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文章目錄

    • 認識 SLC MLC TLC QLC PLC
    • DIY U盤:銀燦 IS903 雙貼東芝 SLC 顆粒
      • 制作過程
        • 焊接
        • 量産
      • 裝殼
      • 測速

認識 SLC MLC TLC QLC PLC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1. SLC(Single Level Cell 單層單元):即每個 Cell 單元隻存儲 1bit 資訊,也就是隻有0、1兩種電壓變化,雖然簡單但卻非常穩定,電壓控制也快速,特點就是壽命長,性能強,P/E 壽命在1萬到10萬次之間;缺點就是容量低,成本高。
  2. MLC(Multi-Level Cell多層單元):2bit MLC,每個 Cell 單元存儲 2bit 資訊,電壓有00,01,10,11四種變化,是以容量也得以增大。優點是比 SLC 容量大,但是壽命較短,速度也比 SLC 有所下降。
  3. TLC(Trinary-Level Cell):3bit MLC,每個 Cell 單元存儲 3bit 資訊,電壓從000到111有8種變化,容量比MLC再次增加1/3,成本更低,但是架構更複雜,P/E程式設計時間長,寫入速度慢,P/E壽命也再次下降。
  4. QLC(Quad-Level Cell):4bit MLC,電壓從0000到1111有16種變化,容量又增加了33%,但是寫入性能、P/E壽命再次減少。
  5. PLC(Penta-level cell):5bit/cell,存儲密度比QLC更高。

DIY U盤:銀燦 IS903 雙貼東芝 SLC 顆粒

為了追求U盤的讀寫速度,決定雙貼 SLC 顆粒,選中的是 東芝 TH58TAG7S2FBA89 16G SLC 閃存晶片(以下簡稱 7S2F)

準備工具
  • IS903 U盤主要闆
  • TH58TAG7S2FBA89 東芝16G SLC 閃存晶片兩顆
  • G2 CNC 鋁合金U盤外殼 磁吸蓋子
  • 熱風槍
  • 固定鐵闆
  • 鑷子
  • 助焊劑
  • 毛刷
  • 電腦

制作過程

焊接

  1. 将 IS903 U盤主要闆固定在鐵闆上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2. 給顆粒抹上助焊劑,用毛刷刷均勻(因為是補的,是以用 BGA152 示範,和BGA132一樣)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3. 将顆粒擺放到主要闆對應焊闆上,如果單帖(即隻焊一片顆粒),則焊在有主要的一面,圖中小塊晶片即 IS903 主要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4. 擺放好位置後,用熱風槍對着顆粒進行均勻加熱,常用360℃;待等到錫球熱化,看到顆粒移動,自動歸位後即焊接完成,也可用鑷子對顆粒進行輕推,出現阻力,顆粒自動歸位即完成焊接,焊接完成之後,開始進行量産。

量産

不同于 2246EN 和 2258H 等一些其他主要,銀燦 IS903 量産可以直接插入電腦 USB 接口上,用軟體進行掃描
  1. 打開 IS903 7S2F專用量産工具 Innostor MPTool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2. U盤插入電腦 USB,點選搜尋裝置,出現

    Innostor

    表示識别成功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3. 點選

    Innostor

    檢視識别 CE 數,7S2F 顆粒單片 4CE,是以雙貼顯示 8CE 成功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4. 按 F9 出現強力擦除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5. 點選強力擦除,Finish 擦除成功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6. 點選量産設定→編輯→輸入密碼:IS0024→勾選 Support DDR→存檔→量産測試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7. 點選開始,進行量産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8. 量産成功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9. 關閉量産工具,拔出U盤重新插入,電腦彈出視窗,點選格式化磁盤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10. 預設,點選開始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11. 格式化完成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12. 顯示U盤 盤符即量産成功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裝殼

考慮到IS903 雙貼 SLC 顆粒在使用時比較發燙,這裡用的是 CNC G2 版型外殼,價格有些貴,但是散熱、手感還是挺好的。
  1. 将導熱貼均勻的覆寫顆粒(這裡是已經裝過殼後又拆開的,可以主要上的為準),在殼組裝後,導熱貼能夠緊貼殼和顆粒中間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2. 将主要闆放入殼内,另一個殼蓋住即可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3. 最後擰上螺絲即可,至此,一個 DIY U盤就制作完成了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測速

用 AS SSD Benchmark 進行測速,IS903 4K性能可以忽略不計,是以隻測試讀寫速度,讀寫200MB/s 左右,如果容量更大,讀寫速度還能進一步提升,不過作為一個U盤速度還是夠用的。

自己動手 DIY 一個讀寫200MB/s 的高速 U 盤

總結:DIY U盤 新手如果要入坑的話,建議從最簡單的 銀燦IS903 入手。其實自己制作一個U盤花費的錢不比直接買一個的少,但是是可控的,速度,容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