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博士的待遇,轉行做什麼
故事來自知乎: 異形難骟
如果以就業為目的,就不要報化學、材料這種專業。
以本人情況而言,碩士最後半年果斷轉行,目前轉到金融行業。
總結下來:
- 一線城市機會稀缺,化工企業以外企研發部門為主,相對飽和并且已經嚴重國企化,活力缺乏(曾在某跨國巨頭實習1個月,閑了一個月就回去撸報告了);
- 待遇差,和工作量和工作地位比起來,就是差,同門早幾年畢業師兄師姐幾個在企業技術部門,收入和金融行業沒法比,但是體力壓力同樣大,隻是金融狗精神壓力更大罷了,但是錢是實打實的;
- 向上空間小,這種行業創業想都别想,自己做的那點兒領域未來到底能不能用都兩說,以後就是個企業螺絲釘,如果方向再不是時代大潮流(半導體這種可以去)就不要再考慮了,沒意思;
- 其他地區待遇差,同學今年985博士畢業,同锂電方向,在新能源汽車如火如荼的今天,拿到的非一線offer普遍在20~30萬左右,注意一般這種行業工作地點差應該提高待遇,比如CATL;
- 轉行壓力同樣很大,做不完的實驗項目+盯梢的導師,根本無法抽身實習,沒有實習時幾乎不可能拿到offer的,好在國内的金融行業對化生材還是很開放的,有時會給予一定傾斜;
- 沒有戶口,上海打分制化學幾乎拿不到戶口(上海高校博士應該可以),北京估計也很難。
說完自己,補充下身邊案例:
A. 今年畢業博士,目前進國内一流企業(非化工),工作壓力大、待遇應該不錯(30萬我想是有的),深圳。這種機會每年都不多,由于主營非化學和材料,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以部門的形式招人,名額很少,依賴推薦。同類型的還有某師兄去了汽車供應鍊龍頭下的非主要産品的子部門(待遇同不錯)。
B. 前兩年畢業博士,一線城市國企,同為非主營業務下的子部分,壓力大待遇較低(絕對值尚可但和工作量以及其他行業相比不理想,估計工資在20萬,項目+文章提成有不到20萬),同時國企活力差。
C. 前兩年畢業碩士,進入化工某領域龍頭企業研發部門,上海待遇8000,14薪,兩年後轉到供應鍊,工作量下降,壓力減輕,危險系數大大降低,待遇提升20%。也算轉行了。
D. 前兩年博士畢業,四線城市行業内龍頭企業,待遇估計30萬,後跳槽一線城市,目測待遇尚可。
E. 今年碩士畢業,本實驗室和隔壁實驗室唯一未轉行,廣東二線(城市很好)龍頭企業,待遇差(自己說的)。
F. 碩士快要畢業,轉行,類似于市場策劃。
我自己總結下來,如果你的專業好(高分子最好),是完全有希望進入杜邦、巴斯夫這樣國際巨頭的(這裡說的是985);材料類的就完全看方向和導師實力,高低不等,差距很大;化學就業是最悲催的,不僅僅方向普遍較差,戶口也是最難解決的。
結論,轉行趁早,出國趁早。在國内即将進入依靠工程師紅利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今天,誰愛被割羊毛誰被割,反正不要割我的,因為把我榨幹了以後也不會有人記得我,隻會一腳踢開。而且幾十年來在材料和化工上的劣勢持續拉大,怪我喽?
說下我,金融屌絲一枚,工作兩年月薪1w出頭,24薪,生物鍊最底端,身邊小夥伴都是富富帥,沒法和人比;老婆今年收入30萬。本人目前鴨梨山大,結婚證已經藏好。