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作者:基因看曆史

謝姓是中國第二十三位姓氏,總人口大約有1010萬,占全國人口的0.76%。

那麼“謝”怎麼來的呢?

謝姓起源

“謝”來源于“射”,這兩個字在以前是不分的,都讀射。

原諒我又污了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謝姓的老祖宗擅長射箭,比較另外一個中國大姓“張”姓。

“張”是啟弓,“謝”則是收弓,兩個字正好相對。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是以謝和張一樣,都是善射的氏族。

謝人最初的圖騰是一種烏龜,為啥叫烏龜呢?古時候把昂着頭行走的龜叫做“謝”,低着頭走的叫做“靈”。推測在古謝之地曾出産頭昂着行走的龜。。。。。。

像這樣 (;¬_¬) (O_O)?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起源與演變

謝姓主要有兩大來源:

第一支出自任姓

據說黃帝後裔有十二個姓(說明:後來中華上千個姓氏都是這12個分化出來的),任姓為其一。“謝”在那個時候還隻是“氏”,是任姓的分支。夏朝時,謝國在今河南省唐河縣西北,

後被周宣王所滅,子孫遂以國名“謝”為氏。

第二支出自姜姓

周宣王滅謝後,謝城又封給元舅申伯,謝成為申國的都城——“謝邑”。

再後來申國又被滅了,申伯後代因為住在“謝邑”,都跟着地名姓“謝”了。

說白了就是你申伯征服了我們老謝家,但是你的後代卻跟我隔壁老謝姓,文明始終戰勝野蠻啊!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當然謝氏也有外族的融入

南北朝時匈奴高車部人的直勒氏族

清朝滿洲八旗的謝姓。

這些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也逐漸同化成漢族。

現在“謝”姓的全國分布見下圖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圖中可以看出,“謝”姓基本上活躍于中國的南部地區,但我最早的謝國在陝西、河南一代,怎麼現在跑到南邊去了呢?

其實在申國被滅了後,謝姓族人就開始了南遷的曆程。

春秋時,謝姓已經遷到山東、湖北、湖南等地。

戰國時,謝姓一支移民四川。

漢晉時謝姓已播遷到雲南、貴州、江西等地。

三國至南北朝時,謝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

那句非常出名的: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就是說的那個時候的兩個大戶王導和謝安。

唐朝時,謝姓始入福建、廣東,成為東南地區的大姓。

明初的時候去了台灣。

由于謝姓主體早在秦漢時期已遷離北方,多年在南方穩定地發展,也融合了不少南方的民族血統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上圖可以看出,謝姓融合了較多的傣族、苗族、畲族等南方民族成分。

由于姓氏和Y染色體一樣都是伴随父系遺傳的,是以謝姓的部分Y染色體情況也一并公布出來供感興趣的小夥伴研究。(右邊是人數)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宋朝時期,謝姓大約有4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52%,排在第三十九位。

明朝時期,謝姓大約有79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85%,為明朝第二十一位姓氏。

當代謝姓人口已達到101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0.76%,為全國第二十三位大姓,

謝姓的郡望主要有“威懷”和“安晉”,這兩個的堂号出自東晉名臣謝安。就是那個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謝”。

據說那個時候驸馬桓溫要篡位,就扣押謝安要求他合作。

謝安連說三聲: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舊時王謝堂前燕——論謝姓

後來驸馬被抓了,皇帝聽說謝安的忠心後就封了個尚書仆射當當,也就是現在的總理。

不過這個謝總理可是有真本事的,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戰鬥淝水之戰,就是謝安和他的侄子謝玄幹出來的,一舉擊潰苻堅大軍,使晉朝轉危為安。

謝安的忠誠和威風使朝廷上下都敬佩他、懷念他、懼怕他。這就是“威懷”和“安晉”堂号的來曆。

謝姓名人

除了謝安之外謝家的大人物還真不少:

東漢巨鹿太守謝夷吾(最大的功績是舉薦了寫《論衡》的老王——王充)

南朝宋詩人謝靈運(王羲之的曾外孫,“才高八鬥”這個詞的原創)

微生物學家謝少文(小編的同行前輩,首次發現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新物種——立克次氏體)

象棋國手謝俠遜(我們從小看的象棋棋書基本都是他寫的)

看來老謝家也是能人輩出啊

資料來源:

1.《中國四百大姓》袁義達、丘家儒

2.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

3.23魔方 晶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