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取代馬六甲成為遠東貿易中心的城市——巴達維亞迅速崛起的巴達維亞巴達維亞的衰落

作者:黎塞留的野望

簡介: 1619年,荷蘭占領了雅加達,由萬丹王國統治。1621年1月18日,它正式改為巴達維亞。從那時起,巴達維亞迅速崛起,取代馬六甲成為遠東貿易中心。巴達維亞遠東的貿易中心持續了100多年,直到18世紀末被英國東印度公司控制的加爾各答所取代。在17世紀和18世紀初,巴達維亞是荷蘭遠東商業霸權的象征。它與荷蘭人一起很出色,但随着荷蘭的衰落而衰落。

<h1>巴達維亞的迅速崛起</h1>

巴達維亞最初被稱為加拉巴,意思是"椰子"巴達維亞是遠東的貿易中心,早在馬六甲淪陷之前,就控制着遠東的貿易。華僑稱其為"椰子城"。它在16世紀左右更名為雅加達,意思是"勝利和榮耀的城堡"。該港口在14世紀屬于巴查查拉王朝。1522年,萬丹王國征服了這片土地并建造了這座城市。1527年6月22日,它更名為Jaya Garda,意為"凱旋城",簡稱雅加達。

荷蘭人于1619年來到這裡并征服了它,1621年1月18日,雅加達正式更名為巴達維亞。巴達維亞已被指定為荷蘭在遠東的殖民地中心,使荷蘭在馬六甲海峽的葡萄牙軍隊處于侵略性位置撤退。從那時起,巴達維亞一直在1638年的世界。當時,日本關閉了與葡萄牙的貿易,但仍然向荷蘭東印度公司開放了商船。結果,商業帝國的首腦和"區域貿易"的主要網絡控制仍留在南海群島,巴達維亞的地位将保持不變,而荷蘭東印度公司将保持其靈活、審慎和武斷的商業優勢。是以,巴達維亞的地位已經維持了一個多世紀。在遠東,沒有必要擔心來自歐洲的經濟危機的影響,歐洲整個印度在17世紀經曆了經濟繁榮和人口增長的時期。

曾取代馬六甲成為遠東貿易中心的城市——巴達維亞迅速崛起的巴達維亞巴達維亞的衰落

1632年巴達維亞市的一角

巴達維亞是17世紀荷蘭遠東商業霸權的突出象征。巴達維亞市政廳建于1652年,是一座位于市中心的三層建築。幾條運河将城市分隔開來,街道像棋盤一樣垂直相交,加強的城牆有四扇門,上面的二十二個堡壘。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如願以償地聚集在這裡。城牆外是爪哇人和安汶人的定居點,還有幾座鄉間别墅,但主要是稻田,甘蔗種植園和運河。沿着一條清潔良好的河流,有很多水磨坊。碾磨的小麥,鋸木廠,造紙,火藥或糖,磚廠,瓷磚地窖等。這個城市幹淨,組織良好:市場,商店,倉庫,屠夫,魚店,警衛室和紡紗廠,以及在懲罰下努力工作。荷蘭殖民社會非常富有,聲音晚熟,懶惰。

外科醫生格拉夫(Graf)于1668年長途跋涉抵達巴達維亞,并見證了當時豐富而愉快的生活,這種生活存在于果阿大約1595年和後來的加爾各答。這是經濟成功的标志。

<h1>巴達維亞的衰落</h1>

從18世紀初開始,荷蘭商用機器開始出現故障。一些人将此歸咎于東印度公司對私人欺詐的日益支援。但同期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辦事員在這方面優于荷蘭人,但并沒有阻止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759年後進入輝煌。這是因為18世紀中葉趨勢的逆轉導緻了各地更大的經濟活動,增加了貿易量,并為變革、破壞和革命創造了條件嗎?這種觀點确實很誘人。國際機會在歐洲重新配置設定,英國的領先優勢很快被奠定。在亞洲,印度吸引了遠東的整個經濟重心,但在英國的監督下,印度的利益排在首位。霍爾頓·福伯(Holden Fauber)的長期著作出色地描述了這種轉變。英國東印度公司擊敗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後者在1770年代在孟加拉國和印度輸掉了國際象棋比賽,随着中國逐漸開門,後者未能在廣州的外國商人中取得領先地位。Holden Forbe的觀點并非沒有道理。但一位曾是法國東印度公司激烈批評者的法國目擊者聲稱,在1752年左右的廣州,瑞典東印度公司和丹麥亞洲公司比其他公司更善于看到風,盡管這兩家公司規模很小,缺乏成功的條件。但英國人最終獲勝,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實力,加上印度的巨大實力。1757年普拉西戰役後,英國東印度公司不僅完成了對印度的政治征服,還完成了對印度商業管道的征服。這些商業航線依附于印度次大陸的海岸,一端通往紅海和波斯灣,另一端通往南中國海島嶼,并很快通往廣州。印度船長建造别名"印度人"的船隻,不僅是為了區域貿易,也是為了航行到中國。根據福伯的說法,1780年在英國國旗下在印度洋進行貿易的船隊總噸位為4,000噸,1790年增加到25,000噸。但實際的發展速度并沒有那麼快,因為在1780年的廉正戰争期間,這是英國和法國在遠東地區為争奪美國獨立戰争的輻射而進行的一場戰鬥,當時英國商船謹慎行事,并懸挂葡萄牙,丹麥或瑞典國旗。直到戰後,他們才恢複了自己的旗幟。

曾取代馬六甲成為遠東貿易中心的城市——巴達維亞迅速崛起的巴達維亞巴達維亞的衰落

1780年的巴達維亞

随着荷蘭人的實力和影響力的下降,其地位和影響力也随之下降。第四次英荷戰争後,遠東貿易中心從巴達維亞轉移到加爾各答。這座位于恒河口的大城市的崛起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衰落的标志。從那時起,巴達維亞經曆了100多年的滄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日本占領。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宣布獨立後,巴達維亞恢複雅加達,并被指定為印度尼西亞首都。

資源:

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三卷)

印度尼西亞近代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