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最近各網際網路大廠裁員的思考!

大家好,我是夢想家Alex

前不久網際網路大裁員,我寫過一篇文章《​​大廠裁員登上熱搜,談談我的三點認知​​》收到了很多讀者正向的回報,引起了很多的共鳴 。

而最近某東的大裁員也是在多個平台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讨論。

關于最近各網際網路大廠裁員的思考!
關于最近各網際網路大廠裁員的思考!

今天恰好看到了我的一位朋友,前餓了麼總監,阿裡P9的軍哥寫的文章,每個觀點都深入我心,于是便想着以這種形式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深入思考有所幫助。

關于最近各網際網路大廠裁員的思考!

我相信最近各大廠的裁員潮,各位已經有耳聞了,比如某阿、某騰、某東、某滴等等,爆出來的數字都很吓人,據說裁員比例都在 10% 以上,當然這個數字是沒辦法确認的,因為公司一定不會說出真實的數字,隻會說做一些小優化和調整而已。

從我記憶裡,打從 2018 年起,組織架構/調整優化基本每年都有,比如我 2018 年在貝殼時,我的團隊 30 多人就被調整,就是一個很好的真實案例。

如果真的要說裁員背後的底層邏輯,我認為是網際網路行業發展至此,流量紅利沒了,各公司增長變緩再加上疫情影響,勢必組織架構調整,這一調整必然導緻裁員發生。

畢竟企業家本質還是商人,商人本質就是要賺錢的,是要計算 ROI 的,ROI 低了必然一刀解決之,這不難了解!

鑒于以上,我經過一番深入思考,寫幾條真誠的建議與你分享:

1、若你加入網際網路公司,請選擇核心部門或者崗位

如果可以的話,加入網際網路公司,請優先選擇行業的 TOP 公司且核心部門,你看那些裁員的大廠大部分是創新或者孵化部門,而那些核心部門就算裁員也是名額有限,是以這條很重要!

另外有人會說,我也想加入核心部門奈何現實不允許呀,我的建議是先積累一定的行業 + 專業技術能力,然後内部轉崗到核心部門或者通過跳槽達成。

2、不要眼裡隻盯着網際網路公司,事業機關或者其他也可以看看

之前,我們很多人第一眼就盯着網際網路,我倒覺得那些事業機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這得根據自己情況而定哈,畢竟事業機關面試競争也很卷且基本上能賺到大錢非常少,但是确實比較穩定,而網際網路公司相對來說大機率可以有不錯的收入,但是競争也大,并且需要你終身學習,不能懈怠。

是以,還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3、誰都不是不可替代的

還有人認為,盡量讓自己在公司不可替代,我想說這太天真了,一家公司最不可代替的就是老闆就是 CEO,其他人都可以替代,隻是替代需要成本大小不同而已。

另外,作為一家稍微正規的公司,都會在核心崗位上培養 backup ,是以你懂的。

其次,我想說,我們不要隻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思考,而是要站在行業的角度思考,看看行業裡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樣的話東家不行西家亮,職場人都是吃百家飯的,不要想在一家公司幹到退休,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不明智的,你說呢?

最後,我想說,就算你躺槍了被裁員也沒事,打勞工的一生遇到裁員太正常了,誰還沒遇到過爛人爛事,請好好休息一下,調整好心态,多找新機會,沒問題的,加油!

4、如果你主業還不錯了,請開啟自己的第二職業

主業都幹不好的人不要想幹副業。​因為副業需要的能力更全面,而我們在職場裡能力其實很單一,比如你的主業(寫代碼)都不怎麼樣,你幹副業需要設計産品還要會銷售(也就是你需要閉環),這對你就更難了。

如果你的主業還不錯了,那麼我建議你開啟自己的第二職業,因為大多數成年人的焦慮的本質就是缺錢,比如剛被裁員、剛買房子、剛生孩子等等,這些時候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鈔票,倘若你除了工資,還有第二收入,你根本不會焦慮,也不會急!

5、建構自己的外部影響力

外部影響力的好處就是找工作很容易,我朋友圈多位好友就是因為有外部影響力找工作發個朋友圈就搞定了。

是以,建議各位可以花時間打造一下個人的外部影響力,而打造個人外部影響力就是在各種技術大會、線下或線上沙龍做專業技術分享,這個東西和學習一樣,需要持續做通常至少幹個 1 年才會有效果,是以回報還是比較慢的,但是非常有價值哈。

以我為例,我在 2015 年時就在 Qcon 上做分享,2018 年在極客時間上做技術/管理分享,如今在全網也有将近 10 萬粉絲,也就是這樣才一步步打造了自己的外部影響力,之後在各種技術大會上認識了很多公司的 CTO,拓寬了人脈,也快速提升了認知,本職工作也是以比之前幹的更好。若我想找新機會,比之前簡單太多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了,我們下篇見了~

關于最近各網際網路大廠裁員的思考!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