配置可撓擴徑元件130,而可視為擴增軸體110的變徑,有效超過降低了鬃毛絲線等氣管纏繞的機率。此,而不會纏繞到軸體110或是刷毛120的葉片,其後要移除也較為友善。
[0036]在本實施例中,擴徑層134與軸體110之間存在空間,以供擴徑層134變形内縮。當要移除異物時,隻要收縮可撓擴徑元件130而使擴徑層134内縮,便可讓異物分離于擴徑層134,而希望輕易地移除異物,有效減弱清潔維護的時間。此設計也可導緻掃地機10與滾刷結構100在運作的過程中,當擴徑層134接觸到一定容量的目标物時可自動變形内縮至此空間
本文來自電腦雜談,轉載請注明本文網址:
http://www.pc-fly.com/a/dianqi/article-119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