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者探訪挪威“末日種子庫”:可儲存超22億顆種子以應對天災人禍

作者:光明網

位于挪威北部斯瓦爾巴群島的全球種子庫有“末日種子庫”之稱,于2008年建成,旨在為全球植物種子儲存“備份”以應對天災人禍。近日,總台記者走訪了斯瓦爾巴種子庫,為您揭秘這個神秘的“植物諾亞方舟”。

總台記者 郝曉麗: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是由挪威建築師設計,建在永久凍土區一帶的砂岩山内部120米處。

種子庫擁有3個種子儲存庫,每個儲存庫可儲藏150萬份種子,總共可儲存約450萬份,每份樣本大概包含500顆種子,也就是說總共可以儲存22.5億顆種子。目前種子庫裡儲存着5000多種植物的100多萬份種子樣本。

記者探訪挪威“末日種子庫”:可儲存超22億顆種子以應對天災人禍

總台記者 郝曉麗:儲存庫的溫度長期控制在零下18攝氏度,并降低了氧氣量,這可以延緩種子老化。

斯瓦爾巴群島産煤礦,可以為種子庫制冷機的動力提供原料。種子可以存活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

記者探訪挪威“末日種子庫”:可儲存超22億顆種子以應對天災人禍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營運和管理協調員 阿斯達爾:如果遇到突發事件,我們可以在種子庫中使用燃料供電,例如停電了,我們可以自己生産數周的電力。但從長遠來看,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建造新的電力和冷凍系統。

記者探訪挪威“末日種子庫”:可儲存超22億顆種子以應對天災人禍

研究人員介紹說,斯瓦爾巴種子庫高于海平面130米左右,即便格陵蘭的冰蓋融化,或者南極洲的冰層完全消融,它也會安然無恙。此外,建築物的設計也可承受規模10級的地震。

記者探訪挪威“末日種子庫”:可儲存超22億顆種子以應對天災人禍

不過,種子庫曾遭遇一次危機。2016年10月,氣候變化導緻斯瓦爾巴群島當地持續強降雨,永凍土層意外融化,水滲入種子庫入口處并向下蔓延15米,所幸庫内種子安然無恙。2018年挪威環境署釋出報告稱,斯瓦爾巴群島當地氣溫1971年到2017年已經上升約3.5攝氏度。挪威氣象研究所模拟了2071年到2100年的氣候變化情況,發現當地氣溫将持續上升,暴雨、雪崩等災害的發生機率提升,部分永凍土也将融化。

記者探訪挪威“末日種子庫”:可儲存超22億顆種子以應對天災人禍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營運和管理協調員 阿斯達爾:2016年,我們遭遇了一場強降雨,導緻隧道内的水比以往更多。挪威政府和合作夥伴決定,必須要建造一條新的防水隧道,是以如今我們有了一個,完全防水的隧道入口。它使用的技術實際上來自海上鑽井平台,我們認為種子庫在未來是安全的,不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2015年“末日種子庫”因戰火首取庫存

2015年,這座“種子庫”首次受理了提取種子備份的申請。

記者探訪挪威“末日種子庫”:可儲存超22億顆種子以應對天災人禍

叙利亞内戰期間,原本位于阿勒頗的國際幹旱地區農業研究中心部分用于研究的種子被毀。2015年,研究中心計劃在黎巴嫩和叙利亞邊境的貝卡谷地建造一座種子庫。随後向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提出申請,提取130箱糧食種子,這是斯瓦爾巴種子庫啟用7年以來首次提取庫存中的種子。

來源: 央視新聞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